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化學魔術(1)(1 / 2)

第5章 化學魔術(1)

化學變化千姿百態,其中有的變化有令人驚訝的感官效果。因此,化學是魔術的一個重要手段。當然,和其它魔術手段一樣,自古以來也有很多不道德的魔術藝人利用化學技巧行騙。下麵介紹一些有趣的化學小魔術——或者說有趣的化學小實驗,可以用來表演,也有利於讀者識別一些騙術。同時,化學發展到今天已經是理論和實驗並重,但是作為初學者,通過一些有趣的實驗對化學加強直觀認識是很有好處的。

一、手製金丹

表演者取出一顆紅色的豆粒大小的丸藥,放在手掌當中,用火點燃後在掌中滾動。過一會,這顆紅色的丸藥就被燒成了白色粉末。以前跑江湖的藝人往往就說這些是靈丹妙藥,可以治療眼疾,把粉末放到眼裏也的確覺得眼睛一陣清涼。

實際上這所謂的丹藥是用樟腦粉與酒精或者高度數白酒調成小顆粒,外裹少許朱砂呈好看的紅色。點火時燒起來的是酒精,不會很燙手。白色粉末當中包含樟腦,所以點進眼睛會有清涼感——但這東西對眼病其實是根本沒有任何療效的。

二、斬妖除魔

表演者拿出一張剪成小人或者動物形象的黃紙,一通念頌之後,向手中的“法刀”上麵噴一口“法水”,然後向黃紙戳過去。黃紙上慢慢流下了一些紅色的液體,看起來就像血的顏色。

實際上,這黃紙是使用薑黃染過的,而噴上的“法水”則是含有純堿或者小蘇打之類的堿性液體。薑黃遇到堿性液體,就會發生化學反應變成紅色。表演的時候隻需要注意不要在拿刀戳紙之前讓黃紙接觸到“法水”或者別的堿性液體就可以了。

三、水現神符

一張上麵畫有一些曲曲彎彎的線條圖文的“符紙”,被輕輕倒放入一個清水盆子裏麵。過一會,小心揭去紙片,上麵的圖文居然浮在水麵上。如果沒有震動,也不去攪動水的話這些字跡能保持相當一段時間,

這個魔術是用明礬、黃岑按照2:5的比例混合,用水調勻之後用來在紙上麵畫符。當符紙被放到水中後,明礬溶解在水中,使得字跡和紙脫離;但是黃岑不溶於水,依靠水的表麵張力作用浮在水麵不動,於是字跡能在水的表麵保持一段時間。

這個魔術沒有任何風險,但是揭去紙的時候要小心,不能給水麵造成太大的震蕩,否則表麵張力作用會不足以維持字跡的穩定,因此可能需要多加練習。

四、油炸小鬼

一口鐵鍋,下麵架著熊熊燃燒的柴火。鍋裏麵裝滿了被燒得青煙直冒的沸油。表演者將手伸進油鍋,翻來覆去地撈上一會,然後拿上事先放在鍋裏或者當眾丟進去的道具。表演者將手擦幹,把沒有灼傷痕跡的手展示給觀眾。

如果是神漢,這時會宣布撈上來的是用法術抓到的鬼怪,已經被油炸死了。

其實,表演者當然不會真的有什麼法力。那個所謂的小鬼隻是事先藏在鍋底的道具。但是,為什麼表演者的手可以在油鍋裏麵撈東西呢?

原來,油鍋裏麵的油其實隻有麵上的淺淺一層。下麵的全是醋,有時還加以少許碳酸鹽。我們知道,醋是揮發性的液體,因此這樣的溶液沸點相當低,稍為加熱,醋就開始揮發。醋的蒸汽在油鍋上方溫度更低的空氣中重新凝結成霧,乍看上去還以為是油被燒得冒煙了。同時,鍋底溫度比較高的醋和上層溫度較低的醋發生對流,擾動油麵,看起來但這時下麵的溫度其實並不高,表演者當然可以把手伸進去撈東西了。

在表演的時候,表演者需要通過口中念叨、喊叫一些不明意義的聲音或者誦讀經文,或者在伸手進去的前後手舞足蹈,甚至在臉上作出種種誇張的表情,來分散觀眾的注意力,避免有人發現真相。同時應該注意不要讓其它人過於靠近油鍋。有的表演者還會在鍋附近暗藏麥克風,故意放出痛叫聲,騙觀眾說這是鬼怪發出的慘叫。

如果要自己進行這個魔術表演需要小心,最好能有專業人士現場指導。

五、霧裏看花

幾張紙,正反麵都向觀眾展示過,上麵什麼都沒有。

用噴霧器——沒有的話或者要增強表演效果也可以用嘴——向一張紙上麵噴去,在黃色的霧氣中,黃色的紙上卻浮現出了一朵紫色的小花。掉轉噴霧器,轉向另外一張上噴去,上麵浮出了一朵藍色的小花。第三張上麵出現的是綠色的小花,第四張上卻是紅色的,第五張白紙上麵則是白色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