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彼時南下(1 / 3)

南滄江是邊境的第一大江,也是很有特點的一條河,東起幽門關,南抵水裏溪,部分的南蠻和大趙的疆域分界線就在江中,南滄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崩騰不止的,每年有兩次會水流變緩,這兩次就是南蠻入侵的最佳時機,不過變緩的持續時間有限,也就注定這些蠻族入境者不能掠奪太遠,不然根本回不去。

而水裏溪是個特別大的湖,南滄江的源點是南蠻境內的望天高,望天高是一座充滿著奇奇怪怪石像和詛咒的大山,山上常年籠罩一層灰蒙蒙的霧氣,但是卻有一條江從山上一直流下,據記載,整整持續了幾百年。

隆多的兩天奇景,就是百裏奚的湖底有多深,和望天高的山峰有多高。

不知道是不是異位麵入侵引起了南滄江的不滿,最近水位升高,水流加速,水勢洶湧似萬馬奔騰。而幽門關嚴格來說在南滄江的南麵,雖是大趙境內,但是卻是唯一一個常年麵對南蠻危機的邊境城,最重要的是扼守著南滄江唯一的一座名為止戈橋的大橋。

每到南蠻入侵之時,皆有死士前往止戈橋埋藏炸藥,一旦稱破便直接將橋炸毀以阻止敵人入侵,不過近年來大趙國力發展迅速,鮮有危機時刻,甚至大部分的時候連寶貴的火藥武器都不需要,隻是安排城樓的弩箭和散射就可以成片的收割入侵的蠻族。畢竟再強的普通肉體,也難以抵擋高速而來的箭矢。

而換做那些有點鬥氣基礎的蠻族武士,有大口徑的弩炮或者火藥武器招呼,充能的列陣武器實戰威力大,但是成本高,所以不到危機時刻一般不會動用,而一旦被逼近城門,幽門關也會選擇帶上近戰武器與所有的蠻族在城外白刃戰。

可是近期張雲鐸卻是瘋狂的采購武器彈藥,甚至給城防加固了一層裝甲,內嵌了防禦列陣,並且在城牆四角矗立了四門重裝的列陣炮,炮彈都是最新型號,充能了魔法的列陣炮彈。

這種炮彈,平均一發的價值等於幾個普通家庭的一年開銷,所以底下的不少軍士也充滿質疑,這錢拿來添置軍費或者讓將士們的個人生活再上個檔次也不是不可能,再不濟提升一下全軍裝備也可以提升一下生存率。

可是張雲鐸對提出享受的軍官直接以動搖軍心軍法處置,然後關於後麵的提議也直接否決,畢竟張雲鐸在幽門關苦心經營多年,除了這個家族“援軍”的大公子之外,還真的沒有人反駁或質疑過他。

城內的各家聯軍,其實很多都是境內家族和這邊有生意往來的部隊。也均被張雲鐸扣下充軍,說等仗打完了才可以走,所以城主的會議室內才會比日常會議多了一倍不止的人。

倒不是援軍數量眾多,而是援軍的來曆五花八門,每一家都覺得自己有頭有臉,一說開作戰會議,都蜂擁而至。

反之城防軍和邊境駐軍就比較統一,隻來了軍中任要職的參謀。

會議也就是一些武力分配和裝備分配,以及各部隊和眾援軍的布防位置,在鐵血手腕砍了幾個沒有眼力見的嚼舌人之後,後麵的會議連質疑都沒有。

張雲鐸此時根本不擔心這些援軍後台會怎麼樣找他麻煩,他從來不考慮後果,而且這次也無需考慮後果,就他的情報所知,蠻族基本上已經被踏平,並且也有很多蠻族選擇了投降敵人,現在他們將要麵對的可能是數十萬由蠻族和入侵者混合的大軍。但是大軍兵鋒所指不止幽門關,也有可能有什麼手段渡江直入境內,畢竟能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就將中心區的蠻族掃平收編的入侵者,怎麼都不像是一群綿羊,而張雲鐸也深知在蠻族聖地的那群蠻族才算是真正的蠻族勇士,平時來攻城的不過是送命的老弱病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