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和悠悠趕緊回去拿了點糕點並茶葉,再帶上地契上了裏正家。
“嬸子,在忙呢?”張氏看見裏正妻子正在掃院子,就問道。
“哎呀,是之禮媳婦呀,老頭子快出來,之禮媳婦來了。”蔣大碧對著屋子裏麵就喊,聲音洪亮可以和老太太媲美。
裏正很快就走了出來。
“是看地吧?我還以為你們要等到之禮回來了才過來呢。”裏正笑著說道,因為梁之禮家的打穀機的事情,裏正也得到了知縣大人的誇獎,小兒子還因為這個得以到衙門去領了個鋪頭的差事。
“本來是要等我爹回來的,隻是也不知道我爹啥時候回來,我和我娘就合計著先把這地給領過來,等我爹回來了再看看種些啥東西好。裏正爺爺,這是我和我娘給您帶的茶葉和點心。”悠悠說著從張氏手裏拿過東西遞給裏正。
旁邊的蔣大碧一看有東西趕緊伸手接住了,一邊還說:“來就來嘛,帶什麼東西。”接得太快,裏正臉上有點不自然。
“走吧,現在就去看,趁現在太陽還沒有出來涼爽。”裏正本來想留張氏和悠悠坐一會兒問問看悠悠去知縣大人家做客的事,被老婆子這樣一弄覺得有點丟人,還是趕緊出家門的好。
朝廷賞賜的地都是現在無主的地,所以這次朝廷給悠悠家的地都是山地,直接就是一座小山丘,這還正合了悠悠的意,以後弄了果樹苗也不用再買地了,再說了頻繁的買地也招人眼現。
“之禮媳婦呀,你看這朝廷給你們家的地都是山地,你們想過要拿來幹什麼不?”
“現在還沒來得及想呢,等之禮回來後再說。”張氏也想到了要拿來種果樹,隻是現在說出去還是太早了,萬一有變,以後裏正還不得以為她說謊呀。
“我看那你們要是要種估計也隻能種小麥,隻是這荒還得請人來開。”
“這個是肯定的。”
“那你們想好了請那些人了不?”
“這個事情還早,等之禮回來再說,左不過還是得先請村子裏麵的人。”
“那就好,那就好。”原來裏正是想著這梁之禮家的工錢給得高,而且這農忙也過了,好多壯勞動力都出去做活計,還不如幫著梁之禮家開荒,也能多掙幾個錢。
悠悠對於裏正這樣說也高看了他一眼,看不出來這裏正還能處處想著勞動人民。 裏正本來也是個好裏正,再說了一開春這裏正一職就要由上麵重新考核,上麵來人查訪的時候也多幾個人幫著他說話不是,這年頭芝麻大個官也不是哪麼好坐穩的,上麵和下麵的人都不能忽視。
裏正又帶著兩個人上到山丘上麵看了看,除了雜草多了些,悠悠真的對這個地很滿意,都有點迫不及待的想要種上果樹了。
看完地兩人就都安心了,不但安心還有點興奮。家裏又多出兩百畝地來,一開始大家本來就打算買地種果樹,現在不用到處去買,這個地還就在月亮村,還好管理。
“也不知道你爹什麼時候回來,等他回來我們就把這個地給整治上,也好安排他去買些樹苗回來趕緊種上。”
“就是呀,早知道這樣就不叫爹跟著去了,要是爹不跟著去的話樹苗都要到家了。”當時悠悠是出於要鍛煉梁之禮的心思才想的辦法把他弄出去,現在又想著樹苗兒的事,唉,這個世界上兩全的事還是不是哪麼多呀。
“沒事晚些種也是一樣的,反正現在咱們家也不缺銀子。”張氏安慰著悠悠,其實何嚐又不是安慰她自己呢。
走著走著兩個人就到家了,一看,家門口還有一個人,再一看,原來是李文君,難道她還沒有回去?
“文君那,你怎麼還沒有回去老宅那邊?就一直在這裏站著?”
“二舅娘,我剛才回去了,青青不怎麼說話,小姑又不在家,所以我又過來了。”李文君其實是緊記她娘的囑托,一定要死死的跟著悠悠,她算著張氏和悠悠看地也看不了多久,就回了趟老宅,待了一會兒就又跑了出來。
“這樣呀,那中午就在這邊吃飯吧?你出來的時候奶和爺知道不?”孩子都來了要是不留飯顯得小家子氣,留飯可以但是也要老宅那邊知道,不然老太太又要說些不好聽的來。
“嗯,走的時候我給奶打招呼了的。”
三個人正要進院子就看見村路上一輛馬車駛來,幾個人一看馬車來的方向是衝著他們家,就又站在門口等著,這個時候是誰回到家裏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