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孩子不到二歲時已能清晰流利地與成人交流了。
幼兒在學說話或詞彙量還不豐富時,由於說話過急過快,語言與思維發生脫節或有恐懼心理、精神緊張時講話,會出現生理性口吃。每當孩子口吃時,父母要鼓勵他不要著急、想好了再說。
孩子二三歲時就能聽懂很多故事了,縱然這個故事你已經為他念過三四遍了,他們仍舊會纏著你再講,你的脫身之計就是:為他買幾盤故事磁帶。另外,幼兒園裏有趣的語言遊戲和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交往,也都是學習語言的好方法。
隻要有機會,就多和孩子說說話,如果說話成為一種樂趣,並且在父母陪伴指導下輕鬆愉快地進行,對孩子的語言發展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怎樣培養寶寶的想像力
幼兒期是寶寶想像力最豐富的時期,孩子總認為月亮公公每天晚上在看護自己睡覺、小白兔會說話、太陽有脾氣等等。父母講的故事特別能激發寶寶想像力的發展,而豐富的想像力往往來自於聯想,許多寶寶可以在你講到一個事物時聯想到多個與此有關的事物,這就是想像力的開端。因此,要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培養孩子的想像力。那麼,怎樣培養寶寶的想像力呢?
1.家長在與寶寶溝通時,要注意少用限製式提問,多用開放式提問,不要提出隻有一種答案的問題,要提出有多個答案的問題讓寶寶去思考。
2.要鼓勵不要恥笑。爸爸媽媽在寶寶學習的過程中,要真誠地鼓勵他,當他出現小錯誤時不要恥笑,以免打擊寶寶的積極性,影響他的自信心。
3.父母要多和寶寶一起做想像遊戲,如有關魚的話題,魚會遊泳、魚有各種顏色、魚的種類等等;可以模仿家庭生活,讓寶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過家家”;還可以模仿社會活動的“看醫生”、“當警察”、“扮老師”、“打電話”等;還可以與寶寶一起畫簡單易懂的“想像畫”;或者自己編小故事;有時還可以拿著圖畫書與寶寶一起看圖說話。
4.讓寶寶自己設計遊戲。在設計的過程中寶寶可接觸到許多未知領域,對他的知識是個補充。讓寶寶在想像遊戲中設計社會身份,模仿預習未來社會角色,鍛煉寶寶的溝通、表達、組織能力,使他從中獲得快樂,在遊戲中建立起自信心。
如何對待膽小、任性的孩子
孩子在幼兒園或其它場合不願與同齡孩子一起玩,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交往方麵的障礙,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麵:一、個性原因,如膽小、內向;二、缺乏鍛煉,以往的交往經驗少,交往能力較差;三、在交往中受過挫折,如受到別的小朋友的欺負、在與別的孩子的競賽中失敗等。
為改變這種情況,可以采取耐心引導、循序漸進的方法,如先讓孩子與最熟悉的同齡人(如親戚或鄰居家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和興趣,也可培養孩子對集體活動或遊戲(如捉迷藏)的興趣,孩子在參加這類活動中,不知不覺就能與其他孩子共同活動了。另外,要注意多帶孩子外出,讓孩子多認識外界事物,這在表麵上好像與交往的關係不大,而實際上,多外出的孩子性格開朗,好奇心強,喜歡探索,自然也就容易加入到別的小朋友的活動中。最後,有的孩子之所以不與別的孩子交往,是因為自信不足,害怕在遊戲中失敗。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多鼓勵,多給孩子成功體驗是必要的。
隻要給孩子一個溫暖、有愛心的環境,再加上對孩子有意識地進行教育,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的社交障礙會消失的。
讓兒子在興趣中快樂成長
近日,本報組織的“哈佛與我麵對麵”活動中,來自深圳“本土”的哈佛學子閭邱傑成為市民關注的熱點,從園嶺小學到行知職業技術學校到深圳大學,再到一個被美國哈佛大學錄取的高級研究生,他的求學之路充滿著戲劇性。在對閭邱傑進行了幾天的跟蹤采訪後,記者昨天又走近了她的媽媽曾祥華———
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坐在記者麵前的曾祥華,是深圳市婦兒醫院的主管藥師,她拿出幾本閭邱傑從小到大的照片,話題就從一張小傑一歲時拍的聊起,照片是在幼兒園拍的,照片中的其他幾個孩子都在哭鬧,惟有小傑一個人專注地盯著擺在地上的玩具,不哭也不鬧。曾祥華說,她和小傑的爸爸一直都在有意或無意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所以從小到大,小傑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無論做什麼事都特別認真專注。
閭邱傑6歲的時候,當時他一家人還在武漢,為了鍛煉小傑的身體,也為了他以後能經受得住大風大浪,他的父母專門把他送到海軍工程學院學遊泳。由於小傑年齡小,體力不夠,又有點怕下水,所以教練把他分配到女子組。當時閭邱傑特別不服氣,天天拚命練習,他的父母也鼓勵他不要氣餒,一定要迎頭趕上。果然,很快小傑就趕上了其他男生。
閭邱傑的父母都是工薪階層,家中並不富裕。讀小學的時候,閭邱傑就利用假期騎著單車挨家挨戶送報紙、雜誌,自己攢零花錢。曾祥華說:“從園嶺送一份報紙到蓮花二村隻有1角錢工錢,但小傑很開心,因為他靠自己的勞動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從沒“逼”過孩子讀書
“我們從沒逼過小傑讀書,他一直是跟著自己的興趣走的。”曾祥華這樣告訴記者。小傑上小學時,曾經意外摔傷,摔到肩胛骨骨折,頭上出現血腫,一個學期都沒怎麼上課,當時全家人認為他不傻就已經萬幸了,於是沒怎麼約束他,就讓他按照興趣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