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評論他“雅性莊重,然淡於接物”。他任西川節度使時,曾經參加一個酒席,屬下的官吏——時任西川從事的楊嗣喝醉了,也令武元衡用大杯喝。武當然不喝,楊舉起杯子,將酒漿從武的身上緩緩淋透,稱要為他用酒洗澡。不要說武元衡當時是西川的一把手——節度使,便是一般人受到這樣的折辱,要麼勃然大怒,要麼拂袖而去。武元衡卻沒有,他隻淡淡一笑,去後堂換了件衣服,接著參加宴席。事後他當然也沒給楊嗣小鞋穿,這件事過去了,在武元衡的心裏,就真的是過去了。
他任西川節度使時,前任叫高崇文。西川,就是現在的巴蜀一帶,天府之國,自然富庶。高崇文走的時候,幾乎是滿載而歸,金帛伎樂古玩無數,史載“蜀地幾為之空”。武元衡到任後,選賢才,安黎民,撫慰當地的少數民族。當地受韋氏遺風影響,詩酒美人之盛,華靡迷亂之風,冠於當世。他並不是孤傲的人,有時也會受邀赴席,然而多是微笑看著,持身莊重,不涉於亂。他的生活,一貫清廉節儉,隻到做了宰相,仍是如此,在當時獲得了很高的讚譽。
我曾看到過一件珍貴文物,是武元衡使用過的一方蓋硯。名字也好聽,叫“纏枝花卉箕形蓋硯”。紅絲石所製,硯蓋上布滿纏枝花卉紋路,雖然都是些花葉的枝蔓,纏繞盤曲在一起,卻有著流雲清風似的神韻。
可想而知,它的主人武元衡,又該有著怎樣清逸的風度。何況武元衡相貌本來俊美,據說當時被認為是大唐第一美男子。詩經中說的“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或許正是他真實的寫照吧。
這樣一位翩翩君子,為何竟有那樣倔強剛烈的一麵呢?在對待節度使削藩的問題上,他寸步不讓,言辭堅定,無論怎樣都沒有辦法打動他。史書上說,因他不受賄賂,為人又清廉剛正,根本無從抵毀,各節度使簡直無計可施。短短幾句話,當時情勢嚴峻可見一斑。
此時宦官仍然勢大,節度使早買通了他們,這兩大勢力聯起手來,會有多大的威壓?滿朝大臣權貴,被美色、金帛、名利、甚至是威壓所打動而妥協的,恐怕不計其數。武元衡該為他寫過一首詩,卻總覺得尚不能表述我的感慨:“名花並立傲當朝,絕色唯有韓子高;劍銷香奩霜河冷,躍馬江山定鐵驍。連理樹生無雌雄,斷袖遺愛曾分桃;掩卷此情已千古,此心可鑒日月昭。”
聽說,陳文帝墓前,所立的守墓獸麒麟不是一雄一雌,而是兩隻雄的。謹以此文,獻給天下有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