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200年,四月二十五
元武大帝下旨,正式重組天賜軍。
今後,天賜軍不再為大漢正規軍封號。
理論上來說,一支集團軍,方可獲得一個封號。
集團軍的組成最少的規模便是三個軍團,特俗情況除外,多則不得超過五個軍團。而集團軍,軍團長軍職不得低於雜封大將,以雜封大將軍封頂,最高大將軍總領全局,由在任帝王親自擔任,任何文臣武將,皆不可妄想大將軍一職。
在大將軍之下,兵部尚書或軍相為百將之首,領偏大將軍職位,目前偏大將軍由兵部尚書、軍相高順擔任,軍相負責各大集團軍高級軍長的任命,而集團軍軍團長的任命必須要有劉泰的任命方可上任。
目前天賜軍規模約一百二十九萬,暫且組建十二個集團軍,各集團軍的駐地全部重新調整,分別為:天賜錦衣軍,第一集團軍,僅有一個軍團的數量,為原錦衣軍兵馬,集團軍軍團長為張飛、副軍團長為許褚、負責拱衛京師華城。
第二集團軍為龍騎兵軍團,三個軍團的編製,集團軍團長為趙雲、集團軍副軍團長為徐晃,負責駐守華城東、南兩座衛城,實際兵馬十萬人。(注:一個軍團包含的不僅僅是主戰人員,還有後勤部隊,三個軍團一萬人的後勤部隊,不算多了)
第三集團軍為虎賁集團軍,三個軍團的編製,集團軍軍團長為黃忠,副集團軍軍團長為晏明,駐紮京師華城,西、北兩座衛城,總兵力為十萬人。
第四集團軍為狼騎兵集團軍,三個軍團的編製,集團軍軍團長為關羽,副集團軍軍團長為華雄,總兵力為十萬,駐紮南蒙州、北蒙州二地,同時肩負監視北方大草原各零散遊牧民族的責任。
第五集團軍為怒獅集團軍,三個軍團的編製,集團軍軍團長為典韋、副集團軍軍團長為馬騰,總兵力為十萬,駐紮雍州、司隸地區,負責監視羌族動態,隨時可進攻羌族各部落。(目前羌族是漢朝最大的敵人)
第六集團軍為影騎兵集團軍,三個軍團的編製,集團軍軍團長為馬超,副集團軍軍團長為張繡,總兵力十萬,駐紮西州,負責監視安息帝國動態,隨時可對安息帝國進行騷擾式進兵,但短時間內,不要徹底激怒安息帝國。
第七集團軍為黑騎兵集團軍,三個軍團的編製,集團軍軍團長為顏良,副軍團長為文醜,總兵力十萬,駐紮龍州、原高句麗、三韓地區,負責控製高句麗、三韓當地百姓,必要之時,可實行血壓鎮壓策略。
第八集團軍為中州集團軍,三個軍團的編製,集團軍軍團長為衛傑,副軍團長為張遼,總兵力十萬,負責鎮守徐州、豫州、兗州、青州地區,監視殘餘門閥士族動態,必要之時,集團軍軍團長可選擇性鎮壓門閥、士族。
第九集團軍為西北集團軍,三個軍團的編製,集團軍軍團長為張頜,集團軍副軍團長為韓遂,總兵力十萬,負責鎮守涼州地區,監督羌族動態。因第九集團軍常年與羌族交戰,為避免朝廷旨意不及時,集團軍軍團長張頜有臨時決斷之權。
第十集團軍為南疆集團軍,三個軍團的編製,集團軍軍團長為徐榮、集團軍副軍團長為皇甫嵩,總兵力十萬,負責鎮守益州、交州、荊州、朱崖州地區,監視天西諸侯動態,嚴密控製象林郡防線,不可讓天西諸侯逾越雷池一步。
第十一集團軍為鎮東集團軍,三個軍團的編製,集團軍軍團長為敖武,集團軍副軍團長為張任,總兵力十萬,負責鎮守揚州全境包括山越各部地區,嚴密監視夷州時局。
第十二集團軍為金錢艦隊,四個軍團的編製,集團軍軍團長為蔣欽,集團軍副軍團長為蔣欽,總兵力十五萬,負責鎮守吳縣港口、瀛洲港口、北平港港口,其中因大部兵力都在吳縣,所以吳縣代替了北平港,成為集團軍的指揮所。
總和十二個集團軍,兵力一百一十八萬,剩餘的十一萬兵馬因編製不全(戰鬥損失導致),所以劉泰並未下旨編製第十三個軍團,但因北疆大將數量頗多,所以這十一萬餘下的兵馬則組建三個軍團,交由嚴顏擔任總軍團長,副總軍團長為紀靈,沒有固定番號,負責駐守益州南部地區和交州西部地區,分擔第十集團軍的壓力。
目前各大集團軍來說,第十集團軍的壓力最大,負責的地區也是最廣,其中因為天西的原因,第十集團軍的戰力也是最強的,而將第十集團軍交給徐榮這位北疆諸多戰將中名聲不怎麼顯赫的徐榮,乃是劉泰刻意安排,至於劉泰為什麼這麼做,隻待曆史去解釋了。
值得一提的是,劉泰允許曹操獨自建立兩個軍團,包括原曹操掌握的兩淮軍團,合並為一個集團軍,而這個集團軍組織完畢之後,必須第一時間趕赴西州,曹操未來的路該如何,怕是要曹操自己決斷了。
華夏200年,八月八日。
曹操統帥的兩淮集團軍,正式開赴西州,因其主力多為兩淮兵馬,其中大部分人員都是新招的,所以這個集團軍被劉泰任命為兩淮集團軍,總稱為大漢兩淮集團軍,負責駐守西州西部地區,為此,劉泰特意將西州原有的兩個小國給予曹操作為臨時駐紮地。
華夏201年,四月。
兩淮集團軍到達目的地,元武大帝劉泰加封曹操為魏公,要求曹操時刻準備攻打安息之事,並且要求第六集團軍馬超部輔佐,戰役以兩淮集團軍為主。很明顯,劉泰有意早日讓曹操在安息奪下立足之地,劉泰得知,安息連續多次在西州損失慘重,目前國內的形式很混亂,此刻乃是攻打安息的最好時間。
當然,安息因為比鄰西州的原因,不可能作為曹操的根據地,畢竟未來大漢王朝還是要向西發展的,劉泰的意思是希望曹操將目標看準安息帝國的西北方向,在西北方向乃是歐洲北部地區,最適合曹操的發展,而大漢王朝在百年內,不可能將底盤擴展到那麼遠。
華夏201年,八月
魏公曹操、大將馬超領命出征,首戰毫不費力的破入安息防線,安息國內何止混亂可言?要知道,安息帝國前後在西州損失數十萬兵馬,帝王的威嚴早已降低到了最低點,在強大的漢軍麵前,安息根本沒有反抗的力量。
曹操並沒有將時間浪費在安息國內帝國,而是沿直線衝向安息西北部,後方的情況,曹操完全交給了馬超做主,曹操相信,以馬超率領的十萬天賜軍,完全能收拾掉腐朽不堪的安息王朝大部分地區,至於曹操的兩淮集團軍,自然要保留有限的力量,開展更美好的未來了。
華夏201年,十二月
安息帝國派遣使節前往華城求和,在中途,劉泰便下旨答應了安息帝國的請求,調回第六集團軍回防,當然,先前攻占的地區,一律納入大漢領土,為此,大漢的西州擴大了三分之一有餘,另外,每年安息帝國需要給大漢王朝上貢五萬斤黃金和價值數萬黃金的特產。
華夏202年,二月初。
元武大帝下旨規劃西州。
原西州之名取消,定州名為新,稱新州。
新州下設七郡。
一為烏孫郡,治所伊寧縣,郡下設十二縣,主要地區為原烏孫王國領土。二為車師郡,治所高昌縣,郡下設七縣,主要地區為原車師後部地區。三為沙西郡,治所海頭縣,郡下設八縣,主要地區為西域東部諸多王國屬地。
四為精絕郡,治所精絕城,郡下設六縣,主要地區為西域中部諸多王國屬地,而為了更好的控製整個藏州,劉泰將精絕城定為新州州治所,常年駐紮三萬精銳天賜軍將士,時刻防備四方有可能的叛變和各種突發情況。
五為昆侖郡,治所小宛城,郡下設四縣,主要地區為西域昆侖山周邊地區。六為皮山郡,治所皮山成,郡下設六縣,主要地區為西域西南地區,如皮山國、西夜國等等地區。
七為疏勒郡,治所疏勒成,郡下設九縣,主要地區為西域西部地區和安息帝國東部地區,因安息帝國內被漢朝占領的地區,形勢並不是很穩定,所以此地區雖然麵積龐大,但卻沒有獨立設郡,而是整體劃為一縣,歸入疏勒郡治理。
一般來說,州刺史在州治所治理州務,而負責軍務的大將自然也要在州治所,不過因新州情況不同,所以第六集團軍大部都在疏勒郡地區,為了壓製安息東部的暴動,目前馬超還在安息東部駐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