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綠眼睛的猩猩
一艘宇宙飛船偶然降落在一顆陌生星球上,飛船上的人類成員發現這顆星球的文明竟然是由各種猩猩建立的! 當他試圖逃離這些猩猩的控製時,突然發現了海灘上坍塌的自由女神像!原來,這裏正是多年以後的地球―人類早已消失,而猩猩則統治了一切……
這是科幻電影(人猿星球)( Planet of the Apes, 1968)的內容。此後,這一有關‘“人猿文明”係列的科幻電影一發不可收拾,好萊塢又分別拍攝了(失陷猩球) ( Beneaththe Planet of the Apes, 1970) ,(逃離猩球) ( Escape from thePlanet of the Apes, 1971 ) , (猩球征服) ( Conquest of the Planetof the Apes, 1972) . (決戰猩球) ( Battle for the Planet of theApes, 1973)諸部影片。2001年,好萊塢又利用新發展出來的電影技術重拍7(人猿星球) ( Planet of TheApes ) 。而在2011年,描述這些人猿如何取得地球霸主地位、相當於《人猿星球)前傳的(猩球崛起) ( Rise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再度被呈現給廣大觀眾。
(猩球崛起》的故事如下―
美國舊金山的一位基因科學家正在研發一種新藥,以治療人類的神經萎縮疾病,比如老年癡呆。當他把新藥實驗於黑猩猩身上時,黑猩猩的智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令他十分興奮。然而,由於一起偶然的事故,實驗室的負責人員決定停止這一實驗,並讓科學家“處理”掉所有的猩猩。而此時一隻小黑猩猩凱撒剛剛誕生,科學家實在不忍心將其殺死,於是偷偷把它抱養回家。
凱撒的黑猩猩母親曾被注射過藥物,因此它一出生便具備超常的智慧,其中一個特征就是眼睛變成了綠色。但在科學家的嗬護下,它不懂得應該如何與其他人交往。在一次誤傷人後,凱撒被送進猩猩看護所,在那裏凱撒受到了某些人的無情迫害,使它從此對人類產生了深深的敵意。經過一番智慧的較量,凱撒終於設法打開牢籠,救走了所有的同類,並試圖帶領它們逃向森林。而此時此刻,所有猩猩的眼睛都已變成了綠色―原來,凱撒事先已偷來藥物,噴灑向那些睡夢中的猩猩。
在逃亡途中,凱撒與其他猩猩再度目睹到人類的殘忍與無情。而與此同時,在實驗室裏的科學家已經證明,上述被研製出的藥品雖然能夠提高猩猩的智力,但對人類卻無異於致命的病毒。現在,猩猩們已經逃離,而病毒也開始在人類中傳播,未來的結局殊難預料……
(猩球崛起)的製作成本大約9000萬美元。拍攝這樣一部科幻大片,對於電腦特技的製作自然非常重視。本片的電腦特技製作團隊和技術,直接延伸自以特技見長的精彩大片(阿凡達),並對其原有的技術有所發展。而相關演員也很努力和認真,為了表演得更像真正的猩猩,特意觀察和揣摩了很多非洲黑猩猩的活動。
“人猿文明”係列科幻影片的最初基礎是法國科幻作家皮埃爾·鮑爾( Pierre Boulle; 1912-1994)出版於1963年的同名科幻小說(人猿星球)( Planet of the Apes;又稱(猴子星球), Monkey Planet) 。大家對於這位作家不是十分熟悉,但他的一篇短篇科幻小說卻讓中國讀者記憶猶新,那就是著名的(E = me 2) ( 1966) o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係列科幻影片的漢語譯名可謂五花八門,有使用“人猿”的,也有使用“‘猩猩”的。其實“ape”一詞的直譯應該是“猿”,這是對各種大型高智能靈長目動物的總稱,其中也包括猩猩。但在漢語當中,由於“猩”與“星”同音,因而人們自然而然地順便譯出了“,猩球”一詞。所以當(猩球崛起)於2011年10月2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時(美國上映日期為2011年8月5日),有人甚至借助諧音和近音將其譯為(猩猩行星新興)) !
吃人的魚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對青年男女下湖遊泳,結果這對戀人卻雙雙失蹤。一名保險公司的女職員受命前來,與一名身居當地的男主人公偶然相遇,於是兩人一起調查此事。調查的結果讓人十分驚訝:這裏原來是美軍的一處秘密軍事基地;為了在越南戰爭中取得有利局麵,美軍在這個基地裏培育了大量食人魚作為秘密武器!而這時幾百萬條食人魚苗已不慎被放入河道,下遊不但有正在戲水的少男少女(包括男主人公的幼女),還有一個盛大的河濱聚會……
這就是影片(食人魚) ( Piranha,1978)中的情節。 ”Piranha”一詞一般直譯為“水虎魚”,是產於南美的一種淡水魚,會攻擊並吞噬水中的動物或人類。在這部電影裏,這些嗜血的魚類經化學物質的刺激,變得更為凶殘。
事實上,這部影片是繼(大白鼇)之後,又一部以“魚吃人”為題材的科幻恐怖電影。該片的序幕也頗似(大白盆》:也是描述一對青年男女在蓄養吃人魚的湖中遊泳,繼而突然被神秘魚群攻擊,鮮血四濺,頃刻間隻剩白骨;隨後,劇情隨著一名“尋人專家”的行蹤而逐漸展開……由於鏡頭運用的靈活和剪接手法的緊湊,影片中很多場“魚吃人”的畫麵拍得都極有恐怖效果,有幾處鏡頭甚至血腥得慘不忍睹―這在20世紀70年代可謂相當難得,因為其時尚難利用電腦大規模地製作特技效果。
追其鼻祖,電影(大白ji ) ( Jaws, 1975)在當年也曾名噪一時。故事描寫在一個小鎮的海岸附近突然出現一條巨型食人盆,一時間人心惶惶;於是,小鎮警長、捕鼇老手和青年學者齊心協力,出海將其消滅。該片拍攝於1975年,時年27歲的史蒂芬·斯皮爾伯格以導演的身份兼任主演之一,並憑借此片一舉成名。同時,該片的手法還直接影響到了現代電影的潮流。(大白ii)成功之後,又接二連三地推出了續集2, 3, 4,導演各不相同,但基本上屬於續貂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