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藝術團(1 / 2)

一放學,印祥就嘿嘿笑著把書包塞到袁明遠的手裏,“四哥,我走了啊!”

“看著點時間,下午還有課呢。”袁明遠打開印祥的大書包把自己的小包放進去,拉上鏈子。

“知道,放心吧,四哥。”印祥邊說邊擠進人群跑沒影了。袁明遠自己一個人去吃午飯。

吃完飯袁明遠準備去退大學生藝術團的名額,這才發現還不知道那個所謂的大學生藝術團在哪裏。掏出手機想給印祥打電話,剛按下通話按鈕又想起現在印祥正陪著十三弟妹看電影呢隻好掛斷了。

回到宿舍拿了水壺去打開水。剛下樓,就碰上了衛廉和唐雲澤。三人麵對麵走過停了一步,互相看了一眼就繼續走了。

袁明遠心裏是糾結的。昨晚都打了一架了。這是自這輩子以來,打的第一場架。三歲以前倒是經常見麵,可因為對方乳名的緣故,自己一直保持避而不見的靜默態度,所以一直沒能知道對方的身份。

說起乳名,袁明遠更是無語加膈應。因為兩家母親生產時住在同一家醫院,兩家關係又一直不錯,所以在醫院裏就經常互相走動。他們出生那兩天醫院裏生產的特別多,等衛家媽媽生產那天,已經有七個孩子出生了,到了衛廉是第八個,而且衛廉的嬰兒床編號末尾是8。第二天袁媽媽生產,袁明遠很巧的是那天第四個出生的孩子,而且袁明遠嬰兒床的編號末尾恰是4。媽媽們最喜歡給孩子想一堆乳名來挑,而且想名字的時候思維那叫一個跳躍,看到這麼巧的事情怎能不動心?兩家一約定,兩個兒子的乳名就定了小八、小四了。從那時起,還處於嗜睡狀態的袁明遠就悲催的天天聽著自家媽媽溫柔的抱著自己輕輕搖晃著說,小四乖,一會兒媽媽帶你去找小八哥哥玩,小四最喜歡和小八哥哥玩了……

兩人互相明了身份還是後來在衛廉過三歲生日那天。那天袁明遠被自家老媽扔過去為衛廉祝壽。袁明遠表示當時自己很無語。試想一下,一個靈魂思想都五六十的人,要給一個三歲孩子邊唱生日快樂歌邊拍手,是怎樣一個囧字了得啊!所以,自己堅決不從,因為自己的不配合,老媽就把自己拉到拐角處好一頓教育,什麼“今天是你小八哥哥的生日,你得好好祝賀他”呀,什麼“明天是你的生日,到時候你小八哥哥也會來祝賀你”呀,“這是你們上幼兒園以來第一個生日,是值得紀念的呀”,還有“你要是不想唱生日快樂歌,就唱早上老師剛教的那個數鴨子的歌吧”……頂著包子臉的雍正帝胤禛實在是暴走了,每天被逼著喊什麼“小八哥哥”自己心裏就膈應極了,爺不想像個娃娃似的唱什麼“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群鴨”!!!還什麼“二四六七八”!!!誰知道一轉身,晃悠的小身板還沒跑兩步就和同樣小身板的他撞翻在地。那人奶聲奶氣的說,“小四弟弟,你沒摔疼吧?”本來就被自家老媽逼的處於爆發邊緣狀態的袁明遠聽到對方歡快地喊著自己“小四弟弟”,一個沒忍住,就把平時自己聽到“小四弟弟”時自己腹議催眠自己的咒語說了出來:“爺就當他是二哥,爺就當他是太子二哥……現在是康熙二十年,現在是康熙二十年……”然後,一直默念催眠咒語的袁明遠就聽到對方顫抖的聲音:“你說什麼?”

那次祝壽事件華麗麗的結果是,兩人知道了對方真實身份。對袁明遠來說,這是一件痛並快樂著的事情。痛苦是因為,一想到自己不得不喊的“小八哥哥”竟是真的小八,這份複雜的心情讓原本就不大的心眼又遭堵了;快樂的是,自己原來不是孤單一人,但這份快樂自己小心掩藏著不能讓那人知道,雖然,袁明遠肯定對方也是同樣的心思。不過,袁明遠一直在想,如果當初那人是第十三個出生的多好,說不定,就是十三了。當然,每當這個時候,袁明遠自動忽略即使是十三,自己喊出口的仍舊是“某某哥哥”,而他注定了是“小四弟弟”。

自從那天知道對方身份以後,兩人之間更加靜默了,都自動將對方淡化、虛無。即使心裏都明白,對方的存在其實在自己心裏像顆定心丸,他的存在說明那些年,那些人是真實存在的,不論愛新覺羅?胤禛還是愛新覺羅?胤禩,都曾經那麼真實的走過一個時代,不論曆史記載如何,那些年他們都真真切切的走過。什麼窮困凡庸,什麼富貴賢達,什麼榮辱浮沉,都是水月鏡花,那些年一步一步的腳印才是心底踏實的根基。

袁明遠提著壺到了開水房打了水,剛要出開水房的門就看到了嶽寒。袁明遠對嶽寒有點兒印象,知道他來找過十三。嶽寒看到袁明遠就老遠的打招呼:“袁明遠吧?對了,你過會兒到一下A110,團裏有事兒!一會兒我就不給你發短信了。”

團裏?就是大學生藝術團吧?正好可以退掉名額了。袁明遠衝嶽寒點一點頭,拎著水壺就回宿舍了。

嶽寒閃了下神,聽到周圍有和他打招呼的,就有點訕訕的衝他們一一打過招呼。這個袁明遠剛才的眼神和舉止分明就像是上級對下級打招呼。他才是大一新生好不好,他進藝術團都沒經過考核呢,要不是因為印祥保舉,怎麼會同意他呢?周圍都是自己認識的人,這下自己副團長的麵子往哪擱?可是,這個人渾身上下有一種特殊的氣質,讓人覺得他就該如此高貴傲然,他的行為舉止渾然天成,讓人覺得他這樣衝自己點頭就已經是對自己的恩賜了……這怎麼了,嶽寒搖了搖頭,什麼恩賜,呸呸,自己想什麼呢,怎麼這麼大的奴性。這個袁明遠得好好考核,可不能因為印祥保舉就壞了團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