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1 / 3)

初七摸出昨天熬夜畫出來的幾張設計圖,挑了兩張看起來還算清晰的圖紙跟著季書禮的屁股後麵也走了出去。

她去的地方不遠,就在隔壁,那是村裏僅剩的一個裁縫鍾老家。

鍾老這個人初七的影響不是很深刻,甚至不知道他叫什麼,隻知道他姓鍾,大家都叫他鍾老,十五年前搬到永和村來,一直在這裏當裁縫,手藝還不錯。

聽奶奶說,這鍾老之前是個教書先生,後來因為文革的關係,一個人四處逃亡,後來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就一個人搬到了永和村,據說曾經有個女兒,已經嫁出去了,但是初七沒見過。

現在大家的生活也都在轉好,對於吃穿的要求也開始有了高品質的追求,初七記得這個時候正是服裝業的黃金時期,可是小村子裏的裁縫卻不吃香了,因為大家更趨向於直接買店裏的成品衣,快速好看又實惠,而小作坊也越來越少,像鍾老這樣的裁縫已經瀕臨絕跡,他現在做的也隻是幫一些垂老的老人做做壽衣,順便幫一些服裝廠裏幫忙縫些扣子零活。

初七去的時候,鍾老正一個人坐在石椅上喝茶,手裏還拿著一本書,初七一看,正是前段時間看到的《觀堂集林》,原來韶向陽沒說謊,這書真是鍾老的。

初七有些激動,或許是因為看到和前世有關的東西都會讓她激動一把,也或許是看出了這書的潛在價值,初七就忍不住要占為己有,她小跑過去,一臉天真的望著鍾老:“鍾爺爺,您看的是什麼啊!”

鍾老將視線從書上移開,看見初七整隻眼睛發亮的盯著書籍,想起了韶向陽過來還書的時候跟他說的事,問道:“初七不是看過嗎?”

初七正想點頭,突然想起了自己隻是個六歲大的小孩,立即搖頭,“我哪裏看過啊,就是看韶老師手裏拿著覺得漂亮,鍾爺爺是哪裏買的書,我下次也去買。”

看初七一臉“我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鍾老便越發的覺得初七有問題,這村裏傳的沸沸揚揚的關於季家的天才,他哪裏會不知道,又見初七不願意多說,他活了這麼多的歲數自然明白她有自己的苦衷,雖然詫異一個六歲大的孩子有這麼多的心思,鍾老也隻是隨口問道:“初七來找我是有什麼事嗎?”

鍾老這麼一提,初七立刻想起了正事,急忙把設計圖拿出來,“鍾爺爺啊,想請你幫忙做兩件衣服。”

這年頭還特地要訂做衣服的人已經不多了,鍾老小心的將書放好,問道:“做什麼衣服?”

初七指著圖紙說道:“就按著上麵的做好了,具體怎麼做我還不清楚,這就要靠鍾老幫忙了,我隻知道個樣子,材料由我出,加工費的話鍾老您就看該多少給多少吧。”

初七說得很自信,實際上底氣卻是不足的,她籠統也就10塊錢,她還不清楚這布料這個時候是多少錢來著呢,為了解決一開始資金不足,她甚至打算做童裝,因為童裝的布料畢竟比成人的少,但這也是非常冒險的,在農村,一般的家庭在平時是不會花錢給孩子買新衣服的,除了春節的時候必須換新裝,而有的甚至是幾年才買一次,因為小孩子長得快,基本上今年買的第二年就小了,不實用。

所以初七在賭,賭現在的生活好了,有人舍得花錢。

鍾老看了眼圖紙,見線條都有些扭曲,花了不少的時間辨認,雖然看得不是很清晰,卻也大概知道這兩套衣服應該算是別致,因為還是童裝,以為是給初七姐弟做的,想了下說道:“你媽有說要做多大的嗎?”一般給孩子做衣服都是要做大的,因為這樣來年還可以再穿。

初七沒有否認鍾老說的話,也沒承認這衣服是她媽要給他們做的,隻是模棱兩可的回答道:“就做八歲左右孩子能穿的大小,至於多大鍾老您是裁縫你看著做,比例大小什麼的我們也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