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諸家將的同門(1 / 2)

荊襄之地,是華夏族與百越的交接之地,兩種文化相互對衝,融合,其實百越之地亦是華夏民族的後裔所建,據傳距今三千年前,聖主大禹的直係子孫獲封今浙江,兩廣,江西,湘東一帶地區以此建立越國直至公元前一一〇年為漢武帝所滅,滅國後,越人雖退出爭霸中原的曆史舞台,但兩千年國史的榮耀感是越人的氏族情懷的體現,越人自滅國之日起大小騷亂,起義不斷,常有複國之心,這次許氏一門可以說是全員出動,許生,許昌,許韶祖孫三代人起義複國,於昔日春秋五霸之末越王勾踐的故土句章餘姚一代起兵,起兵伊始,攜古越榮耀,勢大威榮,散居於嶺南之地的越人聞訊趕來投效許氏的亦不在少數,越人人口雖少,但凝聚力極強,隻要是能上陣的幾乎連婦女也被編入了起義隊伍中,隊伍一度壯大到了幾萬人之眾,許氏以越國舊都為中心,漸漸向西攻略州郡,賞罰嚴明,軍威大振,驚動了漢靈帝,一紙詔書從宮中傳出,隻要能評定此亂者,必重重有賞,過往遭禁錮的士大夫若有平叛功勞,一經知曉,可以予以錄用。

漢靈帝近些年來賣官鬻爵的把戲玩兒的過癮了,他並不在意越國的那些領地,他在乎的是這幾萬人的賦稅,想不交稅,那把你族人滅掉也未嚐不可,也讓其他再想反叛的人以此為鑒,不再反叛,靈帝甚至不惜手段來激勵士大夫集團,取消禁錮對於士大夫集團是多麼有誘惑力的說法。

“主公,此次募兵不利,常臨不才,隻募集到一百餘人,老宅同宗之人欲跟隨者也隻有將近四十的樣子,在下僅能做到的一點便是嚴格控製其水準了。”

“辛苦了,快下去歇息吧,如果有其他需要,我再去叫你。”

“是的,主公,常某此去老宅路上,知曉些許氏反叛的戰況,聽聞交戰初期,漢軍節節敗退。據聞靈帝為了鎮壓此次叛亂表達出願意解禁部分之前遭禁錮的士大夫。我廖氏一門一為荊襄和平,二為氏族壯大,是不是可以借此機會東進以抗賊軍?”

“不可,此次反叛關乎民族與複國的問題,越人勇武,作戰時無不以一當十敵百,更估計越人複國實屬民族迫切的需要,我等若前去助漢,不但兵力上杯水車薪,而且還成為了一個民族的敵對麵,聽聞越人喜好複仇,走路輕便,長於暗殺,山地作戰更是一把好手,嶺南之地多山勢崎嶇,瘴氣密布,新招來的私兵我不想浪費在此般徒勞上,希望常臨你能理解我的用心。”

“主公之言,令常臨茅塞頓開,常臨不再多言,先告退歇息了。”

。。。。。。

廖淳舞著一杆長刀,動作雖然笨拙,但隱約間有了些模樣,鷲峰,廖嵩,弘,劉慧四人看著廖淳舞刀,心裏想的是另外的事情。

鷲峰先開啟了話題:“近日聽聞我師兄孫堅張榜募兵千人,東去鎮壓許氏叛亂去了。”

“是那個素有江東之虎現任吳郡司馬的孫堅孫文台大人嗎?”廖嵩問道。

“沒錯,正是他,不過我學藝之時師傅曾說過少時名望過大會有殺身之禍。”鷲峰遲疑間說出了這樣的感慨“不過百越是以虎為圖騰的民族,而師兄孫文台也被譽為江東之虎,兩虎相鬥,必有一傷,隻有戰勝了百越,鎮壓了許氏的起義,文台才會被這世間承認,成為真正的江東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