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預防與治療 第9章 現代醫學的治療方法
一、艾滋病的臨床診斷標準
(一)國際上艾滋病診斷標準
由於艾滋病的主要臨床特征是免疫缺陷,其臨床表現以各種機會性感染的形式出現,並且各國的條件不同,導致各國艾滋病臨床診斷標準也不同,國際上製定的診斷標準僅供參考。
1.最早的艾滋病診斷標準艾滋病是後天獲得性疾病,並且主要是由於免疫缺陷導致的,同時由於免疫缺陷導致機會性感染發生,以致發生病變。
2.美國CDC提出的診斷標準首先存在一種或者多種由於細胞免疫缺陷而導致的機會性感染疾病,並且原來人體內沒有降低抵抗力的因素存在。美國提出的艾滋病診斷標準適合在有診斷技術的國家裏運用。
3.世界衛生組織關於艾滋病的診斷標準世界衛生組織根據美國提出的艾滋病診斷標準,經過反複的修改,又提出了新的診斷標準:
有一個或多個明顯性病症,沒有其他免疫缺陷原因,經過檢測,CD4細胞數量每立方毫米在200個以下,同時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呈陽性。
(二)我國對艾滋病各期的診斷標準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免疫功能缺陷為主要特征的傳染性疾病,我國參照國際診斷標準,提出了艾滋病各期的診斷標準,同時必須根據流行病學接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結果核實來綜合診斷。
1.急性艾滋病病毒感染
(1)流行病學史
①有多個性伴侶,配偶或者性伴侶經過檢測艾滋病病毒抗體呈陽性。
②有靜脈注射吸毒的曆史。
③有使用進口血液製品和沒有經過檢測的血液的曆史。
④有過梅毒、淋病等性病曆史。
⑤曾經出過國。
⑥接觸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⑦孩子為艾滋病病毒抗體呈陽性者所生。
(2)臨床症狀
①有發熱、全身無力、咽喉腫痛、頭痛等感冒症狀。
②一半以上的人會患有皮疹,如紅斑疹、玫瑰疹、丘疹等。
③患有腦膜炎或其他急發性神經炎。
④脾肝腫大、全身出現淋巴結腫大。
(3)實驗室檢查
①CD4與CD8比值大於1。
②淋巴細胞總數開始下降,後來又開始升高。
③少數病人出現血清抗原血症,出現P24抗體。
2.無症狀艾滋病病毒感染
(1)流行病學史:與急性艾滋病病毒感染相同。
(2)臨床表現:艾滋病病毒在感染者體內潛伏,如果沒有受到刺激不會發生病變,所以一般病人沒有任何的臨床症狀,隻有少數人出現全身性淋巴結腫大。
(3)實驗室檢查
①經檢測,艾滋病病毒抗體呈陽性。
②CD4細胞總數正常,但是CD8細胞總數開始減少,二者比值大於1。
③血清出現P24抗體呈陽性。
3.艾滋病
(1)流行病學史:與急性艾滋病病毒感染相同。
(2)臨床表現
①免疫係統出現不明原因的障礙。
②連續不規則低熱1個月以上。
③連續不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
④容易疲倦、夜間盜汗。
⑤腹瀉,在3個月內體重下降大於10%,每天腹瀉次數在4次以上。
⑥口腔感染,例如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毛狀黏膜白斑等。
⑦皮膚出現各種炎症和病變。
(3)實驗室檢查
①艾滋病病毒抗體呈陽性。
②CD4細胞減少,與CD8細胞的比值小於1。
③血清出現P24抗體呈陽性。
④血小板減少,一般小於每立方毫米10萬,有的甚至小於每立方毫米5萬。
⑤可以找到上述各種合並感染的病原學或腫瘤依據。
二、艾滋病如何進行臨床分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體後,會慢慢逐漸破壞機體的免疫係統,最終導致機體完全沒有反抗能力,由於其他致病因素的影響,而患上各種疾病最終死亡。醫學上根據艾滋病不同時期的臨床表現,分為4期。
(一)感染期(2~6周)
感染期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後,人體沒有出現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前的這段時期。臨床表現沒有特異性,隻出現病毒血症所表現的臨床症狀,而且持續的時間不長,一般2周內就會消失。
1.臨床症狀
(1)流感或皮疹症狀:一般會出現發熱、咽喉痛、全身淋巴結腫大,有的表現為頭痛、關節痛、肌肉痛等。感染者有一半以上的人會患有皮疹,如紅斑疹、玫瑰疹、丘疹。
(2)急性腦膜炎:一般會出現發熱、嘔吐、頭痛等症狀,有的表現為腦炎、麵癱、肌肉神經病變等症狀。症狀一般在2周後消失,也有的反複發作。
2.實驗室診斷
經過實驗室檢查,發現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病人白細胞和淋巴細胞減少,還有少數感染者血小板和紅細胞也減少;CD4細胞開始減少,CD8細胞開始增加;艾滋病病毒抗體為陰性,一般從陰性轉為陽性最多需要半年。
(二)潛伏期(半年~10年)
這一時期,艾滋病病毒在感染者體內潛伏,如果沒有受到刺激不會發生病變,潛伏時間可長達10年。潛伏期的時間長短與艾滋病病毒自身的數量、感染途徑、類型等有關,並且也與感染者的生活方式、身體狀況、心理狀態有關。有的病人可以在2年內就發病,有的10年內發病,還有的終生沒有發病。
1.臨床症狀感染者一般沒有症狀,隻有少數人淋巴結腫大,但是沒有痛感。沒有其他合並症出現。
2.實驗室診斷經過淋巴結活檢,發現淋巴結僅是濾泡增生。CD4細胞開始減少,但是CD4細胞與CD8細胞的比值正常。經過艾滋病病毒檢測,發現出現艾滋病病毒抗體陽性。
(三)發病初期
1.臨床症狀艾滋病發病初期又稱為艾滋病相關綜合征。這個時期的臨床症狀除了全身性淋巴結腫大,出現感染等症狀外,沒有什麼特異性症狀出現。
(1)非特異性症狀:低熱、容易疲倦、夜間盜汗、腹瀉等。
(2)口腔感染:口腔患有鵝口瘡,有的口腔內出現白斑,不能刮掉,嚴重的牙齦出血、牙齒脫落。
2.實驗室診斷實驗室檢查艾滋病病毒抗體呈陽性,CD4細胞減少,與CD8細胞的比值小於1,血小板減少,一般小於每立方毫米10萬,有的甚至小於每立方毫米5萬。
(四)發病期
這一時期也被稱為艾滋病晚期。除了有艾滋病發病初期的某些表現外,還伴有各種機會性感染、惡性腫瘤病變,最終身體各種器官係統出現病變。
1.臨床症狀
(1)一般症狀:出現發熱、盜汗、全身乏力、體重減輕、腹瀉等症狀。
(2)各種器官係統的臨床症狀
①血液係統病變:大多數艾滋病病人有貧血的症狀,受傷後,很容易出血;全身出現很小的出血斑,呈現黃色或無色,也可以是很小的出血點。
②泌尿係統病變:艾滋病病人泌尿係統的主要症狀表現為尿頻、尿流無力、排尿困難、尿分泌物增多和尿血等。這些症狀隻在很少的艾滋病病人發生,通過檢查才能進一步確認其病症。
③心血管係統病變:一般在臨床上表現有心髒病的征象,心髒功能不全、心內膜炎、心肌炎、心包積液等。
④呼吸係統病變:常常會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的症狀;在體力活動較多時,會有胸悶、呼吸急促等症狀;有的還有發熱、腹瀉、體重減輕、盜汗等症狀。
⑤消化係統病變:一般出現腹痛腹瀉、吞咽困難、吞咽疼痛、消瘦的症狀;嚴重者會因為營養不良而消瘦、衰竭,最後死亡。
2.實驗室診斷這一時期艾滋病臨床表現十分明顯,通過實驗室檢查,可以發現CD4細胞明顯減少,每立方毫米少於200個,CD4與CD8的比值小於1。
三、艾滋病常見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一)艾滋病的早期症狀
1.最常見的早期症狀艾滋病病毒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病人身上會有多種不同的臨床表現,主要取決於免疫係統破壞時患者感染了什麼病。一般症狀的出現要經過一個潛伏期(1~10年),但是有的人會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後幾個月甚至幾星期就出現症狀。
艾滋病初期會有類似感冒的症狀,以下是最常見的早期症狀:
(1)原因不明的發熱、出汗、發冷等。
(2)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
(3)持續的頭痛、咳嗽。
(4)氣喘、呼吸不暢等。
(5)異常的皮疹。
(6)疲憊乏力。
(7)口腔潰爛或口腔內出現白斑。
(8)頸部、腋下、腹股溝區或其他部位淋巴結腫大。
(9)皮膚、口腔、鼻腔、臉部、直腸發生淡粉紅色或紫色改變,甚至出現腫塊。
2.口腔病變是艾滋病的早期信號根據研究和臨床經驗,在艾滋病發病前1~4年內,大多數艾滋病患者都會出現口腔症狀,主要口腔病變有以下幾種:
(1)白色念珠菌病:發生於上齶及舌背,有時候在紅色區域上出現白色斑點或斑塊,或者在口腔內出現白色或黃色的斑點或斑塊,斑塊可以擦去,會留有紅色痕跡並伴有出血。
(2)牙周病:牙周發炎或潰瘍,牙根壞死或牙齒鬆動,並出現牙齦出血等症狀。據統計,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毒感染者中,20%左右有牙周炎。
(3)卡波希肉瘤:上齶和牙根出現單個或多個紅色、淡藍色、紫色的斑塊或腫塊。此病症在正常人中是非常少見的。
(4)毛狀白斑:發生在舌兩側邊緣的白色或灰色病變,也可延伸到舌腹部和舌根部,並且此病變不可以除去。它僅見於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二)消化係統疾病
1.胸骨後不適、吞咽困難和疼痛這是食管炎的主要表現,以念珠菌性食管炎最為常見。有關專家推薦治療食管炎首先要進行抗念珠菌的治療,如果3~5天的治療沒有效果,再用內鏡進行檢查,並取其標本進行組織活檢。
2.腹瀉、吸收不良和體重下降腹瀉是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常見症狀;隱孢子蟲感染是引起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腹瀉的最常見原因。其診斷主要是通過糞便鏡檢,尋找蟲卵,隻有在多次反複檢查均為陰性的情況下才能排除。
3.肝炎、膽管炎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肝炎的主要表現是:腹部疼痛、發熱、肝髒腫大、肝功能不正常等。可能是非典型結核杆菌或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引起。此外,在同性戀、雙性戀或靜脈吸毒者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常合並感染乙肝和丙肝。
(三)腫瘤
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常見的腫瘤有兩種:卡波希肉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卡波希肉瘤多見於男性同性戀和雙性戀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上,並可能發生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各個階段。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侵犯中樞神經係統、胃腸道、骨髓、淋巴結等,且該病的預後很差,化療以後經常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