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一家人在這時候喜事變喪事,全家人進入無限的悲痛當中,第二天便舉辦了喪事······
最值得安慰的是這家人算是兒孫滿堂了,家裏有兩位老人,老人膝下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兒子現在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其中這兒子便是楊軒,老人的大兒子楊柯橋現在是23歲的大小夥,學了電工,現在在電力局上班,也算可維持生活,楊軒的大姑是個裁縫,以為別人定做衣服為生,在村子裏開了家裁縫鋪,能勉強維持生計,楊軒的小叔沒學什麼本事,跟著哥哥一起在電力局打雜工,楊軒的小姑現在還是一個大學生,楊軒的到來對於這一大家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喜事,他們對他寵愛有加,從沒有因為楊軒母親的去世而怪罪於楊軒,不管外麵的人怎麼說都不會影響他們對楊軒的喜愛,楊軒的姐姐叫楊茜,現在才3歲,對於弟弟更是喜愛,每天吵著鬧著要抱抱他,親親他,弄得楊軒滿臉都是口水,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大家慢慢從楊軒母親的去世中慢慢走了出來。
這年夏天,楊軒的大姑楊文萍一如既往的在裁縫鋪做衣服,外麵下著大雨,還打著雷,聽著有些可怕,外麵也沒幾個人,楊文萍看了一眼窗外,忽然聽見窗外不斷傳來嬰兒的啼哭,心裏嘀咕:”誰家的孩子哭成這樣也沒人管嗎?“,好奇心讓她開門走了出去,隻見離自己鋪店不遠的一個台階上放著一個籃子,有小手從籃子裏揮來揮去,也不見大人,她見這大雨下的厲害,外麵這小嬰兒著實可憐,就趕緊把她抱進屋裏,抱進屋後越想越不對勁,就拿了把傘抱著孩子往家裏趕,回到家,楊軒睡著了,楊軒的奶奶正在熱著奶,見楊文萍抱著個孩子匆匆忙忙進來,迎過去問道:”萍兒,這是?”,楊文萍叫來家裏的其他人,把自己的經曆給大家說了一通後,安頓好孩子,隨即加入到大家的討論當中,楊柯橋說:“媽,爸,你們看這怎麼辦,這很明顯是別人重男輕女,把這孩子丟在外麵的,這孩子也太可憐了啊,要不就在我家養好了”,老人說道:“不行隻能這樣,但我不知道這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疾病而被拋棄的還是你說的重男輕女,萬一有什麼不治之症,我們可治不了她,我們自己都困難啊”,老婦人說:“這簡單,明天去醫院看一下,如果沒什麼毛病,沒人來認領,我們就養著吧,反正和咱們軒兒還有個伴兒”楊文萍說:“可是媽,這麼多孩子一起養很累的啊,再說茜茜才3歲,也要時刻注意”,這時楊茜跑過來裝大人一樣的說:“姑姑,姑姑,我長大了,不怕不怕,嘻嘻”,大家看了笑了。
第二天把那嬰兒抱去醫院檢查過後,沒發現什麼疾病和缺陷,在家人的再三討論下,最終決定把孩子留下,並取名叫楊霞,雖然這孩子是撿來的,可是這家人對孩子沒有任何偏見,最多對楊軒好一點,但也沒有過於偏見,基本上都是一視同仁,就這樣幸幸福福的一家人過著平凡的生活過來三年。
第三年的這一天,楊軒已經學會了說話,學會了走路,老人給大兒子楊柯橋介紹了一個對象,現在馬上要結婚了,也就是楊軒的後媽李青青,聽見有個媽媽了,楊軒高興地蹦蹦跳跳,熟不知是好是壞啊,李青青還帶回來個女兒叫陳迪,現在比楊軒大一歲,由於自己的女兒隨自己來到了這個家,怕自己的女兒受到欺辱,李青青對自己的女兒特別好,對楊軒和楊軒的姐姐則是一如既往的敵意,有一次,楊軒和陳迪在搶同一件小玩具被李青青看到,李青青便隨手抓了一把土,過來就是揚了楊軒一臉,奇怪的是,楊軒並沒有哭,輕輕拍掉臉上的土後,看著李青青,眼睛睜的很大,這時的李青青愣住了,她看到楊軒的眼睛裏好像有另外什麼東西在,但不知道是什麼,不敢再呆了,趕緊領著陳迪離開了楊軒,楊軒還是眼睛不眨一下的站在那裏,過了許久才像什麼事沒發生一樣的玩起了玩具。
到現在為止,楊軒有三個姐姐,一天在女孩子堆裏長大,造就了他好強的性格,因為跟女孩子比,自己總是能勝一籌,有誰稍微比他強,他就要挑戰,就在這種環境下楊軒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