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深圳人的創業曆程(2)(1 / 3)

原先人們以為,深圳搞出口加工,隻要有外商來投資就行了。但深圳市委認為,特區不僅屬於深圳,更屬於全國,沒有內地的支援,特區是辦不成的,因此必須“立足深圳、依托內地、麵向海外、走向世界”。深圳應與內地搞橫向聯合,讓全國的大企業來深圳投資,把深圳作為內地與海外聯係的“窗口”。

中國電子工業部率先進入工業領域創辦深圳電子工業總公司,是為內地在特區興辦的第一家大公司,它不僅帶來技術,還帶來了人才和資金。

接著,機械工業部、航空工業部、中航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等也先後跟進。

帶頭參加深圳基礎建設的是六機部。他們派出設計院和勘測院支援深圳的城市規劃與設計地質普勘等工作,在其帶動下,內地有150多家施工企業和90多家設計單位共13萬人參與特區建設,承擔90%以上的基建施工任務。

廣州機電局、輕工局、商業局,供電局,廣東的惠陽地區亦先後抽調大批骨幹隊伍開赴深圳。廣州郊區動員6個公社1000多名菜農來深圳墾荒種菜。隨後,北京、上海、天津、湖南、四川、湖北、江蘇等省市的諸多知名企業均前來深圳興辦企業。聯合項目涉及工、農、商、飲食、紡織、交運、文教科技等領域。至1983年,深圳共辦起了2000餘家內聯企業,注冊資金接近40億元。

深圳,工程兵進入了,中央大企業來了,香港的老板也來了,這樣深圳經常出現的國內外媒體,將深圳的建設氛圍造了起來。當時深圳在內地算是有點小名氣,吸引了全國各地有誌之士來深圳吃螃蟹。這批人憑著自己的聰明實幹,大都闖出一條成功之路。由於當時開發初期,機會多,加之人員的一下子的湧入,造成供應緊張,給初闖深圳的人創造了很多商機,第一批創深圳的人都掏到了第一桶金。深圳熱鬧起來了,香港人和國外人才蠢蠢欲動,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成為香港第一個成功典範。

1979年初,在文錦渡出現了一個異常簡陋的來料加工廠——14個工人用陳舊的機械把香港一些服裝廠處理下來的邊角料,抽絲紮成一團團擦洗機器的紗團,然後由老板帶到香港去銷售。如此而已的小作坊,居然成為了第一。

深圳人卻把它總結抽象為一種“模式”——企業由我方辦,港商提供設備、資金、原料,日後從工繳費中予以扣除。該“模式”叫“來料加工、以進養出”。誰知,這種模式成為當時很有影響的積極發展引擎,帶動了深圳當時的經濟發展。

為了打開“引進”局麵,深圳很快製定了以下方針:“大力發展對外加工業,由港商提供設備、材料、接受境外來料加工、來樣加工,迅速擴大服裝、膠化、五金、餐具、電器、日用品、紡織品、水泥製品等加工裝配業務。”市委書記要求有關部門堅決清除“左”的影響,貫徹平等互利原則。不要怕人家賺錢。大力宣傳特區的優惠政策,解釋“你投資,我歡迎;你發財,我收稅”

的道理,打消外商的顧慮,在各行各業都要讓“第一隻螃蟹嚐到甜頭”。

當時深圳報紙上報道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是香港妙麗集團的劉天就,深圳的優惠政策,吸引了這位劉老板,他勇敢地跨過羅湖橋來深圳談生意,他搞的是大手筆:在東湖麗苑建高級住宅樓,與飲服公司合資辦竹園賓館,後來又在布吉辦皮鞋廠、製衣廠。當時他是在深圳勇幹投資的示範典型。

“走出去,請進來”促使局麵很快打開。市外經辦在深圳戲院前擺下攤子,撐起一把遮陽傘,跟外商簽下了一個個合同。示範效應加連鎖效應,一個個三資企業紛紛登場:友誼餐廳、中冠印染廠、百事可樂廠、康大正地公司、深大電話公司、夏巴汽車裝配廠、嘉年印刷廠、香蜜湖度假村、家樂家私廠、深圳毛紡廠、光明華僑電子廠、華強三洋電子廠、中華自行車廠、南洋商業銀行、東湖賓館等等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