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青山不老(6)(2 / 3)

“難道是秘密?”

“朝陽哥也罷,廣文哥也罷,是共產黨裏的人,我是群眾,聽黨的話,做到發財致富。妙招兒在肚子藏著呢,外人聽到了是叮當叮當。”

“叮當叮當做啥呀,打鐵?”

“打鐵?早落後了。”吳國慶解釋打鐵的程序,“放個大火爐,架一個風箱,待到燒紅了鐵塊,放在大鐵墩上,右手握小錘,左手握鐵鉗,才能把鐵塊變成方、圓、長、扁。沒有力量不能打鐵,沒有膽量不敢打鐵。”

“我不是小爐匠,不是座山雕,也不是楊子榮,改革開放,膽子大一點兒,說不上先進和落後。”

吳國慶說:“怎麼說座山雕和楊子榮?”

我的話也是引申,聯係到《智取威虎山》的欒平又叫小爐匠,又問:“不瞎扯了,打鐵有原料麼?”

吳國慶不直說,又引入左道旁門:“說到原料,你坐過火車,知道列車服務員的帽徽嗎?”

“知道啊!”

“帽徽的圖案,那是用‘人工’兩字組成的,上麵是人,下麵是鐵軌的橫截麵,外形是火車頭形象。”

“這是哪兒跟哪兒啊?正說致富呢,怎麼又說鐵路?”

吳國慶神秘地說:“我想給國家提個建議,將鐵道部改為鋼道部,是不是能采納,我有我的道理。”

我莫名其妙了,眨眨眼睛。小小老百姓,上不夠天,下不夠地,怎麼平白無故又說鐵道部改為鋼道部?

吳國慶說:“你知道,生鐵才能煉成鋼。火車跑的路,鋪的是鋼軌,不是鐵軌。因此,鐵道該叫鋼道,鐵道部就是鋼道部。”

這是吹毛求疵,從雞蛋裏挑骨頭。按這種邪路來引申,衛生部也改為治病部了。人們常說打掃衛生,衛生部是治理環境的麼?我再進一步,對症下藥:“你也別叫國慶了,應該叫家慶,生下你是家裏的慶賀,不是國家的慶賀。”

吳國慶蔫了。他轉移話題說:“二哥,我開玩笑呢。”

“你想幹什麼?”

“提到鐵道部,是因為涉及到了鋼軌。我的打算,是購進一噸舊鋼軌,以廢為寶,產生效益。”

“哪兒有鋼軌?”

“二哥,你知道村東有一條廢鐵路,幾十年路軌沒用,上鏽了。”

“那是國家的財產,去扒鐵路嗎?”

“我聽說平原鐵路局的企業可以處理,每噸以同類新產品的40%出售。”

“多少錢一噸?”

“2000元一噸。”

“廢鋼軌做什麼?”

“鋸成小段兒,壓成一把鋼鍬。”

“能不能掙錢?”

“我計算了,一斤鋼軌價格是一元,壓成了鋼鍬,可以賣五塊錢。再說,鐵鍬卷刃,鋼鍬大有市場。”

我說:“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吧。”

吳國慶說:“我當了賈子龍第二也不怕,準備找賈廣林商量商量,他是不是能入股。”

我知道,賈子龍讓西坑裏養魚,氧氣不通,結果失敗,就說:“還是那句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不是騎驢看唱本,雖然說走著瞧了,不如用文雅詞兒表達,叫揚鞭策馬。倒騎驢是張果老,騎了馬才能揚鞭。”

“國慶你還年輕,別放鞭炮。”

我出了村子,直奔趙家坨,目的是要去購買養殖海狸獺的飼料,路上遐想,突然想到了趙彩鳳。她是我涉及婚姻關節上第一個見麵相親的女人,因為家庭成分,我加以拒絕了。如今她嫁給誰了?生活情況如何?

到了飼料供應點,與老板閑談中,知道趙彩鳳嫁給了馬莊子的馬建國,在全村排位中首屈一指,成了“萬元戶”。到底是姓馬的有本事,還是趙彩鳳會過日子,誰也用不上考察,也沒有必要。

處處都有後悔,假如趙彩鳳嫁給我,也許她比楊秀麗強多了。不管模樣俊醜,後代一輩,設想可能不是盼弟和大亮的模樣,而是另外的模樣。

買了一袋飼料,架在自行車的後架上。走在街上,我遇上了曹巧玲。她是我的同學同桌,俊俏靚麗,亭亭玉立,說得上是校花。畢業那年,她還寫了一個紙條兒,上麵有“我愛你”三個字。我交給了老師,老師批評了她。

曹巧玲說:“吳永文,你幹啥來了?”

“哦,是曹巧玲啊?我來買飼料,你嫁到這村了?”

“二十年不見麵了,到我家坐一會兒吧。”

“不去了。”我說,“還得回去喂海狸獺呢。”

曹巧玲拉住自行車說:“梯子壞了,登不上房。你給我修修梯子,玉米棒子在房頂上呢。”

“妹夫呢?”

“常出門兒去,總不在家。”

既然丈夫不在家,曹巧玲求我幫忙,我不便推辭,便答應了:“好吧。”

走進曹巧玲家,她指著在房簷下的梯子說:“這不是,梯子缺了一個撐兒,我找了一根椽子,可不會修。”

梯子是上房的工具,有九個撐兒等於是台階,一步一步蹬上去。缺了一個撐兒,用椽子安上就行了。

我問:“家裏有鋸和斧子麼?”

“沒有啊!我到木匠來順叔去借借。”曹巧玲說,“永文你卸下飼料,我騎自行車跑一趟。”

我隻好卸下飼料口袋,放在院裏。

曹巧玲把自行車騎走了。

我抽了一根煙,曹巧玲沒有回來。

院裏有一棵榆樹,風一吹,樹葉落下來。我撿起一片樹葉,在嘴裏嚼了嚼,有一種甜味。我想,每葉味道一樣,模樣也一樣。好像有人說過,沒有同樣的葉子。這話太認真,放在顯微鏡下,哪怕一絲一毫,也確實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