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 1.我爸喊我大哥(1 / 2)

講台上,一位陽光帥氣的少年,正流暢的講解著他的畢業論文,ppt生動形象,論文論點描述得當,時不時說出幾句幽默但不失穩重的話,引的台下的老師都不得不佩服。

台下的同學們都羨慕的看著他,少年是今天講的最好的一位,學術性與趣味性還完美兼容。

少年的名字叫楊贇(yun)。贇,美好的意思,文武雙全還有錢,說的就是他了。

“最後,懇請各位老師、同學進行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楊贇同學,你的論點和論據都很清晰,說實話,作為老師,我都很難從雞蛋裏挑出骨頭,就請你自己分析在研究本課題的過程中,有哪些地方論述得不夠透徹,有哪些地方還沒有搞清楚。”一位戴著高度近視眼鏡的答辯老師,提出一個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問題。

同學們和坐在第一排的答辯老師,紛紛點頭,不虧是最有經驗的教授,對付這數一數二的學霸,學術上的討論已經沒有意義。

所有人都等待著楊贇完美收場,教室裏有些安靜的過分。然而時間過去兩分鍾,對於任何問題都可以不假思索,對答如流的楊贇,這時竟然發起了呆。

教授有點尷尬的看了看左右的同事,又盯住楊贇的眼睛,同時給了鼓勵的笑容,微笑的眼神。我的問題很難嗎?隨便回答一下,不跑題就行呀。

楊贇突然喃喃低語道:“這是哪裏?我是誰?”

此時的楊贇,已經不再是原來的自己。在這短短的幾分鍾,無數記憶的碎片在腦海中不斷湧現,然後拚接融合。忽而自己在指揮千軍萬馬,忽而自己在天橋下行乞,忽而又成為正在課堂進行畢業答辯的學生。

楊贇的聲音雖然很小,但所有人都安靜地盯著他,這七字回答,把大家雷的個外酥裏嫩,同學們心裏在想是不是幽默過頭翻船了。

“楊贇同學,我的問題是問寫這篇論文中,你覺得還有哪些地方沒搞懂,至於‘我是誰,我在哪兒’這樣的回答,屬於哲學範圍了。”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性格是由記憶決定的。

整個記憶融合過程隻持續了幾分鍾,楊贇頭腦裏的主要記憶還是這二十多年的事,而那些記憶碎片中,隻有部份大件事融入進了自己腦海,融合過程愉快而美好,並不痛苦。

楊贇深吸了一口氣,就像看了無數部電影,不同於普通電影的是,這些電影裏的主角都是他。

於是乎原本不苟言笑的楊贇臉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仔細一看,會覺得這個笑容多了一份邪性和灑脫。

“老師們,不好意思,想起點往事,接著說我的這篇論文,裏麵的論據沒有一個是對的。”

接下來的二十分鍾,楊贇將自己的論文論點反駁的一幹二淨,一無是處,時不時還來點聽不懂的詞彙,但是感覺都很有道理,把答辯的老師教授們聽的目瞪口呆。

剛才提問的教授,緩緩的看向旁邊臉色發黑的一位中年男子,說道:“額……校長,我覺得之前的論文以及講解還是不錯的,可以給個優秀。”

“我身為一校之長,當以身作則,這種論文,我建議留級!”說罷,中年男子起身離去。

“老爹,慢走不送。”楊贇看著這位熟悉而又陌生的父親,深深的給他鞠了一躬,畢竟自己的生命這個男人給的。

“哼!”

校長走後,楊贇的論文答辯也就結束了,雖然最後幾分鍾顛覆了自己二十多年的人設,但人設不就是一個枷鎖嗎。離開教室,楊贇沒有理會其他同學,下樓騎了個共享單車,快速回到家中。父親是校長,每天都忙到很晚,甚至不回來,母親是全職太太,每天很閑,但是也很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