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孔子、老子、佛陀相約雲遊四海,路過了那間小廟,看到泥像殘敗的樣子,不禁感歎地說:“我們本來好好的,也沒有什麼高下之分,卻被一些無知的庸人搬來搬去,弄成這副慘狀!”吹一口氣,把泥像都粉碎了。
朝聞道,夕可死
漢宣帝下了一道詔書,要為漢武帝立廟堂。朝中文武大臣眾口一詞,齊聲讚同,夏侯勝卻據理反對,支持他的隻有丞相長史黃霸一人。結果,二人雙雙被彈劾入獄,宣帝還要治他們死罪。
夏侯勝是位著名的學者,研究《尚書》的專家。好學的黃霸覺得,能和這樣一位博學多才的人朝夕相處真是難得,獄中無事,正是學習的大好時機。於是,他便請求夏侯勝:“請你給我講《尚書》好嗎?”
夏侯勝聽了,不禁苦笑道:“你和我一樣,都是犯下死罪的人,說不定明天就會被推出去砍掉腦袋,還有什麼心思談學問呢?再說,談了又有什麼用?”
黃霸誠懇地對夏侯勝說:“孔子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如果能在生前多學一些東西,那麼死的時候也會感到心滿意足,沒什麼遺憾的。千萬不要把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過去啊!”
夏侯勝覺得黃霸說得很有道理,又被黃霸好學的精神所感動,便答應了黃霸的請求。於是,兩個人便把生死置於腦後,專心致誌地研究起《尚書》來。黃霸學而不厭,刻苦鑽研,終於把深奧難懂的《尚書》吃透了。夏侯勝在教學中溫故知新,又悟出許多新見解。三年以後,因事態變化,他們都被釋放出獄。這時,兩人的學問都大有長進了。
把蠟燭點起來
晉平公作為一位國君,政績不平,學問也不錯。在他70歲的時候,他依然還希望多讀點書,多長點知識,總覺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實在是太有限了。可是70歲的人再去學習,困難是很多的,晉平公對自己的想法總還是不自信,於是他去詢問他的一位賢明的臣子師曠。師曠是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學多智,雖眼睛看不見,但心裏亮堂呢!晉平公問師曠說:“你看,我已經70歲了,年紀的確老了,可是我還很希望再讀些書,長些學問,又總是沒有信心,總覺得是否太晚了呢?”
師曠回答說:“您說太晚了,那為什麼不把蠟燭點起來呢?”
晉平公不明白師曠在說什麼,便說:“我在跟你說正經話,你跟我瞎扯什麼?哪有做臣子的隨便戲弄國君的呢?”
師曠一聽,樂了,連忙說:“大王,您誤會了,我這個雙目失明的臣子,怎麼敢隨便戲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認真地跟您談學習的事呢。”
晉平公說:“此話怎麼講?”
師曠回答說:“我聽說,人在少年時代好學,就如同獲得了早晨溫暖的陽光一樣,那太陽越照越亮,時間也久長;人在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好比獲得了中午明亮的陽光一樣,雖然中午的太陽已走了一半了,可它的力量很強、時間也還有許多;人到老年的時候好學,雖然已日暮,沒有了陽光,可他還可以借助蠟燭啊,蠟燭的光亮雖然不怎麼明亮,可是隻要獲得了這點燭光,盡管有限,也總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晉平公恍然大悟,高興地說:“你說得太好了,的確如此!我有信心了。”
信任具有無窮的魔力
因為他信任我,所以我願意為他赴湯蹈火。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比信任更能夠調動一個人的積極性,因為他人對你的信任意味著你對他人的一種責任,讓你時刻盡職盡責地去完成別人交給你的每一件事。信任有著無窮的魔力,它甚至比金錢更能夠調動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一句“我信任你”足以抵過黃金萬兩,會使對方銘記終生,感動終生。
一天,主仆二人來到一家客棧住店,主人對仆人很好,特地囑咐客棧的夥計為自己的仆人安排一間上房,可是夥計半夜時分在店內巡邏時,發現那個要了上房的仆人懷中抱著一把劍,倚在主人的房門口睡覺。
客棧的夥計上前推醒這位仆人,說:“你怎麼睡在房門口呢?我記得你的主人為你單獨開了一間上等房啊!”
“是的,你說得沒錯。我的主人的確為我開了一間上等房,他每次外出都是這樣做的。”仆人感激地說。
“那你為什麼不睡在房間呢?”“哦,不,我不能睡在房間,我要為主人的安全負責。”“我們店的安全有保障,現在又是太平盛世,你就放心去睡吧。”
“不,我不能獨自去睡而不管主人的安危,即使是太平盛世,我也不放心。”仆人倔強地說。“你為什麼對主人這麼忠心呢?”“因為主人時常對我說:‘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你是我最信任的人”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就能夠使這個仆人無論何時何地都感覺到自己肩上的重擔,隨時準備著為主人的安危獻出自己的生命,信任的魔力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