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丁哥兒引兒—— 一報還一報

鬼冬哥兒仰起飛——抓天

鬼冬哥兒啄瞌睡——睜隻眼兒,閉隻眼兒

各人的米下各人的鍋——哪個怕哪個

鍋頭的茄子——蔫灸灸的

鍋頭的油渣兒——煉(練)出來的

鍋頭煮湯圓兒——搞泡(刨)了

滾水鍋裏煮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裹腳布抖伸晾——臭團轉

H

害瘟不吃藥——等死

鞋子頭長草——荒(慌)了腳

海椒命——越老越辣│越老越紅

巷巷兒頭竹竿——直來直去

巷巷兒頭抬滑竿兒——直來直去

好吃嘴兒聊天——講吃不講穿

耗子見到貓兒——嚇爪了│嚇孽了

耗子爬玻璃——沒得抓拿

耗子吃灰麵——白嘴兒

耗子啃瓷碗兒——口口是瓷(詞)

耗子啃老南瓜——排不起頭

耗子別左輪(手槍)——起了打貓兒心腸

耗子灑白灰——打瞎貓(摸)兒

耗子舔貓鼻子——找死

耗子偷米湯——漿漿(剛剛)糊嘴

耗子偷糨子——隻夠糊嘴

耗子鑽貓兒窩——找死

篙杆打水——此起彼落

黑了家開車沒燈——路難行

紅蘿卜雕的娃娃——飲食菩薩

紅娘挨打——成全好事

紅苕進灶烘——煨(萎)了

齁巴兒咳嗽——沒得痰(談)頭

猴子扳玉麥——扳一包丟一包

猴子蜂窩——倒挨錐

後頸窩——摸得到,看不到

花椒樹做案板——麻朒朒

花椒開水——麻人又燙人

花生的殼殼—— 一層管一層

懷懷兒頭揣冰棍兒—— 一下涼到了心裏

懷懷兒頭揣烤紅苕——燒心

黃瓜打大鑼——半節鬥不攏│去脫一截

黃泥巴捏的——天晴落雨都難得打整

黃鱔的耳朵——缺窩兒

黃鱔鑽篆子 ——有進無出

黃連樹上長草——苦苗苗

皇帝的腦殼——芋(禦)頭

火炮兒性子——搒倒就

火熛竹林盤—— 一派(片)光棍兒

火鉗子打人——燙到痛

火葬場開後門——專燒熟人

荷葉上的水珠珠兒——滾來滾去的

何家的女娃兒嫁到鄭家——鄭何氏(正合適)

河壩頭的土地——管得寬

河頭的鵝子石——光溜溜

河中間放碓窩——中江縣

和尚買篦子——梳(酥)肉

和尚敲木魚——哆哆哆(多多多)

和尚坐岩腔——沒寺(沒事)

J

雞腸子上刮油——有也不多

雞腳杆上剮油——窮慌了

雞腸腸兒放風登兒——看繃斷了

雞公穿草鞋——過拖

雞毛打鼓——掃皮(臊皮)

雞帶鴨兒——幫幹忙

急性子碰到囉唆客——你急他不急

夾肢窩兒長毛——老手

夾肢窩兒生瘡——陰毒

甲魚翻跟鬥兒——四腳朝天

肩膀上烘籠兒——(惱)火

剪刀洗鍋——殺鐵(煞貼)

江大爺給何老蔫兩個——將合式(江何氏)

將軍不下馬——各奔前程

嚼過的饃饃——沒味道

椒鹽板鴨——幹繃

叫花子穿袍子——可惜了材料

叫花子不爭(差,欠)討口子——兩抹

叫花子趕死人禮——錢少話多

叫花子燒紙錢子——錢少話多

叫花子撿銀子——沒得地塌放│沒得擱處

叫花子賣米——隻有這一升(聲)

叫花子想發財——做夢

叫花子歇岩洞——有個先來後到

教三兒上樹——多餘

剪腦殼的徒弟——從頭學起

斤肘肘兒挨刀——痛木了

斤肘肘兒的毛根兒——栽一撮

斤肘肘兒的翳子——隨在丟

斤肘肘兒過河——摸不到底

斤肘肘兒親嘴兒——過話不過事

斤肘肘兒澡——二衝二衝的

進了門喊孃孃——裝認識

緊倒天幹不下雨——多晴(情)

井頭的蜞螞兒—— 一輩子都起不到坎

井頭丟石頭——撲通(不懂)

踡起腰杆淋大雨——背濕

酒飯一起吞——漚醪糟兒

酒米坨坨滾芝麻——多而不少沾點

腳板兒心擦青油——開溜

腳板心抹清油——底下溜

K

開水裏撈洋堿——全憑手快

看三國流眼花兒——替古人擔憂

敲不響的木鼓——心太實

磕膝頭兒上釘馬掌——不巴蹄(題)

孔雀的尾巴——翹得太高

摳倒黃鱔掉了笆籠——因小失大

口袋頭裝釘子——個個都想出頭

口袋頭裝茄子——嘰嘰咕咕的

口袋裝錐錐——鋒芒畢露

褲兜裏拱蠍子——愛咋蜇咋蜇

褲腳上的虱子——綹到肇

快刀打豆腐——兩麵光生

快刀砍甘蔗—— 一刀兩段(斷)

快刀殺西瓜—— 一刀兩塊

筷子打架——搶吃

筷子落地——筷落(快樂)

L

臘肉上席——不必言(鹽)

臘月間的井水——熱乎乎的

癩疙寶打嗬咳——口氣大

癩疙寶上蒸籠——氣鼓氣脹

癩疙寶爬香爐——杵一鼻子灰

癩疙寶吃豇豆——玄吊吊的

癩疙寶滾潲缸——忍氣吞酸

癩疙寶坐圈椅——該麻娃娃玩格

癩殼兒頂糍粑——沾光又沾光

癩頭兒剃腦殼——走過場

癩子死媽——不搭白

爛汽車過朽杆兒橋——乘人之危

爛泥巴下窯——燒不成個東西

爛蒲扇打臉——不痛不癢

爛招牌菜刀——鋼火好

爛招牌的剪刀——硬肘

懶雞婆抱窩——守著攤兒過

懶人的鋪蓋——不理

懶人洗衣裳——水頭揰一下就起來

狼心兔子膽——欺軟怕硬

老虎頭上摳癢癢——不怕死

老孃兒打粉——不嫩(論)

老孃兒唱戲——過說

老孃兒吃臘肉——撕皮(扯皮)

老孃兒打嗬咳—— 一望無牙(涯)

老九的弟娃兒——老十(實)

老媽抱娃娃——人家的

老母豬攆兔兒——上氣不接下氣

老母豬打圈——光使嘴

老母豬邁門坎——經佑(照料)肚皮

老牛推磨——原地打轉轉兒

老人公舀米湯——大杠(繞)一轉

老梭纏葫蘆——冒充龍戲珠

老鴰落在豬身上——隻看到別人黑

老鴰身上插花翎——冒充孔雀

老鷹抓蓑衣——脫不到爪爪

狸貓跍在懸崖上——混充老虎

鯉魚吃水——走腮包子漏了

鰱巴過河——牽須(謙虛)

兩隻雞公打架——爭一顆米

兩個喇叭一起吹——響(想)到一堆了

兩個人舞龍——有頭有尾

兩口子打老庚兒——親上加親

兩爺子打捶——胡鬥(豆)

亮頭兒打傘——無發(法)無天

梁擔上吊烏龜——沒得抓拿

林盤頭放風登兒——絞起了

菱角對粽子——尖對尖

流水簿子做袍子——滿身都是賬

聾子拜客——不聞不問

樓板上鋪席子——高一篾片兒

劉備的兄弟——紅黑都是對的

劉前(全)進——瓜

六月天戴氈窩兒帽——不識時務

六月間吃冰粉兒——涼(良)心

六月間的偏雨——來得凶,去得快

六月間的包穀——黃的

六月間的雞蛋——醒的

六月間的玉麥——抹不脫

龍燈的腦殼——隨耍

龍門陣缺人——擺不起架

籠裏的鸚鵡——成天耍嘴

漏嘴巴吃飯——遍壩撒滿

鹵水點豆腐—— 一物降一物

騾馬市倒拐——隔羊市(陽世)不遠了

騾子性子——馱重不馱輕

鑼鍋巷的行灶——有糊(福)的

蘿卜纓纓兒——提倒要

螺螄轉拐——就來

落雨不戴帽子——經淋(精靈)

落雨天的芝麻——難開口

M

媽媽死兄弟——沒舅(救)

麻布匠生火巴眼——織(值)不得

麻布口袋裝鹽巴——包鹹(涵)

麻布上繡花——底子太孬

麻布洗臉——粗(初)香(相)會

麻袋子做龍袍——不是那塊料

麻稈兒做抵門杠——經不起推敲

麻柳樹板子——不是正經材料

麻雀子吃胡豆兒——不跟後事商量

麻雀子嫁女——唧唧喳喳

麻子打嗬咳——全體總動圓(員)

抹粉上吊——死要臉

抹桌帕做襪子——不是那塊料

馬尾拴豆腐——不起來

螞蝗纏倒鷺鷥足——要得脫來不得脫

買個砂罐打斷把把——莫提了

賣了肥豬買架子豬——來一槽的去一槽

賣了鞋子買帽子——顧腦殼不顧尾巴

賣燒臘的扯胡琴兒——油(遊)手好弦(閑)

貓兒的眼睛——睩起在

毛豆角開花——黑了心

茅廁坎上鋪——離屎(死)不遠

茅廁坎上撿瓦片兒——不好揩(開)口

沒睡打噗鼾——裝迷糊

門檻上砍蘿卜—— 一刀兩段(斷)

門檻上擱枷擔——枷(家)門兒

門縫裏瞅人——把人看扁了

眯起眼睛看太陽—— 一片白

篾條穿豆腐——提不得

篾條打人——軟收拾

米篩子篩胡豆—— 一個都漏不掉

米湯頭洗澡——糊起糊起的

沒病撿藥——自找苦吃

沒得眼眼兒的笛子——吹不

摸到石頭過河——穩當

磨子上睡覺——想轉了

磨子上睡瞌睡——夢得圓範

木匠的毛鐵—— 一麵光

木匠推刨子——直來直去

木匠丟鋸子——沒改()

木腦殼丟翳子——假過場

木腦殼唱戲——屁股說話

木馬山的地瓜兒——又白又嫩

木魚變梆梆——還是個挨打的東西

木匠彈墨線——睜隻眼兒,閉隻眼兒

木走走兒流眼淚——虛情假意

母豬的幺兒——巴兒

N

拿得進去,拿不出來——莫奈何

奶娃兒吃玉麥——抹不脫

腦殼上頂升子——方起

嫩水水竹子做扁挑——乘不起力

嫩竹子做扁挑——挑不起重擔

泥鰍兒給黃鱔交朋友——滑頭對滑頭

泥鰍兒鑽籇籇——進退兩難

泥水匠做活路——抹稀泥

尿桶板子——兩邊挨

捏鼻子捂嘴巴——不聞不問

牛鼻子上的虼蚤——自高自大

牛踩烏龜背——痛到心後頭

牛吃草帽子——肚皮頭有圈圈兒

牛吃豌豆子—— 一肚皮的圓子 (言子兒)

牛滾氹洗澡——越搞越渾(昏)

牛角上套繩子——彎拴

牛牛兒的房子——背倒身上

牛尾巴兒——兩邊甩

P

爬樹子摘月亮——空淘神

螃蟹的眼睛——活甩甩的

螃蟹夾豌豆兒——連滾帶爬

螃蟹上樹——巴不得

螃蟹的腳腳——彎彎多

螃蟹走路——橫起走

盤古王耍巴郎鼓兒——老天真

胖大海掉進黃連水——苦水裏泡大的

胖子操外紮——腰肚子翻

搒倒就蹶人——驢變的

泡菜壇子頭的秤砣—— 一鹽(言)難盡

泡泡糖粘住糯米飯——扯也扯不開

泡沙石打磨子——開不起齒

椅斷了背——沒依靠

砒霜拌海椒麵兒——又毒又辣

披蓑衣子打火——惹火燒身

皮球上打眼眼——泄氣

皮條子打人——軟收拾

瓢羹兒舀糞——不是個檔檔兒

品碗頭的調羹兒——小得多

鋪蓋頭的虼蚤——頂不起一床棉被

鋪蓋窩兒頭眨眼睛——自己嗬自己

Q

蜞螞兒翻坎坎——上躥下跳

騎倒驢子背磨盤——多此一舉

起火上房簷——勁使到頂

牽倒不走,打倒倒退——強牛

牽牛花搭棚棚——展勁往上爬

牆上的草草——隨風倒

牆上掛鍋魁——中看不中吃

強盜碰到賊——黑吃黑

翹扁擔做吹火筒—— 一翹(竅)不通

去柏合寺趕場——取草帽子

清蒸鴨子——渾身稀爛嘴殼子硬

秋蟬子落地——啞了

蛐蟮兒的娃娃——土生土長

蛐蟮兒比舞——彎彎曲曲

缺牙巴咬虱子——碰端了

缺牙巴打嗬咳—— 一望無牙(涯)

缺牙巴啃西瓜——道道多

缺牙巴啃豬蹄子——橫起扯

缺牙巴吹火——扯不攏嘴嘴

缺牙巴流鼻子——順路

R

染缸頭落白布——洗不清

熱天頭的死魚——滂腥臭

惹不起蠚麻惹秧子——按倒的捏

人造衛星上天——不翼而飛

S

三棒加兩棒——武棒棒(五棒棒)

三分錢拈個彩頭兒——隻有聽先生說的

三分錢開灰毛兒房——本錢不大,架子不小

三個菩薩兩炷香——沒得你的望頭

三根腳的板凳兒——不穩當

三根梅子樹砍了兩根——還有一根正梅(黴)

三合泥上起口兒——幹震

三夾板上雕花——刻薄

三斤半的雞公——叫圓了

三斤肉做成兩刀割——斤半(筋拌)又斤半

三九天穿單褲兒——抖起來了

三六九趕場——看人

三千年開花,五千年結果——老果果

三十天的菜板兒——不得空

三十天的磨子——不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