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清晨,KEI拿了幾支藥水進來要往點滴瓶裏加,許辰砂搖頭:“不用了。”
“你不要說什麼要出院的話,無條件否決。”KEI恨恨地道。
“我要回去上班。這個周有很重要的工作。”許辰砂道。
“沒有工作值得你拿命去拚。”
“現在不拚,也沒時間了。”許辰砂淡淡一笑。
“你昨天才從急救室出來!”
“所以今天沒問題了。”
“你--”
“KEI,寬恕我說一句文藝的話,也許工作不值得拿命去拚,但有的人--值得。”許辰砂削薄嘴唇揚起一抹笑容。
KEI聳聳肩,不再說什麼。
臨走,KEI遞給許辰砂一隻小瓶子:“這是僅次於嗎啡最好的止痛藥,一次隻能吃一粒。”
“知道了。”許辰砂笑笑。
回到LYRE,市場部和編輯部已經將報紙改版的調查數據和策劃草案呈上。
許辰砂坐下開始翻看,邊看邊劃出一些需要注意或改進的地方。
周小姐為他端一杯咖啡進來。
“周,周蘊那個項目組的人回來了嗎?”
“他們的飛機中午十二時到。”
“好,安排他們下午四時來公司開會,請他們與策劃部的相關工作人員,一起討論在本市舉行的最後一場宣傳活動。”
“是。”
“在他們之前,安排市場部與編輯部開會,我與他們再論證報紙的改版問題。”
“是。”
許辰砂細細看完策劃草案,開始處理郵件,其間見了一位重要客戶,那人明明是華裔,而且看來移民的年限還不夠久長,卻堅持大著舌頭說法語,小舌音發得那個吃力,讓聽的人都覺喉嚨不適。
許辰砂因他堅稱自己不會中文,隻得陪他說法語,刻意把語速略略加快,多用了幾個較生僻的專業詞彙,那人已丟盔棄甲,尷尬地嗬嗬笑:“許先生,我們還是說中文吧,母語,溝通方便!”
許辰砂微微一笑。
最後簽合同簽得那胖先生一額頭的汗。
周小姐在旁邊抿著嘴笑,送走了他回來笑道:“他怕是回去要哭一場,他們公司至少有半年工都將白做。”
“可是有了這個合作關係,他們以後的發展空間就拓寬許多,長遠來看也是值得。”許辰砂喝一口咖啡。
“與編輯部開會的時間還有五分鍾。”
“好。”許辰砂遞過一份資料:“複印,每人一份。”
“是。”
許辰砂拿出KEI給的藥,吞了一粒,起身去會議室。
與編輯部的會議開得比想象艱難。
“如果我們隻注意實用性,那我們的報紙和參考書有什麼區別,言語乏味。”一位老編輯大不以為然。
“首先,走必讀性的路線並不代表隻注重實用性;再次,注重實用性也絕不等同言語乏味。孫先生,請你仔細看手上的資料。”許辰砂道。
“我也擔心這樣會使報紙內容枯燥。”
“必讀性和可讀性並不矛盾,我們可以把握住一個點,達到兩者契合。”
“操作起來難度很大。”
許辰砂斂一斂眉:“也不盡然。縱然排除掉文字方麵的功夫,還有很多種辦法可以讓報紙好看:第一,精彩的新聞圖片,這就要求記者必須要抓拍到現場感強的照片,不能像以前,有時就用擺拍的照片充數。第二,報紙版麵的編排,我記得我們有一期的報紙,要聞版分成兩塊,一邊是一富商斥資上萬厚葬自己的寵物狗,另一邊是一個車禍傷者因為付不起醫藥費,耽誤時間導致流血而死。雖然我們並沒有多作語言上的渲染與評論,但那期報紙反響非常熱烈。第三,就是新聞背景的挖掘,這個的例子太多,我不再細說。但就是從這些方麵多花點心思,縱然沒有妙筆生花地將新聞寫得像驚險小說,報紙也會好看。”
“我同意許先生的意見。現在新聞故事化的趨勢其實不可取,讀者看報紙,讀新聞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真實,獲取信息,我們現在有相當部分稿件太重煽情,給人感覺嘩眾取寵,華而不實。”主編於先生開口道。
許辰砂點點頭:“我們當前的目標是語言幹淨,報道實在,編排得當,讀者看了能於日常生活獲益。”
有部分編輯逐漸露出想明白了的恍然神情。
“市場部的調查數據也已發到了每個人手上,希望下去都仔細看看。其中有一點請特別注意,數據顯示,愛好看曲折故事性新聞的那部分讀者,百分之七十四年收入都在兩萬以下。我們的報紙不要盲目看重發行量,更重要的是有效發行量。年收入兩萬以下的讀者群,廣告商對他們沒有很大興趣,基本屬於無效發行,除了擴大報紙影響力方麵,我們關注的重心不在他們身上。”許辰砂指出一行數據清楚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