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世葉陌是個孤兒,他怎麼到這了,爹娘是誰,這一切都不得而知,一個姓張的商人撿到了葉陌,給其起名張樂。
在張府,許多人都不待見張樂,唯獨張康張老板,這個撿到葉陌的商人對葉陌是極端的關愛,這當然惹的某些人不開心,比如張康的妻妾,可惜他們沒法給張康生個一兒半女也不好明麵說什麼,但背地裏還是下了不少絆子。
其實張康對葉陌的好是有原因的,而他的妻妾針對張樂也是有原因的。張康妻子無法為張康生個一兒半女,張康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裏難免不滿,所以又多了幾房小妾,但效果很明顯,並沒有改變無後的事實,一個外表光鮮的商人,卻有著這樣的悲哀,這更是人生的一大汙點,再成功又如何,依舊被別人嘲笑。
曾有一段時間,張康白天經商,晚上就去喝花酒,喝的爛醉如泥,第二天不知道從哪個女人的肚皮上醒來,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好久,直到一天一個女人找過來,說她懷了他的孩子,張康不知睡過多少女人,這種話自然是不信的,隻以為是女子想訛些錢,便給了些錢打發離去,女子苦苦爭辯張康確是一句話都聽不進去,女子帶著錢走了,臨走時她說,張康是她第一個男人,也是最後一個。她還說她會把孩子生出來並撫養長大。她也說了這孩子以後不會姓張,張家家大業大,怕辱沒了張家的名聲。可是這一切張康都沒有聽進去,他隻當是這女子在演戲。身為一個商人,奸猾才是他的本質,多疑也是他的性格,他能成功很大原因歸功於這個,但是這次也是因為這個他錯過了,並且一錯便是一生的悔恨。
張康雖說魂淡,於那麼多女人有染,視女人為玩物,但在這個世界,還有幾樣是錢買不來的,唯一遺憾大概是沒有子嗣吧。但是張康是一個大善人的事卻也無可更改,很多人恨他,但不可否認的是愛戴他的人更多,他四處行善可並不快樂,行善或許有些許原因是他去廟裏求子是老僧人告訴他多行善,或者是因為他自己覺得行善積德才會有好報什麼的就不得而知。
三年後來了一場饑荒,張康贈糧施粥,此時卻有一位老人過來跪倒張康麵前,他不是為自己求食物,而是為別人求的。
“大善人,求求你救救那一對孤兒寡母吧”
“老人家,快起來,有什麼事起來再說”張康忙扶起來老人來。
“哎,那孤兒寡母的性子倔,說什麼都不來領點糧食吃,沒吃的就啃樹皮草根,可那孩子那麼小,正長身體呢,哎”老人歎著氣說道。
“你帶路,讓我去看看,再怎麼樣也不能餓著孩子啊”
張康和老人到了一個破舊的屋子麵前,張康敲了敲門,屋內傳來一個女子劇烈的咳嗽聲。
“門沒鎖,進來吧”
張康推門進去,看著麵前那麵色蒼白的女子覺得有些熟悉,卻是想不起來在哪見過。
可是這個女子反應卻是出乎意料。
“你出去,你滾出去,這不歡迎你,你還來幹什麼”
此時床上一個小孩哇哇的哭了起來,本來推著張康往外走的女子連忙回去哄孩子,張康看了那孩子一眼,突然覺得心口一疼。
難道,難道,這是我的孩子,此時張康想起來了,也都明白了,這個女子就是三年前找自己的那個女子,她是真的懷了自己的孩子,都說母子連心,父子之間不也連著心,看到孩子第一眼他都認出來了,自己的孩子怎麼會認錯,血脈之間的聯係怎麼會感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