“煞尾”天寬嗬,無由得遇青鸞;便海闊也,有信難通錦鯉傳。也不索登長空,臨巨淵,過重山,涉大川,隻隔得一片白雲便相見。天涯在你目前,海角在你足邊。不比你那送行處,西出陽關路兒遠。(下)
(淨雲)幸得這漁翁渡我過來,又指引我正道,則索依著他前麵去。走了許遠,隻見四麵雲山,重重疊疊,知他是那裏!兀那鬆蔭下有個洞門,裏麵必定有人!我索問一聲。(做敲門,旦上開門科,問雲)是誰?(淨做見科,雲)我那裏不尋,那裏不覓,元來你卻在這裏!咱和你回去來。(旦雲)這便是家,我那裏去!師父在裏麵等我。(淨雲)這歪刺骨無禮。我偌遠趕來尋你,你不回去,隻戀著那先生,是甚麼緣故?這等潑賤,不殺了要他何用?(做拔劍,殺旦科,雲)我把這死屍丟在洞門前水裏流將去。我藏了這劍,等那先生出來,也殺了他,方才出的我這一口臭氣。(外扮公人上,雲)殺人賊,那裏去!(淨慌走,公人趕上拿住科,雲)咱拿殺人賊,見官去來。(左右報複,雲)(外扮孤上,雲)今日升衙。是誰這等吵鬧!(公人雲)拿得殺人賊在此。犯人當麵。(孤雲)這廝如何白日殺人?(淨雲)小人不曾殺人。我的渾家被一個先生引到這裏,小人尋見了,教他跟我回去,被那先生把我渾家殺了。不幹小人事。(孤雲)你認的那先生麼?(淨雲)小人認的。(孤雲)左右,押這廝去尋那先生來對理。(押淨下)
第四折
(正末上,雲)貧道呂岩。若不引小桃到此,怎能賺得老柳也到這裏?我著小桃山洞相迎,眼見的老柳將小桃殺了。他如今已入長生之境,如何殺得他?老柳必然逃避。遮莫你走到那裏,貧道要尋你,有何難哉!(唱)
“雙調”“新水令”恰攜的半堤煙雨過瀟湘,有心待栽培在九重天上。誰想從朝不見影,到晚要陰涼。空教我立盡斜陽,臨岐處漫凝望。
(柳上,雲)兀的不是那先生。(公人雲)恰才拿住這賊,他道這婦人是他渾家,指攀你殺了來。(正末唱)
“駐馬聽”則為你體性顛狂,柳絮隨風空自忙。可憐芳魂飄蕩,撇得桃花逐水為誰香?你是個入天台逞大膽的莽劉郎,掃蛾眉下毒手的喬張敞。隻待學賺神女楚襄王,送的下巫峽,你卻在陽台上。
(公人雲)同見官去,你兩個折證咱。(行科,孤上做見科)(正末雲)貧道稽首。(孤雲)兀那道人,那廝指你殺了他媳婦。端的是誰殺來?(正末雲)他渾家跟我修行辦道,這廝尋見,將他殺了。不幹貧道事。(淨雲)是他殺了!(正末雲)則看誰有刀仗,便是殺人的。(孤雲)這個說的是。左右搜看。(公人搜淨,見劍科)(正末唱)
“喬牌兒”自古道捉賊先見贓,索甚當官與招狀!覷了這殘紅數點在龍泉上,眼見的小桃花劍下亡。
(孤雲)這廝白晝殺人,合該償命,又不合妄指平人,就著這先生親手殺他。(正末指劍科,雲)你可還我劍也。(淨哭雲)誰想我死在今朝也?(正末唱)
“雁兒落”杆子你千條翠帶長,萬縷青絲揚。不將意馬拴,卻把心猿放。
“得勝令”呀,推倒老孤樁,橫在小池塘。未做擎天柱,先為架海梁。你看一寸春光,能有幾日柔條旺?犯著咱三尺秋霜,管教你登時落葉黃。
(做殺淨,閉目科)(正末背劍,打漁鼓、簡子,孤、眾人各改扮眾仙上)(正末雲)弟子如今省了也。(淨開目科,雲)恰才殺了我,如何又活了呀?原來我是城南柳樹精,可知頭上生出柳枝來。(做打稽首,雲)師父,原來這官府公人都是神仙,可是那幾位?(正末雲)這七人是漢鍾離、鐵拐李、張果老、藍采和、徐神翁、韓湘子、曹國舅。(唱)
“水仙子”這個是攜一條鐵拐入仙鄉,這個是袖三卷金書出建章,這個是敲數聲檀板遊方丈,這個是倒騎驢登上蒼,這個是提笊籬不認椒房,這個足背葫蘆的神通大,這個是種牡丹的名姓香。(淨雲)這七位神仙都認的了。師父可是誰?(正末唱)貧道因度柳嗬,道號純陽。
(淨雲)弟子恰才省了也。師父是呂真人,弟子是城南柳樹精。(正末雲)既知你本來麵目,我今番度你成道。如今跟俺群仙,同赴瑤池西王母蟠桃會去。如何不見桃花仙女,來此獻桃?(旦捧桃上,雲)因師父度脫成仙,將自家結了的仙桃,王母娘娘行獻壽去來。(見科)(正末雲)恰才殺了的是他幻身。他是瑤池仙種,已入長生不死之鄉。隻為你老柳是土木之物,難以入道,因此教他塵世走這一遭。(唱)
“落梅風”則為你臨官路,出粉牆,常隻是轉眼間花殘花放。引的個呆崔護洞門前來謁漿,且喜你桃源故人無恙。
(眾仙行科)(旦扮王母引金童、玉女上,雲)小聖乃西池王母是也。今日設下蟠桃宴,請八洞神仙都來赴會咱。(眾仙見科)(正末雲)今日呂岩度的老柳、小桃,特來娘娘前祝壽。你兩個過來參見娘娘者。(做見科)(旦獻桃,淨進酒,眾仙奏樂科)(正末唱)
“滴滴金”看了這仙袂飄颻,仙姿綽約,仙音嘹亮,人在五雲鄉。更有那寶殿參差,蓬山掩映,瑤池搖漾,全不比半畝方塘。
“折桂令”端的是隔紅塵景物非常,上麵有彩鳳交飛,青鳥翱翔。和那瑤草為鄰,靈椿共茂,丹桂同芳。隻教你占斷風清月明,根盤的地老天荒。我為甚折取垂楊,移向扶桑!但能勾五千歲遐齡,索強如九十日韶光。
(王母雲)蟠桃宴罷。老柳,你既成仙,可隨洞賓去,小桃隻在小聖左右。眾仙聽我剖斷他兩個咱。(詞雲)柳共桃今番度脫,再不逞妖嬈嫋娜,說與你金縷千條,道與你紅雲一朵。你休去灞岸拖煙,你休去玄都噴火。柳絲把意馬牢拴,桃樹把心猿緊鎖。你做了酒色財氣,你辭了是非人我。今日個老柳惹上仙風,和小桃都成正果。(旦、淨謝科)(正末唱)
“隨尾”從此後溪花喜有人相傍,岩枝怕甚風搖蕩。今日個繁華夢恰才醒,翠紅鄉再休想。
題目嶽陽樓自造仙家酒截頭渡得遇垂綸叟
正名西王母重餐天上桃
楊景賢,名暹,後改名訥,字景賢,一字景言。生卒年不詳。然明初賈仲明《錄鬼簿續編》雲“與餘交五十年”,永樂初尚得寵於朱明,可知楊氏乃元末明初戲曲家。楊氏本為蒙古人,上輩已移居浙江錢塘,故朱有燉《煙花夢引》言及京都樂妓蔣蘭英時雲之:“錢塘楊訥為作傳奇而深許之。”《錄鬼簿續編》言楊氏“善琵琶,好戲謔,樂府出人頭地。錦陣花營,悠悠樂誌。與餘交五十年。永樂初,與舜民一般遇寵。後卒於金陵”。按其小傳,知楊氏生平有三要。
其一:“樂府出人頭地”,指為楊氏的創作。其雜劇據《錄鬼簿續編》共十八目:《天台夢》、《生死夫妻》、《玩江樓》、《偃時救駕》、《西湖怨》、《為富不仁》、《待子瞻》、《三田分樹》、《西遊記》、《紅白蜘蛛》、《巫娥女》、《保韓莊》、《劉行首》、《盜紅銷》、《鴛鴦宴》、《東嶽殿》、《海棠亭》、《兩團圓》等。然隻有《西遊記》、《劉行首》存世,而後者尚有爭議;《玩江樓》、《天台夢》殘曲,而前者殘曲人多言為戴善夫同名雜劇僅存殘曲。除之,楊氏尚存幾首散曲傳世。楊氏雜劇散曲創作,朱權《太和正音譜》雲之“詞如雨中之花”。楊氏其他雜劇皆佚,就傳世作品看,都是神仙釋道劇。《劉行首》寫全真道人馬丹陽度脫妓女劉倩嬌故事,表現出世思想。《西遊記》寫唐僧取經故事,已具後來吳承恩同名小說故事雛形。但故事多有相異而不為同途。此劇共六本二十四出,結構龐大而較為完整,突破了元雜劇四折一楔的體例,為元雜劇中最巨之作。
其二:“錦陣花營,悠悠樂誌。”楊氏如同大多元曲家一樣,多流連青樓、同情青樓女子命運,不惜為樂妓蔣蘭英作傳奇,深許蔣氏“誌行貞烈,捐軀於感激談笑之頃”。(《煙花夢引》)
其三:“永樂初,與舜民一般遇寵。”這透露楊另一所好,即擅長猜謎索隱之樂府隱語。好隱語,實為元代文人一代風尚。隱語即猜謎,元代文人用之為泄己憤,可少披文禍。楊氏善隱語,首見明李開先《閑居集·詩禪後序》:“詩禪取容於東方朔,而朔實濫觴。鮑照、張可久,及我朝楊景言,皆千枝一本,千流一源者也。”田汝成《西湖遊覽誌餘》亦雲:“古之所謂瘦詞,即今之隱語也,而俗謂之跡,杭人元夕多以此為猜燈,任人商略。永樂初,錢塘楊景言以善謎名。成祖時重語禁,召景言入直,以備顧問。”此所謂“與舜民一般遇寵”之注腳,一個戲曲家由此成為朝廷禦前文臣而為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