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第二年,陸先生還是當先生。上課莫過是在沙盤上寫寫象形字而已,學些竹簽的前人心得;此時道教已成神州主教,一般的人與士大夫們都習道教以修身。從天竺傳來的佛教還登不了大雅之堂;尤其是堯帝自從認識張果老後請他出山當了侍中,於是全國上下修煉長生之道很盛行。這時的張果老還沒當八仙,八仙這幫派為首東華君正在人間主持地仙日常工作;張果老的法器是漁鼓、簡板、紙驢。漁鼓,又叫做道通、竹琴,是用竹筒做的,最早相傳是一頭用魚鰾蒙住的,所以叫漁鼓;簡板,又叫簡子,用竹片製成,兩支為一副,打漁鼓、敲簡板合起來是一曲,他那坐騎,就是一張紙驢,可收起來放在袖子裏,要騎就拿出來;他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倒騎驢,這習慣在世上被道說紛紜。張果老的成功也讓好多修道者看到了光明與前途,那時不講人類與異類之分,隻要可以修成人形,誰有成績就可以當大任。前朝的一隻狗子僅然修成人形與公主結婚,成了皇帝的乘龍快婿。
那時情況也可以這麼認為天帝統管天上人間一切,西王母與東華君夫妻兩個管人間神仙;而黃帝老子隻管得了人間一攤子瑣事。那時啊,上百歲老人比比皆是,朝廷也有從前朝遺留下來的遺老,那神將後羿也是前朝遺將。
盤龍鎮上也對陸先生有傳言,說他是洪荒時期的陸壓神君,這樣看來他就與創道教的鴻鈞老祖齊名了。外麵謠傳沒動搖雷大人的決定,此學校是他出資經辦的,他喜歡陸先生直言不諱,不僅可教孩子們的讀書認字,還可以教孩子們防身武學這一中級的課程已學完了,孩子們已經很有學問了,而且武功在江湖上也算是個角色了;這裏所指是快成年的孩子們,那些小不點除外。馬上轉入高級課程,三個人的家庭都為他們參加鄉試而做打算。王衛文的祖父王霸天是盤龍湖周邊一霸,他的父親在外當個小官,晚母親王付氏是個管家的能人。他們主張王衛文去江夏城上貴族書院,那裏教質條件好。龍長嘯的父親是個老實的漁民因下湖打漁葬身湖底,母親帶她他到雷家打工,用賺來的錢積攢下來為兒子好辦婚事;雖然此時兒子還沒有與人訂婚,可憑兒子模樣與德行,她想兒子會有媳婦的。她本想送兒讀書,可沒那多閑錢啊;好在雷大人看好龍長嘯,要長嘯做他兒子的伴讀。至於以後,龍家母親已有打算,準備回老家給兒子娶媳婦。
由於還有善良的東家資助,兒子龍嘯就就讀本鎮私塾。雷震家父母都是讀書人,父親是辭官的高官,母親古文芳是官家小姐出身。因女兒雷華華已在夏口女子書院讀高級班就讀,就主張兒子去夏口書院讀書,他們為雷震軒與女兒的讀書就以離家近為標準。
這三個人與陸先生很投緣,他是個有名嶽嵐書院的高材生,主動要到本鎮教書的。這也叫人才難得呀。他隻大龍嘯軒、王衛文、雷震軒近十歲許,是個熱血年輕人。這三家人的打算都由父母告訴了陸先生,陸先生主張龍長嘯考夏口鎮裏書院,所缺之錢自己可以資助些,因為在那裏讀書花錢少一樣可以讀好書。聽了此消息後雷老爺也願資助龍長嘯,要他與兒子再一起讀書,這是雷家對龍長嘯的相信。至於王家有能耐當然應該去貴族書院了。可這次遊湖回來,雷震軒提出要去綠水城去學道,這可把陸先生給難住了。他問道:“雷震軒,你家裏肯讓你去嗎?你父母不希望你接班成大夫啊。”
雷震軒道:“我喜歡道教,想想鴻鈞老祖把道學傳下來有多麼偉大啊。現在的人都急功據益、損人利己,我要做個看世俗如糞土的人。”
陸先生笑道:“那你去當和尚呀!”
王衛文道:“他怕當和尚不能結婚,絕了他家的後,所以想去學道教的。”
雷震軒道:“如今的和尚是可以結婚生子的,我見到一個鄉裏和尚就這樣。我隻是喜歡道教,才想去道教學校的。”
龍長嘯笑道:“那是個還俗的和尚,真和尚是不讓成家的。我不是說過真正的道人也結不了婚,你還是死了那份心吧。”
王衛文笑道,“那都是個假道士,花和尚。”
雷震軒道:“道教好,我知道的沒有龍長嘯說的這多破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