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補償銀(1 / 2)

這不是我的注意。”劉鑫隆已然軟了下來。

“還有你十幾年前將一個無名墳墓挖了做田地,有沒有這回事?”文怡掌握他一大摞材料,容不得他不服。

劉鑫隆輕聲地說道:“那是無主孤墳,從來沒人祭掃,我將它變成田地也是為農業做貢獻。”

文怡冷笑道:“大明律刑律:凡發掘墳塚見棺槨者、杖一百、流三千裏。已開棺槨見屍者、絞,那死者的棺槨、屍骨哪去了?”

劉鑫隆聽了以後臉色突然變白,跪在地上叩頭說道:“大人,小的知罪了,煙葉我來收購,我收購…”

劉鑫隆的鑫隆錢米莊果然掛起一張牌子上麵寫著收購煙葉,價錢是每畝地一兩二錢銀子,這對於那些持觀望態度的農戶也是一個不少的打擊,許多農戶盤算著改旗易幟考慮種植水稻或者別的作物。

文怡要劉鑫隆收購煙草不過是權宜之計,主要是通過劉鑫隆向農戶發出煙草降價地信號,既然種植煙草無利可圖大夥隻好接受縣政府的計劃。

馬上快到十月份了,文怡派人從家鄉收購一批芸薹種子,準備向農戶提供,種子錢是等到由於種子有限,每戶限購2畝地的種子,且與縣政府簽約,政府以每斤油芸薹籽50個銅錢回收,種子錢是等收割芸薹後付清。這對於廣大農戶來說是個好消息,他們無需花錢便拿到政府提供的種子,且不管這些種子靠不靠譜,,無非就是多費勞動力,吃苦耐勞,忍耐是我們的農民伯伯優點,於是大夥把常年幹旱的荒地翻了翻,這些種子全部灑在荒地,來年就是沒有收獲不過是浪費勞動力而已。文怡對此期待並不是很高,隻要能夠有一部分農戶種植接有些收獲就行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由於前期工作,稅收進行得還算順利,交不起的農戶,可以分期繳稅,但是文怡在這裏又做起文章來,分期繳稅的農戶務必種植水稻或者其他農作物。且發放補貼銀每畝三錢,想到這裏,文怡將周二拐找來,尋思對策,當天秀才龍向青說文怡此處有欠妥,那如何補貼農戶種植糧食呢,既要將補貼銀發放到農戶手中,同時又要具有誘惑力,且不能超過政府承受能力。

“我看每畝發他個二錢銀子就已經難以支付了了,五六十萬畝田,就要十萬兩銀子。”周二拐心疼錢,雖說稅收有了一筆大錢,可畢竟每年要繳稅,這些家產的聚集是多麼不容易,不能一下子被朱縣令花完了。

文怡聽了果然搖搖頭,說道:“我與劉鑫隆商量好了,每畝一兩二錢銀子收購煙葉,這可是往年的一半,農戶除了出地租,7錢銀子,剩下的隻有五錢,這五錢銀子還有種植錢、政府稅收,若我們給農戶補貼二錢銀子的話,沒有多少吸引力,農戶不會就範。”

周二拐等著兩隻大眼睛問道:“那你到底要給農戶補貼多少銀兩?4錢?五錢?你可知衙役每月要發薪水、每年的縣考,我們自己也要吃飯,上繳稅收,哪兒來的錢。”

文怡大笑道:“你就怕哦肚子,你放心,將來有你吃的,咱們還是按原計劃每畝地補償銀三兩,減稅百分之十五至二十,免稅目前還做不到。”

周二拐想了一會,說道:“減稅,你的稅賦怎麼完成?少了稅賦,從知府到布政使都不會放過了的,你不怕人家參你一本,你頭上的烏紗帽就丟了。”

文怡神秘地笑笑道:“這個不用擔心,丟不了的。要是丟掉了就回家種田去了。對了那位龍秀才你還記得嗎?他倒是知道很多。”

周二拐笑道:“就是你經常提起的那位窮秀才,你提他有用嗎?”

“對,他知道很多關於田租、稅賦呀,對農業也知道很多,我想請教他。”

周二拐笑道:“向他有什麼請教的,你是狀元郎,他隻不過是一個秀才。”周二拐顯得不屑一顧的樣子。

“沒錯,孔子雲不恥下問,那天他講了很多這方麵的事情,讓我大開眼界,我想把這個田租的規則改一改。”

周師爺哭喪著臉說道:“大人,你省點心吧,你現在還嫌不夠累嗎?”文怡想改變這個規則,無非就是想佃戶受惠多一些,他們是大明最基層的一群人,是弱勢群體,生活在溫飽線以下,許多人子女多了養不活就賣掉,小女孩五六歲就給你家做童養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