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 中國預防與控製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 / 3)

附錄一 中國預防與控製艾滋病中長期規劃

(1998-2010年)

衛生部國家計委科技部財政部

(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艾滋病是一種目前尚無有效治愈辦法、病死率極高的傳染病,它在全世界的廣泛流行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我國將艾滋病感染率一直控製在世界較低水平。然而,隨著近年來全球艾滋病的迅速傳播,我國艾滋病感染率已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趨勢。世界各國艾滋病流行態勢及防治經驗表明,預防與控製艾滋病是一項刻不容緩、複雜而長期的艱巨任務,需要全社會參與並實施綜合治理。為促進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不失時機地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保證各項措施落實、增強全社會抵禦艾滋病的能力,減輕艾滋病給人民健康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危害,在總結國內外防治經驗的基礎上,製定《中國預防與控製艾滋病中長期規劃(1998-2010年)》。

一、背景

我國自1985年6月發現第1例艾滋病病人以來,至1998年6月底,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676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01例,死亡174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多數為青壯年,分布在我國西南、西北邊疆地區以及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中原和東南沿海地帶。研究證明,艾滋病病毒是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妊娠、分娩、哺乳)三種途徑傳播的,其流行因素複雜,傳播迅速。上述三種傳播途徑在我國均存在,其中以共用注射器吸紮毒導致的血液傳播為主,且傳染迅猛;經性接觸和母嬰傳播亦逐年增多。據國內有關專家以組分法和德爾菲法測算,我國艾滋病病毒實際感染人數已超過30萬。以此為基礎,用世界衛生組織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加倍時間法推算,到2000年,我國艾滋病病毒實際感染人數有可能超過120萬人。性病作為艾滋病傳播的重要因素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報告病例數逐年增加,1989~1992年間平均增長率在11.27%~13.79%,而1993~1995年間增長率在20.58%~24.75%。1997年報告病例數46萬,發病率為37/10萬,比1996年增長了15.81%,在各類傳染病發病率排序中僅次於痢疾、肝炎,居第3位。由於多數性病病人到私人和非法診所就診,性病病例漏報嚴重,根據部分地區調查估算,實際患性病人數是報告病例數的5~10倍。全國艾滋病監測資料表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性亂人群中增長加快。

黨中央、國務院一向高度重視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建立了國務院防治艾滋病性病協調會議製度,成立了國家預防與控製艾滋病、性病專家谘詢組織和協會。在各級黨政領導及有關部門與社會團體的支持下,逐步形成了一支以各級衛生防疫部門為主的防治隊伍,積極開展了艾滋病監測,初步摸清了艾滋病在我國的分布與流行狀況,並探索製定了一些適宜的防治對策、措施和相關法規、規範,組織了大量的培訓、宣傳教育、科研和國際合作等工作。

但是,我國目前阻止艾滋病流行的能力仍然不足,政府及有關部門的一些領導對艾滋病在我國廣泛流行的可能性、危害性認識不夠;多部門協調配合、全社會參與的防治局麵尚未形成;公眾普遍缺乏預防知識;預防與控製及科研投入不足,醫療保健服務能力有限,疫情監測、采供血管理及醫源性感染預防工作薄弱;專業人才匱乏,且缺少有效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經驗和方法,大多數醫療衛生機構的醫護人員尚不能提供規範的艾滋病、性病診療服務。目前,我們麵臨的形勢是:周邊國家的艾滋病流行日趨嚴重;國內流動人口數目龐大且難於管理;吸毒、賣淫嫖娼活動在短期內難以禁絕,所以我國艾滋病加速流行的趨勢十分嚴峻,預防與控製工作亟待加強。

二、指導原則

1.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幹問題的決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發[1997]3號)中關於加強重大疾病防治的要求,強化預防控製措施,減少艾滋病流行,為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目標做出貢獻。

2.落實國務院批準、由衛生部下發的《關於加強預防和控製艾滋病工作的意見》的各項措施。加強領導,督促部門合作,動員全社會參與。完善宣傳教育、法製管理、監督監測及醫療谘詢服務相結合的綜合防治策略,加強艾滋病防治的科學研究,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3.加強宣傳教育,改變人群中危險行為,控製艾滋病病毒經性接觸和經吸毒途徑傳播;規範性病防治管理;落實性病監測和防治的各項措施;嚴格控製艾滋病病毒經血液、血液製品及醫源性傳播;營造有利於艾滋病防治的社會環境,減少艾滋病對個人、家庭、社區和社會的影響。

4.立足我國實際,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堅持實事求是、標本兼治和因地製宜、分類指導、分級管理、分工負責的原則。在控製上以預防為主,在預防上以宣傳教育為主,實施上以經常性工作為主,在研究上以應用研究為主。

三、總目標

建立政府領導、多部門合作和全社會參與的艾滋病、性病預防和控製體係,在全社會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識。控製艾滋病的流行與傳播。到2002年,阻斷艾滋病病毒經采供血途徑的傳播,遏製艾滋病病毒在吸毒人群中迅速蔓延的勢頭;力爭性病的年發病率增長幅度控製在15%以下。到2010年,實現性病的年發病率穩中有降;把我國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控製在150萬以內。

四、工作目標

(一)建立健全領導管理體製。

1.各省級人民政府要把預防和控製艾滋病工作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精神文明建設規劃,建立由政府領導負責和有關部門參加的預防與控製艾滋病的領導組織或協調會議製度。

2.在流行嚴重的地區,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應有預防與控製艾滋病的年度工作計劃,在現有機構基礎上配置必要的部門、專(兼)職人員負責預防與控製艾滋病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