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結果出來的第二天,關於這個年輕人的報道鋪天蓋地的傳開,幾乎占據著各大報刊的頭版頭條,甚至有好事著竟將其與艾利絲跳舞的照片也一並附在上,更有人說他是艾利絲心目中的白馬王子,輿論瞬間朝向蕭一與帝國王室神秘關係的種種猜測。
當時的輿論主要分為兩種觀點,一種認為蕭一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賴,本身沒有才幹竟然憑著與王室的神秘關係獲得群眾的支持,這種欺騙群眾的行為很可恥;然而另一種觀點卻恰恰相反,認為蕭一是一個翩翩君子,假如在大選之前他將與帝國王室的艾利絲的照片公布於眾,一方麵能夠為自己虛張聲勢,另一方麵也能獲得許多不明真相群眾的支持,但是他沒有這麼做,足可見蕭一是憑借個人魅力獲得高支持率的,不過據不完全統計下來的數字顯示支持蕭一的人遠多餘反對他的人。
接下來的幾天,各大報紙上都充斥著這兩種輿論,看起來就像兩幫人在舞台上唱對角戲,那麼的針鋒相對。蕭一這才明白這場輿論的背後一定有文章,搞不好是兩種勢力在不停的搏弈,而幫助自己的人蕭一大概也猜到了,不過威廉王子為什麼肯一而再的幫助自己呢,蕭一想不明白。看來這一次使徒會成員的當選並不會很順利,蕭一靜下心來思考著:是誰這麼反對自己當選使徒會成員呢?這裏麵是不是隱藏著什麼陰謀呢?蕭一漸漸起了戒備之心,他相信輿論的力量肯定會站在自己這邊的,但是在沒有弄清楚對方想要什麼之前,自己必須格外小心,隨時防備敵人的突襲。
站在王宮書桌的窗戶前,威廉王子雙手擰在背後,看著窗外風雲變幻的輕雲,內心仿佛波濤洶湧的大海一樣。看到今天的報紙,威廉很氣憤敵人的不齒行徑,不過這些正是他們慣用的伎倆,為的隻是混淆群眾的輿論,最終的目的就是逼迫蕭一自動放棄已經當選使徒會成員的資格。眼下是最關鍵的時刻,如果蕭一不能承受輿論的壓力自動放棄的話,自己努力這麼多也就白費力氣了,自己此刻除了能在輿論上幫幫他,其他的也是無能為力。此刻最重要的是希望蕭一有一顆強大的內心,縱使遭千萬人唾棄也不可以自我放棄,這才是成就大事的勇者和智者,古人雲: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古人又雲:世間無難事,隻怕有心人。綜觀古今成大事者,無一不是胸襟開闊兼具擔當之人,如若僅僅因為一些小挫折便一撅不振,哪裏還有心思思考大成就呢?這種人一生也是很可悲的,整日為瑣事煩惱,根本無暇思考將來,也就沒有將來。但願自己沒有看錯蕭一,希望他能夠看透敵人的陰謀,同時也能夠勇敢站起來,這樣所有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如果現在放棄也就意味著自己默認敵人的謠言,或許今生再無機會為自己辯白。
此時,查爾斯親王正在自己的官邸裏,戴著一幅老式的老花鏡端坐在書桌邊,一手拿著帝國各大報刊的報紙,一手拿著放大鏡。以至耄耋之年的查爾斯親王正是當今國王陛下的親哥哥,按照輩分威廉王子還應該叫他一聲大伯,但是這一切卻因為一件事情而改變。
話說當年老國王膝下一共兩個兒子,大兒子名叫查爾斯,二兒子正是喬治六世,當年如果遵照古老的帝國王位繼承人的禮法,查爾斯親王毫無疑問是下一任國王的繼承人,但是老國王喬治五世是一位很開明的君主,當年的帝國還是海上霸主,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當時的國際環境迫使老國王選一位能夠給帝國帶來更強大的明天繼承人,顯然查爾斯親王不是,他是一個典型的投機者。當年查爾斯親王還是王子的時候,華夏國與帝國由於鴉片貿易發生矛盾,製造了當時震驚世界的毒品硝煙,此時正值帝國多事之秋,老國王聽到華夏國的硝煙事件後認為這嚴重影響到帝國的國際聲譽,於是召集所有大臣商議討伐華夏國的戰事。討論會上,眾公爵大臣們暢所欲言,大家各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摸不著頭腦的查爾斯王子天真地冒出一句:“不就是攻打一個華夏國嘛,隨便派幾隻軍艦不就完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