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長嘯與金玉在蛇山下來去了漢陽歸元寺,他們等了將近半日不見降龍和尚蹤影,那守廟的和尚對龍長嘯不悅,他怪龍長嘯多事,打擾了來燒香的香客,害得自己沒有撈到好處。一個自由之神變成了如今的龍長嘯到處受氣,想當年盤龍那受過這樣的氣呀。如今金玉自己也認為龍長嘯真是大材小用,為了不讓龍長嘯受氣就拉他走了。
再次走進歸元寺,那和尚上前攔住龍長嘯道:“你這人也是的,以先為了一個女鬼搞得洞庭湖不得安寧,而且讓那裏民生也受了不少的苦。再說你家也不是搞得亂七八糟啊,你母親寄住外地,你父親已是魂飛魄散了,要想找回那散了的魂魄,除非求閻羅不可!”
龍長嘯不明白,問道:“我父親龍騰宇早死,我看已是轉世投胎了,怎麼你說他魂魄飛散了啊?”
那和尚道:“那湖神下令捉你的人就是你父親,他在湖神那裏當差,那天為了救你被同行的付捕快殺了。”
一下龍長嘯又增加了一個心病,那就是想法恢複父親魂魄。
龍長嘯自知自己是連累了東華君,在不好意思去找他幫這忙了。聽到這和尚的埋怨,就很是後悔害了自己的父親,於是就打消了再找降龍的打算,執意要回龜山下湖心島看望娘親如今如何。他母親在舅舅家寄住著。
鍾玉也不好阻攔,也隻好與龍嘯先回湖心島去看望婆婆。
他們步行到了漢陽城關,前麵露現一片大湖。這城關是湖心島到龜山腳下的城關,勝景雖比江邊老城關差些,但商賈與遊人更多,來往的車水馬龍很是熱鬧。這天農曆四月二十六日,這城關的小孩子們頸項上都掛上了彩包與香袋,家家戶戶殺豬宰鴨,煨湯包包子,準備迎接神農生日。自炎帝敗給皇帝後為圖報國就上山采藥醫治窮人,他嚐百草品藥性;他為民眾有吃的,勤耕桑田,人稱他為神農。荊楚兒女自此將農曆四月二十六日定為神農節。雲:神農四月二十六降生後,嚐遍千山萬水尋救人的藥,春耕夏種秋收為萬人,不死升天為神農,世人為之歌功頌德,每於此日設神農節。
龍嘯知道,孩提們頸項上掛藥包來自於老百姓受神農傳授草藥防蟲,家家戶戶殺豬宰羊包包子就是為了紀念神農的恩德。他告訴金玉道:“今天是神農節,我老家與其他地方不同,是做米糕打糍粑,燒魚煮湯慶節日表達了湖區老百姓敬重神農。”
金玉忙問道:“那就是男子與女子都一樣?”
龍長嘯道:“女子以七彩裝飾打扮自己,頭以叉頭鳯,清一色的黃花閨女組成了船隊上岸祭拜神農。船從湖墩開出來時,一清秀好看女子站在船頭,手扶香案口喊謝神農的話,眾姐妹用力齊心劃船,在船到湖岸時有族裏老人們迎接。”
這一番美麗的情景馬上顯現在金玉眼前。於是催龍長嘯快回湖墩看神農節那女子船隊的風采。
龍長嘯好久沒有來看她,這下急壞了她母親龍李氏李春姬。她守望在湖邊,逢打魚人就問兒子的下落,可別人都告訴沒有遇到龍長嘯也不知他的下落。龍李氏情急之下隻好病病癆癆地托人人幫忙尋找兒子。
除了托人,李春姬親自到湖外岸邊的石家莊找堂兄幫忙。
這湖墩的人大都姓李,外姓人家很少。龍李氏的堂兄人們都叫他李道士。這人早年在外遊蕩出外學道,後落戶這石家莊,為四鄉的人看風水、做道場。別人做房、破土、葬人就請他,還閑時開荒種地,因此收入還可觀。
道士可與和尚不同,雖不能開葷,但是可以結婚的。自結婚後妻子很是能幹,如今兒女長大,家裏也有幾畝薄田可算衣食不愁。這幾年,李道士已已是快做爺爺的人了變得好吃懶做,遊手好閑,成天東遊西逛不務正業。他隻是給別人家做新房、修墳山時看下風水,或是死了老人做個道場賺個喝酒的錢。家裏耕作之事都讓妻子與孩子們去做,自己卻在家吃閑飯。
李春姬到堂兄李道士家,正遇著侄女兒李嬌麗又喜得良緣。什麼叫又得良緣呢,說來話長。這不,去年李道士閑暇無事,同村上遊蕩小子們在一起窮白唬。別人都知道他是老鼠掛秤鉤--自稱是活神仙。村裏有個不服氣的年輕人,對李道士道:“道士老人家,你有多大法力呀?”
李道士也不謙虛,笑著說:“我的法力雖沒有孫猴子的多,但要用也是用起來多多有餘的了。”
旁邊的一幫年輕人起哄,激將他:“你能什麼呀,你能不能把河對岸正走路女子的褲子脫了?”
李道士看了看河對岸正趕路的女人,隻因河寬水闊看不清那女子的臉麵,但從形態上看是個小媳婦。李道士一笑,“小子們,這是你們年輕人的惡作劇,老頭我可不能做這缺德事情。”
一夥年青人激李道士,“就隻聽你吹,從未見過你使過什麼法術。”
李道士虛榮心強,被這麼一激他就急了,說了聲好,而後又說:“老子今天叫你們開開眼界,哪叫活神仙!”
這夥人再將李道士一激,“莫吹,活神仙,你又不是從嶗山回來的。”
李道士就是怕別人瞧不起他不是出身名門,馬上在地上抓了一把黃土,口裏念念有詞,然後把手中黃土向河對岸拋去。隻見成群的黃蜂飛向對岸,撲向那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