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從三萬人的邊陲小鎮發展到人口超千萬的現代國際城市,僅僅用了30年的時間。在三十而立之際,深圳以嶄新的麵貌展現在世人麵前。
三十而立,深圳真的立起來了。三十年,經曆了幾多風雨,幾多哀愁,經曆了幾多起伏,但是,深圳總是戰勝困難,以無可爭辯的事實讓人信服,讓人仰慕。
三十年,深圳經曆三個不同的階段,代表了深圳由速度到效益,由政策優惠型經濟到法製化的曆史進程。
一是從“深圳速度”到“深圳效益”的轉化。
享譽當年的“深圳速度”成了中國人的驕傲,成為中國的一麵旗幟,創造了三天一層樓,年均28%的gdp增長的深圳速度,讓世界矚目。然而,這種高速發展,讓深圳更迫切地感受到了人口、土地、資源、環境的壓力,開始率先摸索新的發展道路。
“效益深圳”追求目標是“四個下降、三個提高”:
即單位產出占用土地顯著下降,資源消耗的增長顯著下降,初級勞務工在勞動人口中的比例下降,經濟增長對生態環境的汙染程度顯著下降;經濟增長中科技的貢獻率顯著提高,經濟增長中教育和人力資本貢獻率顯著提高,經濟增長中綠色gdp和循環經濟的貢獻率顯著提高。
深圳高科技產業在深圳整個經濟占據半壁江山,每平方公裏創造的gdp位居全國第一,這一切充分說明深圳已經由“速度經濟”向“效益經濟”轉變。
二是從“深圳製造”到“深圳創造”轉變。
深圳從當初以“三來一補”為主要方式的“深圳加工”,到20世紀90年的世界500強的落戶,出現了“深圳製造”,到21世紀初隨著的產業升級,深圳的企業發展一批自己研發的,具有自己知識產權的產品,亮相於國際市場,而且,贏得了國際市場的信任與認可,打響了“深圳創造”的品牌,享譽海外。
從“深圳製造”到“深圳創造”,雖然一字之差,卻標誌著深圳跨越了深圳人一個夢想時代——“深圳創造”的時代的到來。如今國際市場的“深圳創造”,讓外國人耳目一新,對中國刮目相看。深圳已經完成了工業經濟和產業發展重大轉型,完成了產業創新的三級跳。2008年初,德國漢諾威舉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會上,華為的3g無線終端展出,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震驚,訂貨商們裹足不前,觀看、洽談、訂貨,當地媒體也爭相報道這次影響無線通訊革命的“中國刮來3g風暴”!
三是從“改革的試驗田”到“自主創新的示範城”轉變。
30年來,深圳經濟特區一直是全國改革的試驗田,中國改革開放,深圳功不可沒。一個個禁區都是首先在深圳衝破,一個個堅冰都是在深圳打破。深圳在創造經濟奇跡的同時,建立了計劃經濟體製向市場經濟體製的轉型的模式,這是深圳為國家做出的最大的貢獻。
在新時期,深圳麵對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調整發展戰略,將自主創新作為興市之策,立市之舉,發展高科技產業,為真正建立創新型國家率先垂範,作出樣板。為此,深圳製定枟深圳經濟特區改革創新促進條例枠等一係政策法規,把改革置於法律基礎之上,改變過去“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的探索辦法,而是通過立法明確改革目標、程序規範,建立改革評價機製,為改革創造良好的法製環境,對整個國家繼續深化改革具有深遠的意義。
這三大轉型標誌著深圳跨越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新的曆史階段。回顧深圳這個曆史過程,是一個充滿活力、充滿激情、充滿創意、充滿創造力的自主創新的過程;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升華過程,也是傳統思想與現代思想交彙融合,新舊體製轉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湧現出了大量創新人才,結出了大量創新成果,製造了創新氛圍,孕育了創新文化。
創新文化,是深圳的一大優勢。無論深圳速度、深圳效益,還是深圳經驗、深圳模式,歸根結底都是深圳文化的結晶。而深圳創新製度的優勢、人才優勢、毗鄰港澳的優勢,是深圳創新文化的基礎與土壤。深圳發展的經驗有千條萬條,創新文化是根本的一條,有了創新文化,深圳將繼續光芒四射,創新連連,奇跡不斷。
按曆史規律,文化繁榮離不開曆史積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然而這些正是深圳的軟肋。深圳人發揮思維活躍、自主創新的優勢,拋棄了走“挖掘文史”的老路,突破原來的思維定勢,另辟蹊徑尋求文化創新。
實際上,既然有曆史文化,也就有現代文化,隨著科技的發展,也催生了現代的科技文化,科幻小說、影視、動漫、電子遊戲也就是現代文化,這種現代文化比傳統文化更有經濟意義,現在創意文化產業,產業鏈愈拉愈長,對gdp貢獻大得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