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阿姨同事朋友都在陝西老家,她雖隻剩下一個人,但手頭有女兒留下的幾套房子幾百萬保險金,她老家的親戚自然都是笑臉相迎,盛情邀她回家過年——後來有人給她介紹老伴;也有人給她介紹一個蔣家族中的遠方侄兒,可以過繼給她養老送終;總之富在深山有遠親,以後的生活絕對不會寂寞。
蔣阿姨退休前在機關工作,也頗有見識,知道這是因為自己手頭有錢,所以才人人趨奉;自己那能幹的女兒遇上事就給文華打電話,文華不光幫她辦下來幾百萬保險金,還幫她請律師打官司,若非她老公有見識,自己那二百萬投進股市隻怕也就連一半都剩不下了——如今女兒不在了,也就把文華這幹女兒當成倚靠,有了事寧肯跟她商量。
文華覺得錢能換來幸福比握在手裏重要,老太太辛苦二十年一個人帶大女兒,現在總算不愁吃穿了,退了休孤身一人,倒真不如找個知冷知熱的老伴,後半生也過得快活一點兒——她才五十多歲,在機關工作一輩子人也斯文——隻要好好挑個投脾氣的,貧富倒不必在乎。
至於他娘家的後輩子侄,要是看著成才也可以幫一點兒,實在不成才的話也可以到孤兒院收養或捐助一些失學兒童——老太太年紀大了,文華不建議她手頭拿太多的錢,免得別人拿些項目哄她投資之類也不辯真假,把房貸都還了也不必急著賣,自己替她把房子租出去,每月幾千塊錢租金養老,細水長流持續不斷,也省得有人惦記。
蔣阿姨深覺文華說得在理,文華她們定期去孤兒院做義工,老太太跟著車去了一次——看那位校長夫婦倆兢兢業業撫養幾十個流浪兒,老太太大是感動,從此找到了精神寄托,拿出幾萬元幫著買煤買糧,修建校舍,自己也成了長期義工。
時間長了老太太漸漸也就想開了,後來官司雖有文華找律師盡量爭取,判下來還是判了一套房子給前夫——她也不再上訴了,解凍資產還貸過戶,讓文華幫著打理租房子的事,西安的房子也交給中介公司租出去,餘下幾十萬就交給文華老公打理——老太太自己索性就住在了孤兒院幫孩子們做做飯,反而老懷大暢,身體也越來越好。
那都是後話不提,老太太回老家過年之前還參加了文華和顧儼的婚禮——婚禮由老陳張羅,他原本朋友就多,這次顧儼在股市大跌前成功逃頂,更讓金城在京城私募中聲名鵲起——金城的不少客戶都受邀來參加婚禮,所以文華和顧儼雖然都不是北京人,這場婚禮卻擺了好幾十桌,賓客盈門,好不熱鬧。
文華在石家莊的父母顧儼早就拜望過了,顧儼在福州老家的父母文華也買好飛機票給接了過來;蔣阿姨是文華的幹媽,文華把林莉的事跟自己母親和婆婆都說過,文母和顧媽媽對老年喪女的蔣阿姨也很同情,拉著她也跟自己老姐妹一般。
顧儼父母都是小學老師,所以會說普通話,別人知道老兩口是南方人,也會放慢速度跟他們說話,彼此交流並無問題——老一輩的都是經過苦日子的,文華作客戶經理的又會做人,幾方麵都照顧周到,自然也相處甚歡——顧儼不善言辭,眾人敬他的本事,對幾位老人自然也禮敬有加,幾位老人看著兒女白手起家創下的這份家業,結交的這些朋友,也是老懷大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