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時吃奶弊端多
有些媽媽為了讓孩子睡得快一點,特別喜歡給寶寶在臨睡時吃奶、寶寶邊吃奶邊睡覺吃著奶才能漸漸睡去。其實這是個錯誤的做法,而且對寶寶的影響很大。
容易造成乳牙齲齒
睡眠時唾液的分泌量對口腔清洗的功能原本就會減少,加上奶水長時間在口腔內發酵,會破壞乳齒的結構。要避免此後遺症可在吸完奶水後再塞一瓶溫開水給寶寶吸兩口,稍微清洗口腔內的餘奶。
容易吸嗆
寶寶意識不清時,口咽肌肉的協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護氣管口,易使奶水滲入造成吸嗆的危險。
降低食欲
因為肚子內的奶都是在昏昏沉沉的時候被灌進去的,寶寶清醒時腦海裏沒有饑餓的感覺,所以以後看到食物會降低欲望。
養成被動的心理行為
人類因有需求才會去謀取,因餓所以要吃,因冷所以要穿衣,因不了解所以要求知。心理行為模式就是這樣逐步發展而成的。寶寶如果從小一切都是被動地由大人準備妥當,連最基本的動物求食行為都未能健全具備,則更何況培養日後在眾人社會中的求知、求發展、競爭求勝利的主動進取心態呢?所以要養成寶寶有主動覓食的習慣,而非被動給予。
兒童便血不可輕視
小明今年一歲半,活潑可愛。一天突然出現大便出血,哭鬧不安,家長驚慌失措,立刻帶小明去醫院看病,醫生建議立刻住院並手術治療。診斷的結果是小腸套疊並有先天性小腸美克爾憩室。醫生說如果晚一點就會危及生命。經過治療,小明又恢複以往的活潑可愛。那麼,小兒便血是怎麼回事呢?又有哪些原因可以導致小兒便血呢?
據深圳市兒童醫院消化外科副主任醫師劉磊介紹,便血是小兒胃腸道出血常見的症狀之一,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一般情況下,便血量並不太多,不會引起家長的重視。大多表現為糞便帶血或全血便,色呈鮮紅色、暗紅色或柏油狀,量多少不等,混有黏液或膿液,如出血量少者,臨床上無症狀,僅發現排便異常,檢查糞便有潛血存在,如出血量大而且速度快,可導致出血休克和嚴重貧血。
劉磊醫生說,便血的原因較多。但主要是以下列因素最為多見,便血可以是直腸損傷或疾病所致,特別是下消化道疾病。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血液係統疾病,維生素缺乏,中毒性疾病,寄生蟲病等有時也出現消化道出血而便血。
消化道疾病出血量較大,常見如下疾病:
1、美克兒憩室出血:憩室多發在距回肓部10—100cm以內之回腸,可伴有異位胃粘膜和胰腺組織,因此可突發無痛性大量血便,可反複發作,血便呈暗紅或鮮紅色,2歲以下嬰兒多見,除出血外,有的患兒同時可伴有美克兒憩室穿孔,腸梗阻或憩室炎等並發症。
2、腸重複畸形:可發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以回腸多見,附著於腸管一側,具有與該段腸管相同的組織學特征,呈球形或管形結構,在重複畸形內可有迷生的胃粘膜,分泌胃酸致腸管潰瘍出血,症狀出現在任何年齡,1歲以內多見,可突然發生無痛性便血,伴發腸扭轉或腸套疊時,有腹痛,可觸及包塊。
3、腸套疊:急性腸套疊多發生於2歲以下嬰兒,其中以4—10個月肥胖嬰兒更多見,突然出現有規律的陣發性哭鬧,嘔吐,果醬樣血便和腹部包塊為其特點60%左右有便血。
4、出血性壞死性腸炎:病兒一般均有煩燥,高熱,腹痛,腹脹和淘米水樣的腹瀉,伴有腥臭味,同時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狀,甚至出現休克。
5、消化道血管瘤及其它腸道腫瘤:血管瘤可發生於小腸和結腸,常發生於小腸,以多發靜脈曲張,海綿狀、毛細血管瘤和廣泛性胃腸道血管瘤形式存在,出血特點是反複出血,可多可少,常常需要作腸係膜動脈造影或內窺鏡檢查協助診斷,其它腸道腫瘤約有10%—20%可發生急性出血,以惡性腫瘤多見。
6、腸息肉:直腸息肉80%為單發,多發生於兒童,4—7歲多見,男孩多於女孩,一般為少量或中等量反複多次無痛性便血,大便表麵帶血,個別病兒在便後有紅色腫物脫出肛門外,便後自行縮回肛門,此類病兒行纖維結腸鏡檢查可明確診斷及治療。
7、痔和肛裂:嬰兒痔較少見,年長兒可見有內外混合痔,有時有大量便血,肛裂在小兒多見,一般合並有大便幹燥,便後有幾滴鮮血,同時伴有肛門疼痛。
4個月寶寶就妒忌
英國心理學家一直認為嬰兒要2歲才會有妒忌這種複雜情緒。但最新研究發現,4個月大的嬰兒可能已懂得吃醋了。
研究人員首先安排一群母親互相交談,然後讓她們抱起別人的嬰兒撫摸。結果發現,當母親互相交談時,24名嬰兒中,有3名嬰兒大哭起來;而當母親抱起其他嬰兒愛撫時,有13名嬰兒哭個不停。
照顧好寶寶的小小牙齒
1、在寶寶出牙前就開始清潔他們的口腔。寶寶吃過飯後,幫他們“刷牙”應該成為你的一項日常工作。可以用幹淨柔軟的紗布,纏在你的手指上,或使用專門用來給小寶寶刷牙用的指刷,套在你的食指上,每天輕輕地刷幾次寶寶的牙齦,既可以清掉殘留食物,也可以按摩牙齦,有助於口腔健康。
2、注意觀察牙齒上是否有空洞。父母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牙齒狀況,如果發現牙上有色斑或很小的洞,要及時檢查和治療。平時不要讓孩子長時間地抱著奶瓶喝奶(尤其是果汁),當你發現小家夥並沒在喝而是一邊吸吮一邊玩的時候,請把他的奶瓶拿開。
3、飯後喝點水。讓寶寶在飯後喝一點水,是一種簡單的清潔口腔的方法。等他長大一點,為他挑選一支軟軟的兒童牙刷,並盡可能早地教他用牙刷刷牙的方法。
4、用兒童牙膏刷牙。兩歲的孩子可以開始嚐試用兒童牙膏刷牙,到了他肯定不會把牙膏咽下去的年齡,才能用含氟牙膏。
5、定期進行牙齒檢查。除了在平時要注意照顧好小寶貝的牙以外,最遲到3歲,也要帶著孩子去牙醫處檢查牙齒,以便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別讓孩子多吃巧克力
營養有限,食之不當還影響健康
我國著名兒童營養專家王玉瑋教授日前向公眾指出:對於孩子來說,巧克力絕對不是理想的食品。因此,千萬不要多給孩子巧克力吃。
王玉瑋是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也是我國著名的兒童營養專家。王玉瑋教授說,巧克力味道香甜,很受孩子喜愛。有的家長以為巧克力營養豐富,就讓孩子多吃,甚至當孩子不願吃飯的時候把巧克力作為膳食的代替品。針對這種情況,王玉瑋指出,孩子並不宜多吃巧克力,尤其是食之不當,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因為巧克力含有大量脂肪,熱量很高,但它含的蛋白質、脂肪和糖的比例與孩子的正常需要相差甚遠,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含量均較低。在人體內,糖和脂肪不能轉變為蛋白質,因此它不能滿足孩子正常生長時對蛋白質的需要;其次,醇厚的口味對味覺是一種強烈的剌激,使味覺敏感度下降,如果再吃一般的菜肴就會覺得“索然無味”了;吃巧克力後容易產生飽腹感,如果孩子飯前吃了巧克力,即使再好的飯菜也吃不下,必然影響小兒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