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3)

前言

作為一項係統的富有創意的文學組織工程,近幾年來,在“小小說作家網”的平台上,鄭州主辦的“全國小小說高級研修班”,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開展“網上研討函授”,卓有成效地發現和培育了眾多小小說寫作新人。師生們雖處於不同地方卻能無障礙交流,學習研討處於同一便捷的簡易平台,入門皆可受益,對於提高寫作能力,實現文學夢想,成為可望又可即的事情。文學寫作本來是極端個性化的活動,而網絡研修,卻能使寫作者之間以文會友,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取長補短,樂在其中。

陳玉蘭是“高研班”學員,也是小小說百花園裏嶄露頭角的女作家,在兩年多的時間裏,她在《百花園》《天津文學》《小說界》等文學刊物上發表小小說百餘篇,《小小說選刊》和各類小小說精華本也多有選載。

陳玉蘭的作品,寫作題材寬泛,具備嫻熟的敘述能力,構思簡潔,語言靈動。寫傳奇故事蕩氣回腸,寫動物世界充滿哲思,寫人生情感細膩溫暖,寫鄉野生活粗獷淳樸。

譬如她筆下那些具有曆史傳奇色彩的作品,將環境大背景設在了清末民初那個動亂的年代。因為有了時代背景來烘托人物故事,加之個性化的敘述語言,能刻畫出特定環境中的人物形象,閱讀中常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把民間故事演繹成小說,要注入現代意識才能引發讀者的深層思考。《龍虎鬥》所展現的是民國初期的梨園舞台,應是陳玉蘭近期的代表性作品。同行是冤家,為爭一席生存之地,秦、袁兩家戲班長時期明爭暗鬥,各呈己強。當大敵當前,袁家班申明大義而謙讓,選擇了抵禦外侮,最後英勇犧牲在抗日戰場上。粉墨舞台上的俠肝義膽,融入民族大義的元素,使這段傳奇格外生色。

寫傳奇要懂得“江湖絕招”,作品的內在結構、人物脈絡要跌宕起伏才能吸引人的眼球。作者深諳此道,把梨園生活的特色和舞台人物的形象,非常準確地描繪出來。《龍虎鬥》的“精彩鬥技”令人匪夷所思:

“年輕人嘴角泛起一抹笑。輕輕拉動手中二胡,如訴如泣,竟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但見年輕人席地而坐,挽起褲腿,脫掉鞋子,一隻腳夾起胡弦,一隻腳夾緊弓子,雙腳拉起二胡,弓弦合一,上下翻動,或高或低,或張或弛。秦班主見他技藝十分嫻熟,心說這人倒有些本事,又見年輕人雙手撐地,雙腳離地,頭朝下拿起大頂,卻仍用雙腳把二胡拉得山響。秦班主似覺‘股殺氣逼來,連打幾個冷戰。忽見年輕人仍用雙手撐地,雙腳拉著二胡,。穩穩繞場一周,二胡聲越發悠揚。這就是驚天地泣鬼神的江湖神仙腳!”

評論家、“高研班”輔導老師顧建新談到陳玉蘭的《龍虎鬥》時,也讚揚有加:這篇小小說寫得神采飛揚、氣勢磅礴。秦班主與青年人的鬥戲場景驚心動魄:咫尺之內,雲龍變幻。小說的章法頗有特點:先聲奪人,有意把秦班主的技藝寫得分外超群,令人擊節;又突然陡起風波,讓年輕人更勝一籌,令人震撼!這,極類似《老殘遊記》中“黑妞、白妞”一段的寫作方式:在群峰之上,再登險峰,展示更壯美的無限風光!而且,適時加入一段插敘,為小說增色不少:把小說的內涵引向更高境界。結尾再掀高潮:不采用平淡的敘述,而是意外的結局,使小說的意蘊更加深化。小說的語言極具氣勢,充滿陽剛之氣。生動的描摹,行雲流水的短句與悠揚的長句,形成敘述的錯落有致,與情節的發展相得益彰。

以動物為題材的作品不少,陳玉蘭也在這個領域大膽地進行嚐試,時有讓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出現。如《色誘》中那條不堪情惑的狼狗,隻是動物的獸性而為,人以情惑狼狗,其人性惡才是惡之根源。作品視角獨特,寓意深長,結尾自然收筆,百味雜陳:

“老李明白了,可恨的村裏人,用一隻發情的母狗做誘餌,引誘賽虎。那廝怎知這般算計,為求愛,自然掉進了他們的陷阱裏,太狡猾,想絕了。老李把賽虎撈上來,替它擦拭身上的水,拍拍它的頭,十分同情:‘唉,色誘,有理智的人類都抵擋不住,何況你一隻畜生?’”

陳玉蘭此類作品,試圖解讀獸性中的本真、人性中的邪惡。在貌似笨拙卻不失機敏的反襯、比較中,給人閱讀快感的同時又帶來深刻的生活啟示。

陳玉蘭的情感類寫作,不刻意不煽情,故事不雕琢粉飾,情感自然流露,於不知不覺間渲染出某種感染人的氣氛。《謝謝你愛過我》講述了一個新娘新婚前夜,一邊梳妝一邊回憶,從校園情侶走到社會,男參軍女教書,一路相依相戀。甜蜜的回憶看似平靜,卻是新娘對新郎最後的追思,原來軍人在與洪水搏擊中,為救落水群眾犧牲。悲情故事娓娓道來,敘述中的情緒拿捏有度,直至結尾才道明新娘的想念,竟是一種生死訣別。愛人己逝,愛情反而更濃。

作者的農村題材作品,構思小巧精致,語言貼近生活,譏諷不失善良。敘述輕鬆歡快,笑談鄉間野趣。《你幸福嗎?》中的光棍賈幸福因縣裏采訪組的到來,在村長策劃下著實幸福了一把。村長找人給賈幸福刷了房,買了新西服,添了新被褥,還租了一個新媳婦。盡管這一切都是假的短暫的,可是賈幸福心裏卻真實感覺到了幸福,並且借機抓住了幸福,最後帶著新媳婦去縣裏領結婚證賣烤紅薯去了。作品人物刻畫憨厚樸實,鄉野俚語輪番上演,全文彌漫於歡快輕鬆的溫暖氛圍中。

《村裏來了檢查團》中的村長為了迎接檢查團,督促村民刷臨街牆,牛羊入欄,收集特產。村長本人寫材料,練彙報,篡改年度村民收入,安排走訪路線,掛彩旗,請秧歌隊,鮮花夾道歡迎。村長算盤打得再響也是空算,檢查團早已暗訪走人。在結尾時,讓村裏老人一句話道出了檢查團的清正:喝的是自家的山藥粥,說的話貼著咱老百姓的心。陳玉蘭的此類作品樸素中見醇厚,略顯粗野卻韻味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