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恰似故人歸(四)(1 / 2)

時光荏苒,又是一年春天,紅梅落盡,綠草叢生,太液池的皚皚白雪也在大唐的盛世下化作了一縷雲煙,可是為何那寒冷的冬天卻依舊漫長無邊?

天皇的病越來越重,以至於已經目不能視,去年,孫思邈因病請辭,天皇天後極力挽留,可是卻依舊無法留住那一顆歸隱的心。

弘說,不是孫思邈一心歸隱,而是他無法容忍天後的專政與天皇的懦弱,是大唐的黑暗,再讓他看不到希望。

自開春以來,弘與天後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以至於好幾次在崇賢館中,二人不顧身份的爭鋒相對,望著天後麵無表情的拂袖離去,我開始越來越為弘的命運擔憂。

都說虎毒不食子,可是為何近日我從天後的目光中,總是會看到一抹令人生畏的殺機。

我想化解弘與天後之間的仇怨,可是,我又懼怕天後的威嚴。正在躊躇,不知是否該上前,卻被人搶了一步先。

韋蓮兒靜靜的望著弘,將一束桃花交到他的手中,極盡溫柔地問道:“太子,你在為何事煩心呢?”

弘無奈的苦笑道:“大明宮太冷,這樣的徹骨寒冬漫長得無邊無際,真不知何日才是盡頭?”

韋蓮兒略微沉思,似乎是是明白了弘的苦悶,她淡淡一笑道:“太子又何須處處與天後為敵呢?你是東宮之主,這天下總有一天是你的,忍一時之氣,很快就會迎來春天。”

“若烏雲不散,我恐怕再難看到春天。”

“剛才聽顯說,今日天皇又咳血了,天皇病重如此,你又何須與天後計較這麼多呢?”

“父皇有意要母後攝政,你叫我如何心安?”

“天後雖能攝政一時,卻無法攝政一世,再說了,詔書未下,此事也僅是謠傳。退一步海闊天空,前進一步,那便是萬丈深淵,忍一時之氣,你便會看到春天。你看,春天來了,大明宮的桃花也開了,你也別去想那些煩心事了,我陪你看桃花去……”

弘顯然沒有將韋蓮兒的話完全聽進耳中,他轉身隨著迎風飄飛的桃花緩緩離去,獨自囈語道:“沒想到十七姑姑的預言果真應驗了,父皇他真的無法將太宗皇帝開創的貞觀延續,無法開創大唐新的輝煌,如果繼續如此下去,我李氏江山定將落入異姓之手……”

弘的話讓我暗暗吃驚,因為他也說出了我心中的預感。

三月天皇詔書群臣,令天後攝國政代為處理國事,而他則日日與絲竹為伴,逍遙閑適的修養於廢棄多年的長生殿。天後謹遵聖命,坐鎮含元殿,正式擔負起了一個盛世帝國興衰的千斤重擔。三月中旬,天後下令多引文學之士密參政事,廣開言論,廣納賢才,朝中甄選了一大批有才幹的學者,他們被世人稱作“北門學士”。三月下旬,天後特頒下詔令,令元萬頃、劉禕之等撰《列女傳》、《樂書》、《百僚新戒》等書,以警世人。

我手捧著新編的《列女傳》,好奇的讀著書中講述的故事,那些才德兼備,溫潤賢惠的女子,為何卻無法令我心安?我不喜歡她們的人生,也不喜歡她們的命運,可是為何她們偏偏是世人效仿的典範?

一隻纖纖素手,溫柔的將《列女傳》從我手中抽去,我疑惑的回頭,但見天後娘娘正滿目慈祥的站在我的身後。

“見過天後娘娘。”

“起來吧婉兒,為何每次見到我,你總是如此誠惶誠恐?你很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