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青山不老(3)(1 / 3)

“皮毛珍貴,可做衣帽,我這裏配種養殖,幼鼠發育到3個月即可配種,生長快,繁殖力強。一年可生產二胎,每胎產6~14隻,長春的養殖總公司負責收購。”

“本錢呢?”

“一對公母海狸獺我花100元購進,一年四季都可配種、分娩。平均每隻生產10隻,協議一隻以40元收購,除去飼料開支,也能掙300塊。”

我便問:“飼料喂什麼呢?”

“這種動物很廣泛,很隨意,野菜裏的蒲公英、蘆葦、蒲草,蔬菜裏的蘿卜、白菜、菠菜,農作物裏的玉米、白薯、馬鈴薯都行。特殊補助飼料可以用牛奶、豆漿。”

“如此說,我也能養海狸獺麼?”

“毫無疑問,能養豬就能養海狸獺。”

前麵出現了曙光,我的信心增強了,問:“路程太遠了,我還得到東北購進麼?”

“你想賣多少?”

“頂多三五對兒。”

“值不起呀,”吳天明說,“我這裏購進了五十對兒海狸獺,大部分已經配種了,下個月就要生出小海狸獺了,估計陸續生產會有幾百隻。你拿去一對,先試驗試驗吧。”

不能這樣簡單,我問:“多少錢?”

“秋後算賬,先賒著。”

吳天明有風度、有境界、有情誼,秋後才交錢,賒著賬讓我做實驗。賬是要還,我隻怕欠款有利息,問:“秋後是不是100塊錢?”

吳天明說:“掙了以後當然要還100塊錢呀!插一句,如果生不下小海狸獺,我一分錢不要,算贈送。生了10隻,收入400元,歸你。”

天下掉餡餅,我要念阿彌陀佛了。

裝車的是兩名青年,場內雇傭的。我不認識,吳天明說,一個是妻子的侄女,一個是妹妹的兒子。

我問:“不是外人,都是親戚呀!”

吳天明說:“同樣每月給50元的工資。”

“為啥不從咱們村裏雇人呢?”

“我有老觀念。”吳天明說,“前幾年,我們經常講,社會上有剝削者和被剝削者。雇用本村裏的鄉親,我就怕人家認為雇用的都是被剝削者,我成了剝削者,說不清楚啊!”

我上學的時候,學過哲學。印象是剝削者憑借他們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和壟斷,無償地占有沒有和失去生產資料的另一部分人或集團的剩餘勞動。被剝削者沒有生產資料,或隻有少量生產資料,艱苦勞動的成果大部分或者全部被他人無償占有的階級。吳天明不簡單,考慮周到。

我說:“今天講剝削和壓迫,我也說不清。”

“經過了多年教育,我知道剝削。”吳天明說,“按這個標準,容易區分。假如我是東家,來幹活的就是長工,鄉親們來評價,我就是老地主了。

對親戚關係的孩子們不見外,自拉自唱,沒有閑言碎語。”

社會觀念變化無窮,吳天明實行新舊雜糅。他統籌謀劃,得心應手。如今不時興上綱上線了,講人人自由,不強求,不強迫,以人為本。

我的家裏有了一對海狸獺,增添了風景。

賈貴福、賈子龍聞訊後,前來觀賞,受到啟發,說:“我們也該試驗試驗啊!”

吳天明的黨組織關係還在村黨支部,每月參加“黨日”。我不是共產黨員,其中的內容一無所知。通過廣才、老茂、美英等人的滲透和互相補充,生活會的情景大概如下:

賈廣才說:“吳永強寫了入黨申請書,這孩子不錯。思想解放,助人為樂,在縣裏的表彰會上還受到了獎勵,夠條件。我也可以當介紹人,下麵大家議論議論。”

吳天明說:“應該慎重,永強還年輕呢。”

孫老茂說:“永強出身不好,確實要慎重。雖說不講家庭成分了,但是不是受影響?”

王美英說:“不受影響。賈順波前幾天不是參軍入伍了嗎?原來家庭成分是富農,不受影響。”

“在承包責任製貼小字報的時候,我曾經說過‘廣才不成熟’。”賈守保檢查自己說,“今天廣才提出永強申請入黨的事,他的話有見識見解,我表示同意。先讓永強當積極分子吧。”

吳小淑說:“永強引進了草莓,就是功勞。朝陽上周回家時就說過,廣才是接班人,將來永強是不是接班人,值得考慮。”

大家各抒己見,黨內的事,誰誰是否入黨,我袖手旁觀,視而不見,當做耳邊風。接著,廣才說到發家致富的話題:“天明五叔是老黨員,辦了養殖海狸獺基地,是致富新方向。以身作則,也要帶動村民。”

“嘿,我咋帶動呢?”吳天明說,“我不當村幹部了,領導不了別人。”

賈廣才說:“黨支部也領導不了咋致富,從宗旨上說,我們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麵都要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遇事同群眾商量,帶領廣大群眾前進。”

“五叔有什麼想法?”吳小淑問。

“貴福和子龍找過我,也想養殖海狸獺。”吳天明說,“我準備帶他們到長春跑一趟,看看效果。”

孫老茂說:“你們當個領頭羊,我也想跟著跑啊!不巧無本難取利,我拿100塊錢手也緊。”

王美英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說:“我家買得起海狸獺,資金不是問題。

平時紅衛不愛種地,我看讓他養殖海狸獺也許闖蕩闖蕩。”

“我不想養殖海狸獺,”賈守保說,“想在責任田裏栽果樹。上學的時候,我學過課文《狐狸和葡萄》。狐狸已經兩天沒有找到食物了,它又餓又渴。忽然,它看見遠處院子裏的架子上掛滿了一串串的葡萄,於是它急忙跑過去,隻見又圓又大的葡萄掛滿了架子。狐狸迫不及待地跳起來用爪子去抓,可是架子太高怎麼抓也抓不到。海狸獺與狐狸差不多,我怕上當。”

莊稼人有莊稼人的策略,這是泄氣的話,不讚成養殖海狸獺。賈廣才說:

“我們的生活會,要少說多幹。我有個想法,為了支持這個舉動,黨支部和村委會成員捐款,負責運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