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朝廷滅匪(1 / 2)

明朝中期,隨著明朝土地兼並的嚴重,官吏對百姓的壓榨,許多農民流離失所,大規模的內亂正在醞釀之中。成化朝,這種情況不斷惡化,百姓終於忍無可忍,荊襄爆發了劉千斤起義,廣西爆發了少數民族起義,天下紛亂,盜賊橫行。

未央宮,玄武門。

這裏是皇宮的正門,文武百官進出皇宮的必經之路,當然也是每日早朝時,百官們停轎下馬、接受大內侍衛例行檢查後進入皇宮的起點。

暮秋的五更已開始略有寒意,每日的早朝對百官們來說也成了一種苦差事,下轎第一件事通常都是跺跺腳、搓搓手,然後才是跟相熟的同僚招呼見禮。

現在朝中更是一片混亂,一聽說有人起義,軟弱的大臣們開始展現出來他們無能的本質,眾臣等都借故推脫上朝,然而前來議政的官員是越來越少了。

隨即幾位輔佐大臣和丞相連名晉見,威懾年幼的皇帝下令出兵,以穩保其江山,才特出此良策。

小皇帝登基不久,而他父皇給他的江山早已開始千瘡百孔,已經一發不可收拾。見到如此聲勢浩大的進諫,年幼愛玩的小皇帝顧慮輔佐大臣的聲勢,隨即下旨,明日著征南將軍張糜率領一萬先鋒部隊,先去鳳凰山一帶剿滅叛亂的山賊。由於糧草準備匆忙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等糧草湊齊大軍隨之鎮壓農民起義。

百官直呼:“皇上英明。”

而此時的鳳凰山上樹樹秋聲,山山寒色,前山石坡約高七丈,上植果子鬆數棵,山裏臥房檻外,一壑旋下如螺螄纏,以幽陰深邃而奇。再後一水閣,四圍灌木蒙叢,禽烏啾唧,在這深山茂林,感覺其中,頹然碧窈。

山裏的人們顯得繁忙異常,人聲鼎沸。校場內不少壯健的青年趕著馬車,叫喝著將馬車停放在校場正中央。後麵還有不少的死屍重傷者抬了回來,不少老人孩子看到了之後急忙過去查看有自己的兒子和父親沒有,不過多久便是號啕大哭起來。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了,此時壯丁們的臉上流露出傷感,希望能得到老大一會的獎賞,希望過逝兄弟們的親人得到些補償,讓他們衣食無憂。

片刻功夫,從忠義堂走出來一位氣宇軒昂的青年男子,站在點將台上,從外表上看起來英氣十足,年過二十多歲,有著令同齡人身上沒有的霸氣,但臉上的幾道傷疤讓人知道這位年輕人曾經過多少撕殺滾打,才有了今天統令山寨的資本。

點將台是為了在有任務出兵的時候指揮而設立的,同時給這幫弟兄們分發錢財,統一由統領分配的地方,平常人等不能私自登台,否則視為挑釁將被處死。

隻聽台上怒吼一聲:“卸車驗貨。”

所有的壯丁們從馬車上一件一件的往下卸東西,所有人都恨不得自己多長兩隻手,把貨物卸完,好象好東西都是他們自己的一樣。

然而馬車上的物品還有清晰的血跡可見,可見他們做的殺人截獲的買賣,也是靠自己的性命掙回來的,畢竟這裏大多人都有家眷,誰都想從中多撈點好處,好給自己的妻兒在這紛亂中多攢點錢,為家人留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