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1 / 3)

第二十八章

“天牛經濟開發區”的五百畝地盤閑置了將近一年。雖然公路邊建起一排平房掛起了開發區管委會的大牌子,雖然汪立言主任每天領一幫人坐著小麵包車從縣城趕到這裏上班,雖然到村裏參觀鐵牛的人平時還是不少,但就是沒有到開發區投資建廠的。到了夏天,五百畝地上長滿了草,青蒿、灰菜、篷篷棵與狗尾巴草菁菁茂茂,密不透風。村民們想到裏頭放牛放羊也得不到允許,於是這五百畝地盤成了小動物與昆蟲的自由王國,野兔成群,刺蝟頻現,大群鳥類時起時落,有人甚至還看見了在草梢上飛躥的一種小蛇。

到秋風刮了幾場,這五百畝草場轉為一片枯黃的時候,春天在這片土地上犯了法的封運壘回來了。這個三十八歲的漢子在勞改隊呆了半年,忽然變成了四十多歲的模樣,胡子拉碴滿臉皺紋。他走到“開發區”旁邊停下看了看,又朝管委會的房子盯了一眼,就提著他的破挎包回家了。第二天一早,他便牽牛扛犁來到這裏,打量一下,確定下位置,便套牛耕起地來。那第一道深深的棕色犁溝,在這枯黃的草地上格外醒目。

管委會的人已經把他的行動看在了眼裏。汪主任說是誰這麼大膽?手下的人告訴他這是砍傷了餘主任的封運壘,汪主任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但對這事不能不管,同時他又怕像餘臻那樣挨家夥,想了一想,便去找封運品,讓他出麵勸說他弟弟。封運品聽後皺眉道:“他真去耕地啦?你看,昨晚我去看他時他就說這事,我勸了他半夜呢。”汪主任讓他這會兒到地裏勸阻,封運品搖搖頭:“不中用。昨晚上他說了,非去耕地種麥子不可,說是大不了再蹲一回勞改。也不知怎麼回事,我這兄弟回來以後,性子變得更拗了。”

得知封運壘是這種態度,他哥又不出麵,汪主任越發著急,便去村裏找封合作。不料封合作不但不去阻止,反而說:“運壘幹得對。我正要找你商量,與其讓地荒著,不如先讓村民種著,什麼時候建項目了什麼時候再讓。你說行不行?”汪主任沉吟片刻說:“這事不是小事,我找縣長彙報一下再說吧。”

第二天,汪主任就帶回了縣長的批示:準許農民耕種開發區的土地,何時用何時收回。封合作便將此向村民們傳達了,讓原在開發區有地的再去耕種。由於這片地已經推平不見了田埂,村裏隻好找出原先的賬本,按各家地畝一塊塊重新量出。量出後很快有人像封運壘那樣耕地,送糞,隨後種上了麥子。但也有一些地塊始終無人耕種,困為那些地塊的男主人在外打工沒有回來。

秋後,當這五百畝地盤大部生出暗綠色的麥苗時,汪主任對天牛廟的幹部和村民說:這地他們還是種不成。他說,最近縣委縣政府召開聯席會議,專門就“天牛開發區”的現狀做了一番研究。縣委縣府為了改變這種局麵,決定采用“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策略,在明年春天舉辦首屆“國際天牛文化節”,廣泛吸引外商前來考察、投資。為了把這事情辦好,縣裏已經成立了文化節籌備領導小組,景縣長親任組長,闞副縣長任副組長,縣委宣傳部、統戰部、縣計委、經委、外貿委、科委、工商局、土地管理局、鄉鎮企業局、廣播電視局、文化局以及兩個開發區的一把手、十裏鎮的書記鎮長、天牛廟村黨支書封合作都是領導小組成員。封合作拿到紅頭文件一看,自己的名字真地和那些局長們排在一起,認為這是縣委縣府對他的器重,就十分高興,汪主任讓他積極配合他痛痛快快地答應著。

過了十來天,果然有三四個文化人來天牛廟,說是要挖掘“天牛文化”,為編排文化節的節目做準備。其中一個長著大紅臉留著披肩發的是縣文化館副館長,叫羅非,他手夾煙卷對封合作說:“文化節是國際性質的,所以咱們的節目也要拿出國際級的!國際級的你懂不懂?能震住老外的你懂不懂?”另一個叫喬唯唯的青眼皮中年女人補充道:“尤其是音樂舞蹈,要拿出超越國界超越語言障礙的!”如此宏偉目標的提出讓封合作肅然起敬,他便認認真真地開始向他們介紹他所了解的“天牛文化”。他先講那個道姑打落天牛的傳說,讓羅非他們喜得直拍巴掌:“好!一個絕妙的舞蹈出來啦!”那個喬唯唯還立即婆娑起舞,試探著塑造道姑的舞姿。封合作見他們有兩下子,就進一步向他們提供素材,講了鐵牛偶爾在年夜裏叫喚的傳言等,這都引起了二人的極大興趣。

封合作再沒啥可講了,羅非提出到現場看看,封合作便領他們去了。讓大腳老漢打開門,羅非一手捏著下巴頦,一邊圍著鐵牛轉,若有所思,九匝方止。那喬唯唯便在那裏舞舞紮紮,一次次身體前傾撲向鐵牛,又直起身踮著腳尖退回去。他們的怪異舉止讓封大腳與臭蛋莫名其妙,隻好站在一邊傻呆呆地觀看。

在圍牆內半天,幾個人又出來看別處。轉眼看見了旁邊一人來高的紅磚小廟,急忙問那是什麼,封合作期期艾艾一會,才回答是土地廟。自從1981年封大腳辦兒子喪事恢複了送湯的習俗,這些年來此俗越來越盛,村裏想管也管不住。前年費金條死了老娘,還花錢雇人建起了這座像模像樣的小廟,塑了土地神像放在裏頭。封合作認為這是封建迷信抬頭,講出來是不光彩的。不料羅非卻把雙手響亮地一拍:“太好啦!這下子有戲啦!”

喬唯唯問他有了什麼新思路,羅非眉飛色舞地道:“看見了嗎?一邊是鐵牛,一邊是土地廟。這裏麵有沒有聯係?聯係可大啦!牛不是和土地在一起的嗎?不是整天說,三十畝地一頭牛嗎?牛,地,就是農民生活的全部依托。天牛崇拜,加上土地崇拜,這就完完全全表現了農民的精神寄托!”

這一番話出口,喬唯唯的一雙俏眼裏滿含著對羅非的欽佩與欣賞。她說:“羅,文化水還是你肚裏多!”

封合作也覺得羅非說得比較深刻,但他不知這個紅臉館長在節目上有什麼點子。正要問,羅非已經點著指頭跟喬唯唯說起來了:“來個祭地儀式,讓老外看看中國古代的土地崇拜!”

喬唯唯一臉興奮地點點頭:“好好好,這點子好!”

幾個文化人再嘁嘁喳喳議論一陣,都說有底了有底了。於是高高興興跟著封合作去了“金尊大酒家”。

一過了春節,“天牛文化節”的開幕式就定下在春分也就是3月21號這天,準備工作更加緊鑼密鼓。首要的工作是聯係外國和港台客商,文化節籌備領導小組對這一條尤為重視。縣長講,既然打出國際的旗號,你請不來他們,不是徒有虛名?所以這是根本的根本、核心的核心。有關部門把曾有聯係的外國與港台客商全部拉出了單子,全都發了請柬,上麵許諾,來回的一切費用都可由本縣政府承擔。汪主任特別關照封合作,因為文化節在天牛廟舉行,如果本村有在海外的,一定要請回來。封合作想了想,本村隻有寧學祥的兒子寧可金在台灣,但這寧可金當年是有血債的,不知請還是不請好。汪主任說:如今都是什麼年代了,快跨入二十一世紀了,能計較那些陳穀子爛芝麻?曆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嘛!封合作就決定請。但他不知道地址,隻好到小米那裏翻出了一個信封,按上麵寫的發了請柬。

再一項就是搶修有關設施。縣長親自來視察了一番,現場拍板定下四大項:一是在鐵牛原址建一寬敞的陳列室;二是重修土地廟,建一座十多平米闊三米高的,並且要再塑土地爺金身;三是平整一個“天牛廣場”,到時能容納萬人觀看節目;四是在公路邊豎起開發區的招牌,這招牌一定要大,要有氣魄,讓人在一公裏之外就能看見。拍板之後,縣裏馬上撥了款,幾路人馬分頭突擊日夜加班。這四項工程的前三項引起了村民們的極大興趣,許多人不在乎給工錢多少,主動要求上陣,得到批準的立馬大幹起來,得不到批準的經常前來觀戰。大腳老漢更是興奮,嘴裏不住地嘮叨:“咳,這回上級算是辦了正經事兒!”雖然鐵牛已經暫時用厚厚的草苫子蓋起,但他仍怕施工過程中鐵牛受損,一天到晚守在施工現場,連回家吃飯都顧不上,覺得餓了就讓臭蛋回家拿個煎餅吞下作罷。

第三項工作是拉讚助。縣長親自召開部分經濟效益好的企業負責人會議,大講舉辦天牛文化節對於振興全縣經濟以及對於促進各企業上水平上檔次的重要意義,要求他們慷慨解囊。但廠長經理們大眼瞪小眼,誰也沒有開口的。縣長說,你們不說話,隻好由我點將啦!然後他就講,這廠拿多少,那廠拿多少,聲稱誰不拿就打誰的屁股。廠長經理們隻好又咧嘴又搓腮,認賬拿錢。除了這種形式,縣裏還向各縣直單位分配開幕式門票,總額為五千張,一張六十元,誰不去看可以,但不要票不行。封運品晚上回城住宿時聽叢葉說了這些事,想了想說:我也讚助幾萬。叢葉說:你當那憨大頭幹嘛?封運品說:這裏麵的賬你就不懂了。我封運品現在還缺啥?不就是還缺社會地位麼?我就是要在文化節大場合上露露臉!第二天他沒回天牛廟,直接找了景縣長要為文化節提供讚助。縣長大喜,說你拿多少?封運品便問縣直企業最多拿了多少,縣長說最多的是四萬,封運品便說我拿五萬,我就是要爭這個頭號。景縣長說,封運品同誌你真是個好企業家,你放心,你對縣裏做了這麼大的貢獻,縣裏是不會忘記你的。縣裏過一段就要開人大會,我建議選你當人民代表!封運品笑道:“那就靠縣長多多栽培啦!”

第四項工作則是文藝節目的準備。羅非春節前就已拿出了開幕式的設計方案,經領導小組幾次討論才定了下來。春節後,羅非跑了一次北京,回來說要請的主持人和歌星都已答應,不過出場費要得不少。縣長一聽數目直咂牙花子,但最後還是咬咬牙定下了。接著,羅非便忙於本縣自編節目的排練。由於開幕式集體舞蹈用人太多,文化局把縣文化部門和各學校、各單位的散落人才搜集罄盡,才使節目得以付排。3月中旬,劇組在縣城排練了一段之後,來到天牛廟村舉行了一次現場彩排,引得周圍各村的人們紛紛前來觀看。

在縣裏所做的這一係列工作的同時,封合作也召開村兩委會議,布置了本村的準備工作。他提出,要把“五裏非農產業長廊”進一步整理好,就著縣裏的大腿上搓麻繩,到時候也讓外商參觀參觀這裏,爭取吸引到一些投資;同時,要教育好全體村民,人人要講究精神文明,講究儀表服飾,在文化節期間以中國農民的嶄新形象出現在老外麵前,為村爭光為國爭光。另外在村容村貌也要整理一番,將有礙觀瞻的糞堆、草堆與石頭堆統統清除幹淨。於是,整個天牛廟村也行動起來。按照封合作所作的分工,寧山青負責整理“五裏長廊”;費紅衛負責清理街道;吳香蘋則負責召開全村婦女大會,讓各家各戶打掃衛生並為全家做新衣裳。這位去年與沙工程師睡過,今年男人走後又投入封合作懷抱的婦女主任工作十分賣力,在婦女大會上厲言厲色提要求,會一散便晃著矮胖身子到各家各戶檢查,看院子裏的雞屎是否還有,看婦女們做的新衣是否為天牛廟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光,村裏一天到晚響著她那尖尖細細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