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作者周應英先生,生於一九三六年,湖南嶽陽人。
世居汨羅楚塘與屈子祠為鄰,幼年就讀於該祠湖南汨羅中學,後經湖南第一師範學校畢業後,又在屈子祠中學任教多年。一九八〇年始調嶽陽師範即今湖南民族職業學院任高級講師。因而他的為人、教學、詩詞無不受到愛國詩人屈原的影響。
《晚潮》是根據他的書房楹聯“潑墨雲山蒸日出,揮毫風月挽潮來”的意思而命名的。詩詞中《回鄉憶舊》寫道:“北倚群山麵汨江,楚塘如鏡映村莊。田邊細柳遺風遠,宅畔愛蓮雅韻長。蒲草芸芸漁父跡,崇祠察察屈原章。家山幾度滄桑變,誰複芙蓉萬裏芳?”多少看出他對屈原人格的向往。還有《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血肉橫飛慘絕聞,南京城下炮痕深,煙埋向日孤光死,鬼嘯昏天萬骨喑。疾首強梁吞積弱,痛心腐敗致沉淪。如何前覆昭昭在,猶有貪淫步後塵?”和《重九登廬山》“匡廬霞豔忽成煙,猶聽烏啼訴樹顛。萬裏霜楓燒赤地,三年饑海怨蒼天。將軍淚濺新衣破,聖主瞑呼百卉妍。暮霧彌峰回混沌,九垓何處辨真顏?”都反映了類似屈原《楚辭》對外侵喪國、內政痛心而無奈問天的影子。
然而周先生《屈子祠懷古》“屈廟依然草木春,滔滔汨水訴前因。一篇天問千秋淚,萬裏離騷百姓心。烏石至今猶濺血,金牌自古不懷仁,興亡未改臣民苦,還戀王朝覆轍魂?”
對屈原的“忠君”愚昧提出質疑。則是因為幾千年專製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今天世界進步,經濟、民主、科學勃發著無限生機。由是周先生用了大量篇幅以喚醒專製下的愚昧,振奮民主、科學精神:《觀壺口春潮》“奔濤萬裏嘯煙空。欲赴汪洋唱海風,河道徜非經獨峽,洪流原不滯關中。瀾歸澤國天門扼,夢劈塗山禹道通。誰解千秋澎湃意?多元相競運無窮。
“《訪植樹老農》”漫說家園失茂林,丘溪懨懨乏芳春。柯山策定歸天國,雲樹誰能不斧斤?八卦爐吞青嶺殆,一元社食赤峰頻。悠悠寸草殉沙葬,九曲黃河也斷魂。《讀梁漱溟事跡後》“欲拯黎民感力微,傾囊曾助濟時為。豈知得誌人非昔,即把良醫藥當災。已憤輕農難國富,更憂登頂造神危。先生持燭當風雨,如月穿雲破霧來”。通過自己、農民、名人對專製愚昧沉痛的感受以喚醒世人,尤其對回天巨擘開拓民主的先行者熱烈歡呼,更為振奮人心:
《念奴嬌·紀念鄧小平逝世三周年》“乾坤扭轉,喚春風,解盡冰霜淒厲。大野雲開,和旭啟,漸暖重重山碧。喑馬嘶空,沉鷹擊宇,雪化江河激。鶯飛草綠,勃騰多少生氣。
長憶鄧老當年,正風濤險黑,三番沉楫。恩怨輕扔,談笑間,起蔞回榮天地。放鶴青霄,開軒迎月蒞。宏觀雙製,繁花萬裏,至今圖畫尤麗”。
《賀新郎·紀念孫中山逝世74周年》“專製車輪輾,曆千年,蒼生泥壓,諍臣坑陷。愚昧終成王霸役,亙古人權誰念?西雨驟,寒侵醒眼。大夢先知孫氏健,舉明燈,照亮沉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