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具有美容功能的蔬菜] 2
7蘿卜
蘿卜又有萊菔、蘆菔、蘿白、蘿等名稱,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新鮮根。原產我國,全國各地普遍栽培。按收獲期可分為春蘿卜、夏秋蘿卜、冬蘿卜、四季蘿卜等類型。
【性味歸經】
辛甘,涼。入肺、胃經。
【成分】
蘿卜有白蘿卜、紅蘿卜、青蘿卜、水蘿卜(心裏美)四種。其每100克所含營養成分如表5-1所列。
表5-1 四種蘿卜營養成分
項目水
分
(克)蛋
白
質
(克)脂
肪
(克)糖
(克)熱
量
(千
焦)粗
纖
維
(克)鈣
(毫
克)磷
(毫
克)鐵
(毫
克)維
生
素
A
(毫
克)維
生
素
B1
(毫
克)維
生
素
B2
(毫
克)煙
酸
(毫
克)維
生
素
C
(毫
克)白蘿
卜91.70.605.71050.849340.50.020.020.040.530紅蘿
卜91.10.80.16.61250.861280.70.010.020.030.819青蘿
卜911.10.16.61340.658270.40.320.020.030.3—水蘿
卜(心
裏美)92.11.005.71130.544400.50.010.010.030.334
蘿卜中所含的糖類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果糖。蘿卜中尚含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苯丙酮酸、龍膽酸、羥基苯甲酸等多種氨基酸、甲硫醇、萊菔苷、葉酸、木質素、氧化酶腺素、澱粉酶、幹擾素誘生劑和錳、鋅、銅、硼等微量元素。蘿卜內不含草酸,是鈣的良好來源。
【功用主治】
(1)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解毒。治食積脹滿、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頭痛。
(2)蘿卜內含多種美容功能因子,能使皮膚保持白嫩、減少黑斑並生發烏發。
【文獻摘要】
(1)《別錄》:“主利五髒,益氣。”
(2)《食性本草》:“行風氣,去邪熱氣。”
(3)《本草綱目》:“主吞酸,化積滯,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濁;煎湯洗腳氣;飲汁治下痢及失音,並煙熏欲死;生搗塗打撲、湯火傷。”
(4)《四聲本草》:“凡人飲食過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
【美容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
(1)水蘿卜(心裏美)、白蘿卜、紅蘿卜內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是一種強抗氧化劑,能淡化或清除皮膚色素沉著(對黃褐斑、雀斑、壽斑均有療效)、滋潤肌膚並增加肌膚彈性。
(2)蘿卜內所含的鐵,能增強造血功能;所含的錳,能參與造血機能。皮膚從充足的血液中得到所需的營養而滋潤,毛發也因此能正常生長。
(3)蘿卜內所含的鋅,參與了多種酶的合成,有利於體內物質代謝的正常進行,通過促使生長發育和組織再生而保護皮膚的健康。鋅對皮膚濕疹、痤瘡等還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4)蘿卜內所含的銅,能維護皮膚和毛發正常的顏色和結構。
(5)蘿卜內所含的葉酸,參與了血液的正常生成過程。血液的正常生成,有利於皮膚的營養。
(6)蘿卜內所含的維生素A,能維持皮膚的正常功能,防止皮膚粗糙、幹燥。
(7)蘿卜中所含的煙酸,能防止日光性皮炎及其所致的皮膚粗糙、增厚。在臨床上,煙酸用於防治癩皮病。
(8)蘿卜中所含的粗纖維,能增加飽腹感而減少食物的攝入量,且不含脂肪或含量極微,故有很好的減肥作用。
按中醫理論,心氣不足則脈虛血少、麵色蒼白、肌膚粗糙、須發枯槁、精神不振。而蘿卜具有益氣(《別錄》)和行風氣、去邪熱氣(《食性本草》)的功用,故能使血脈流暢,從而消除瘀斑,並使顏麵紅潤、皮膚細嫩、毛發生長正常。
【用法用量】
(1)藥用:30~100克,搗汁飲、煎湯或煮食;外用則搗敷或搗汁滴鼻。
(2)食用:生食、煮湯、炒食皆可。
【美容食譜】
(1)生食。
(2)將蘿卜切成絲,鹽醃或醬漬作醬菜。
(3)將蘿卜切成小塊,炒食。
(4)將蘿卜和羊肉一起煮食。
上述食譜,除能祛斑除皺,白嫩肌膚、減少黑斑、生發烏發、減肥外,還具有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解毒等功能。
【宜忌】
(1)嚴禁與橘子同食,同食患甲狀腺腫。
(2)蘿卜性涼,脾胃虛寒而積食不化者,不宜食。
(3)服地黃、何首烏時忌食蘿卜,否則令人髭發白。
(4)蘿卜與木耳同食、得皮炎。
【外用美容】
(1)祛斑增白、麵部保濕:將鮮蘿卜絞汁或將蘿卜切成瓤片,每日早、晚塗搽或塗擦麵部。
(2)祛斑除皺、白嫩肌膚:牛奶和蘿卜汁等量混和後,每晚塗於麵部,約5分鍾後洗去。
8山藥
山藥又有薯蕷、薯藥、淮山藥、野山豆、白藥子等名稱,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塊莖。主產河南,湖南、湖北、山西、雲南、河北、陝西、江蘇、浙江、江西、貴州、四川等地亦產。11~12月采挖。以質堅實、粉性足、色潔白者為佳。
【性味歸經】
甘,平。入肺、脾、腎經。
【成分】
每100克山藥可食部分含水分82.6克、蛋白質1.5克、糖14.4克、熱量268千焦、粗纖維0.9克、鈣14毫克、磷42毫克、鐵0.3毫克、胡蘿卜素0.02毫克、維生素B1 0.08毫克、維生素B2 0.02毫克、煙酸0.3毫克、維生素C 4毫克和鋅、錳等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