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鄉村先生(2 / 2)

選擇到一個村落當一個最普通的鄉村老師,是伊燁考慮了很久以後的選擇。

對於這個世界一無所知的她,在選擇自己將來的道路之前,勢必需要對這個世界做一定的了解。

尤其是,對底層民眾生活的了解。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來自現代的伊燁,比這個世界的任何人,都更加明白民眾的力量,知道民心的可怕。

上輩子的伊燁,從小雖沒有錦衣玉食,但也從不會挨餓,工作後,更是步步高升,沒有機會體會人間疾苦。這輩子在山穀中長大,嚴重脫離世俗。現在,伊燁便是要為自己補上這一課。

這個世界並不是伊燁熟知的那個曆史,曆史在秦朝發生了巨大的轉折。秦國沒有二世而亡,甚至秦二世都不是曆史上的那個胡亥,而是華陽公主嬴元曼,也就是嬴政的長女。而秦朝,也一直曼延了將近五百年,直至今日。

如今是始皇曆496年,這個龐大的帝國,終於腐朽,在用那破損的車輪緩慢前進,不知何時會分崩離析,又或者涅槃重生。

可以肯定的是,那位力挽狂瀾的第一女帝,同樣也是個穿越者。

因為她的原因,百家未滅,各自仍在發揮著它們的作用,互相爭鳴。許多的製度,許多的事物,都能讓伊燁看到現代的痕跡。可以肯定,如今的秦朝,雖然已經日暮西山,但是華夏民族,卻是比曆史上的同一時期要好上太多太多。

當然,嬴元曼依舊隻是個人,不是神,很多的改革,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根本無法展開,或是半途而廢,或是隻能看到些許的雛形,或是經過五百年的演變,變得不倫不類。

就比如,讀書,依舊隻是屬於少數人的專利。

當然比曆史上要好很多,百家爭鳴帶來的學術開放與學術競爭,使得更多的寒門子弟有機會讀書。紙張與印刷術的提前發明,也使得讀書的成本下降了許多。但是即便如此,讀書,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依舊隻是個奢望。

當肚子都無法填飽的時候,讀書習字,便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一個人,永遠隻有解決了自己的溫飽問題時,才會去希望追求更多。

很多東西,都已經淹沒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無法考證。嬴元曼也變成了女神的代名詞,與她的父皇嬴政一樣,令後人仰望。

當年還在鬼穀裏的時候,每每讀到當初的那段曆史,伊燁總是覺得自己的內心有種觸動。她一直在想,當年的穿越者前輩,是通過了怎樣的心裏鬥爭,才決定登上女皇的寶座。

同為現代的女性,伊燁比任何人都清楚,比起皇位,她更寧願自由。女性為帝所需要付出的代價,遠比男性要多得多。隻要想想那位死後隻留無字碑的武則天,幾乎付出了一個女性所能夠付出的所有才登上那個寶座,絕大多數的女子,都會不寒而栗。

縱然,在秦朝做女皇,會比唐朝要容易得多,因為沒有太多儒家禮教的束縛,也沒有明文規定不允許女子繼承皇位。那個時代的女子的確擁有繼承權,但也僅僅隻是擁有罷了,在伊燁所了解的曆史上,從來都沒有女性成功做到過。

現在大秦的皇帝已經是秦十六世了,這十六位帝王中,除了嬴元曼,便隻有一位女皇。這個世界依舊是男權的世界,女子,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依舊隻是附屬。

在絕大多數人從體力勞動解放到腦力勞動前,男女平等,一直都隻是個笑話。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先有付出。而封建時代的女性,絕大多數都沒有承擔起那些現在還屬於男子責任的勇氣,與能力。

但是絕大多數,永遠不會意味著所有,秦朝五百年的曆史上,出現過女丞相,出現過女將軍,每一個原本隻屬於男子的地方,都已經留下了女性的足跡。她們不會是穿越者,所以伊燁更加佩服她們的勇氣。

身為穿越者,伊燁覺得自己必須要做些什麼。這是她的責任,也是她的義務。否則,她無法解釋自己為什麼會來到這個時代。

哪怕這並不是她原本的世界,哪怕這個世界的未來不會再生出一個她。但是生為一名華夏子孫,伊燁知道,自己做不到置身事外,做不到無動於衷。

那麼,就從這個小小的村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