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3)

她有著一雙修長的美腿,但是艾倫不知道,一旦遇到海水,它們就會變成一條長長的魚尾!原來這個美麗的女孩,就是傳說中的美人魚!

有一名科學家一直追蹤著美人魚,他發誓要做出這個驚世發現,結果使美人魚不幸落入研究機構。當艾倫奮力把她救出後,追兵接踵而至。為了與自己的戀人生活在一起,艾倫毅然跳入海中,在美人魚的幫助下,他也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呼吸了!

―一個經典童話的現代版!而且是一個大團圓式的結局!

在以前的故事中,美人魚的經曆卻不這麼幸福。美人魚的傳說由來已久,但流傳最廣的還是安徒生創作於1837年的(海的女兒》。美人魚是海王最小的女兒,在她巧歲那年,一位王子所乘的船觸礁沉沒,她救活王子並傾心於他。為了嫁給王子,她以美麗的歌喉換來了雙腿,每走一步都撕心裂肺地疼痛。可王子卻誤認另一位公主為救護自己的人,與她訂下婚約,最終離美人魚而去。

這是一個催人落淚的感傷故事。1912年,丹麥卡士伯啤酒廠創辦人出資,邀請雕塑家埃德華·埃裏克森為美人魚塑成銅像,於1913年8月23日安放在首都哥本哈根朗厄裏尼港入口處的一塊巨大鵝卵石上。姿態優雅的美人魚孤獨地坐在巨石上,魚尾人身,羞怯安詳,若有所思地望著大海, 日複一日地等待著王子的歸來。

沒想到現實中的“美人魚”更加不幸:1961年,有人用白顏料給她畫上文胸;1963年,她的全身被塗了一層紅色;1964年,銅像被殘忍地割去頭部―幸好雕刻家保存著模具,又重鑄了一個頭像;1984年,銅像的右臂被人鋸走一截;1998年,雕像頭部再一次被盜;2003年,雕像再遭厄運……不知道這位美麗善良的美人魚究竟得罪了這些人什麼,竟要遭受如此淩辱!

美人魚銅像的名稱是“Little Merma記”―這個“Merma記”才是美人魚真正的名字。而事實上,美人魚隻是傳說中的人物,並不真的存在。有些人認為,美人魚之所以會成為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最初可能源於人們對一種海洋動物的誤讀。因為遙遠而模糊,誤以為它是正在哺乳中的美人魚。這種動物學名“儒艮” ( dugong ) ,俗稱“海牛” ( manatee; sea-cow ) ―它可是一點也不漂亮哦。

早就有人論證過,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不大可能存在按照現有動物

“整體放大”的怪獸。原因很簡單,因為動物是一個三維體,如果成比例放大,當高度增加一倍時,如果它的

“長度”和“寬度”也相應地擴大一倍,其橫截麵麵積就會翻上兩番,變成原來的4倍;而整個動物的體積,則會變成原來的8倍。假設動物的平均密度不變,體積的增長就正比於質量的增長―這樣一來,以4倍的橫截麵積,來承受8倍的身體重量,非被自重壓塌了不可!

但是科幻電影卻總是喜歡表現這樣的怪獸,因為超級巨大的怪獸總能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撼,比如(侏羅紀公園),比如(哥斯拉),比如這隻常駐影壇經久不衰的大猩猩―金剛。

2005年底公映的(金剛) ( KingKong)裏的大猩猩並不是影壇上第一個金剛,因為早在1933年它就在銀幕上首次亮相了。當年僅耗資68萬美元就拍出了那部傳世經典《金剛》,故事裏的大猩猩僅有十幾米高,簡陋得隻是用塑料加兔毛粘成的;而那隻握住女主角的“猩猩手臂”近景,則是靠一隻8米長的“假臂”來完成拍攝的―當年的特技著實讓人歎為觀止,可惜那時的奧斯卡尚未設置“最佳視覺效果”這一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