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胤祚剛進上書房。看見與康熙有五分相似,隻不過比康熙陰柔一些的女子,腰上係著明黃色綢帶和明黃色荷包,正在看書,貌似下麵還有一本春宮圖。看來是曆史上那個廢材太女胤礽。後麵坐著一名英武的女子,雙手高舉著一本書,好象是兵法,腰上也是一條黃帶子,應該是大阿哥胤禔了。一旁坐著一位文弱的女子,腰上也係著一條黃帶子,肯定是三阿哥胤祉了。後麵是昨天才見過的四阿哥胤禛,旁邊坐著一臉嚴肅的五阿哥胤祺。
胤祚向眾人走去,太女見是胤祚,也不掩蓋那本春宮圖,反而居傲的等胤祚來給她行禮。胤祚看見她那副表情,真想一走了之,但還是強忍住了向她行禮“太女姐姐好。”隨即又向眾人行禮道“大姐好,三姐好,四姐好,五姐好。”
“小六,病好了?哎呀!你那場大病可把姐妹們嚇壞了。不如今晚小六兒請咱們幾個姐妹去壓壓驚?”太女剛開始裝做一副痛心的樣子,隨即便變得奸詐了。
“對呀,我知道有一家酒樓叫做秋水樓,可好了,還有小曲可以聽,聽完了還可以~~~”幾個姐妹一邊說一邊發出奸邪的笑聲。胤祉麵露不忍之色,看了看太女還是把到嘴的話忍了下去。
隻有胤禛在那裏勸誡“太女姐姐,這樣子如果被皇額娘知道,對您不好。”
“隻是姐妹們閑聊,這有什麼怕皇額娘知道的?”太女不耐煩的說道。
胤禛見太女依然我行我素,還想繼續勸戒,但看見胤祉在向她遞眼色隻好不甘地退下自己的座位。胤祚見胤禛把康熙都搬出來了,太女仍然不感冒,看來康熙不是一般的溺愛太女,和太女也不能起正麵衝突,得采取迂回戰術。
“小六兒,你到底答不答應?”太女一連威脅地向胤祚說道。
“行!太女姐姐,今晚申時三刻在秋水樓等我,讓胤祚好好的招待姐姐們。”胤祚極力想表現出一副真誠的樣子,心裏卻早已在嗤笑胤礽。
“那就這樣吧!太傅就快到了,你先回座上去吧。”胤礽看見目的達到了,太女又回到了那副風度翩翩的樣子。
“好,太女姐姐,到時你一定要到。”胤祚怕胤礽晚上不來,那自己怎麼收拾她,又向她說了一次。
“行!”胤礽爽朗的說道。
胤祚回到座位上,打開書本發現是三字經,心裏的那塊石頭終於落了地。好在胤祚的記憶力還算很好隻溫習了一會兒便能背誦了。過了一會兒,太女太傅張英和大學士熊賜履終於到了,和胤祚說了一些客套話遍開始上課了。因為張英是太女太傅,自然是她先考校阿哥們的功課。太女為首,一段文章背下來也鮮少出錯。民間傳太女全才倒是真的,雖然不能做一個開拓疆土之君,做一個守成之君倒是可以。不過康熙立的太早,其他阿哥又很出色,對皇位都抱有幻想,難怪太女被拉下馬。
接著是大阿哥,一段文章先是背的短短續續,後來便接不上了。
“手。”張英一臉恨鐵不成鋼的看著胤褆,胤褆看了一眼張英的樣子,連忙害怕的埋下頭來。胤祚太過專注於看胤褆,沒注意到胤褆身後的哈哈珠子都是一臉愁眉苦臉的樣子。胤祚以為張英要打胤褆,心裏不免有些幸災樂禍沒想卻是後麵的哈哈珠子伸出了手,張英拿出戒尺在上麵狠狠大了幾下。胤祚四下一看,除了老四有些漠不關心和老三有些同情外,都是和胤祚一樣的在看好戲。
接著老三、老四、老五都順利過關了,接著張英也點了胤祚的名字“六阿哥,《三字經》你先背來聽聽。
“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