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儼是在研究了精誠的報表之後,發現他們上市幾年來並購手筆極大,比如精誠礦業旗下幾大礦場和加工企業都是近幾年購入的——上市募資較之企業銷售回款是更高效的融資手段,但是並購進來融合不好風險也是極大——顧儼素來謹慎,在大規模投入之前要仔細考察一番,他本來隻想過來微服私訪一下,因為我正好要考察藥材市場,他就以我們碧野青川的董事身份一起過來。
酒店早在網上訂好了,辦了入住手續把行李放下,精誠藥業的客戶經理沈誌忠已經過來接我們了。
顧儼惜字如金,我也算很會活躍氣氛了,但一路上除了關於精誠集團的人事,我一點兒也沒套出他感情方麵的波動來——到了杭州當然先辦正事,我們跟著沈誌忠在杭州的幾家大藥房轉了轉,晚上劉董帶著精誠藥業的采購總監路明給我們接風。
精誠集團資產規模百億以上,我們這億把級別的小公司當然不值得公司董事親自接待,這次來拜訪劉董純粹是以校友的名義做私人拜訪——劉董說很欣賞我的思路和闖勁,也願意提攜我這個小師妹,所以把路明總監介紹給我——他是中醫藥大學的畢業生,我要想知道藥品原材料供需情況可以跟他深入了解。
做采購是個肥缺,路明此人卻非常實在,業務熟練,也不搞那些虛的——由此可見劉董確實對我這小師妹不錯,並不是胡亂應付我;接下來的幾天我和顧儼就跟著路明在他辦公室翻資料,做調研,他又帶我們去了附近兩家製藥企業。
我來之前是做了功課的,顧儼雖不多話,偶爾發問也極在點子上;大家都是真想做事的人,所以與路明相談甚歡——他是藥科專家,我把我們試種成功的幾種藥材樣品讓他檢驗一下,他也給出了很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沈誌忠是寧波人,他這次主要是承劉董之命負責接待我們——做客戶經理的都是聞一知十、言辭活絡之人;幾天下來彼此熟悉了,顧儼有一天吃著飯就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地方,問沈誌忠知不知道?
他說的明顯是個江南小鎮,因為沈誌忠帶我們逛杭州名勝河坊街時,顧儼曾對著一排臨河的房子沉吟良久,他描述時就說跟那裏很像,隻不過河與街是斜著交叉的,顧儼說著拿張紙畫了畫——他不是藝術家,畫的當然說不上好,但是位置和結構關係非常明確,特別是街上的一個石牌坊。
沈誌忠是本地人,說這種沿河古街是江南主要建築特色,其實以前多得是,但經過近二十年的經濟建設,基本上經濟條件好些的都搬進了樓房,這種臨河的老房子比較潮濕,所以不多見了——就問顧儼是在哪裏見過?
顧儼沉吟片刻,說這是他自己小時候住的地方——別的記不清了,就是這個牌坊記得很清楚;我有些奇怪,問他:“你不是福州人嗎?”他略一遲疑:“我其實是我父母收養的。”
這個我倒聽文華說過,顧儼在買第一張保單時受益人寫得就是母親顧曉英的名字;文華還以為他也是單親家庭隨母長大,後來才知道他父母是一個村的,村子裏大多數人都姓顧,他當時沒寫父親主要是因為父親的身份證號沒記清楚——不過結婚時顧儼告訴她,他其實是在兩三歲時被父母收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