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年輕人回答道。“斬掉你一隻手,給你一萬元,你願意嗎?”老人繼續問道。
“不願意。”年輕人肯定地回答道。“讓你馬上變成八十歲的老人,給你一百萬,你願意嗎?”
“不願意!”“讓你馬上死掉,給你一千萬,你願意嗎?”“當然不!”“這就對了。你已經有超過一千萬的財富了,為什麼還哀歎自己貧窮呢?”老人微笑著說。年輕人恍然大悟。
史坦哈的微笑
威廉·史坦哈已經結婚18年多了,在這段時間裏,從早上起來,到他要上班的時候,他很少對自己的太太微笑,或對她說上幾句話。史坦哈覺得自己是百老彙最鬱鬱寡歡的人。
後來,在史坦哈參加的繼續教育培訓班中,被要求以微笑發表一段談話,他就決定親自試一個星期看看。現在,史坦哈要去上班的時候,就會對大樓的電梯管理員微笑著,說一聲“早安”;他以微笑跟大樓門口的警衛打招呼;他對地鐵的檢票小姐微笑;當他站在交易所時,他對那些以前從沒見過自己微笑的人微笑。史坦哈很快就發現,每一個人也對他報以微笑。他以一種微笑的態度,來對待那些滿腹牢騷的人。他一麵聽著他們的牢騷,一麵微笑著,於是問題就容易解決了。史坦哈發現微笑帶給自己更多的收入,每天都帶來更多的鈔票。
史坦哈跟另一位經紀人合用一間辦公室,對方的職員之一是個很討人喜歡的年輕人。史坦哈告訴那位年輕人,最近自己在微笑方麵的體會和收獲,並聲稱自己很為所得到的結果而高興。那位年輕人承認說:“當我最初跟您共用辦公室的時候,我認為您是一個非常憂鬱的人。直到最近,我才改變看法:當您微笑的時候,充滿了慈祥。”
大蘋果永遠在上頭
陳浩大學畢業以後,來到一家外企工作。同許多剛剛邁出校門的年輕人一樣,他急切地盼望著成功,希望自己能夠盡快得到公司的重用。
可是,3年過去了,眼看著同自己一起進公司的同事,一個個都先後升了職,甚至成了自己的上司。陳浩認為,肯定是公司主管對自己有成見,故意壓製自己。他越想越委屈,越想越生氣。終於有一天,他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因為一件小事與頂頭上司大吵一架,然後憤然離開了公司。
離開公司後,陳浩回到農村老家。他想讓自己平靜一下,在鄉下散散心,然後再回到城裏另找一份工作。陳浩的父親是一位果農。他承包了村裏的一處蘋果園。陳浩正是靠著父親賣蘋果的收入念完了大學。父親聽完兒子辭職的原因後,既沒有安慰他,也沒有責備他,隻是平淡地說了句:“果樹已經掛果了,果園正好缺人手。你既然回來了,就幫我管理一下果園吧。”就這樣,陳浩在家裏暫時住了下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兩個月過去了。果園裏的蘋果熟了,紅彤彤地掛在枝頭上,甚是好看。這天一大早,父親便把陳浩從床上叫起來,對他說:“這些天有幾個外地客商要來拉蘋果,我走不開。這樣吧,從今天開始,你每天拉一車蘋果到鎮上去賣。我們家的蘋果品相好,味道甜,一定要賣1塊2一斤,低於這個價不要賣。”陳浩答應了。
從家到鎮上要走3公裏的山路。陳浩拉著滿滿一車蘋果,一路顛簸著來到了鎮上。
人們聽說是山裏老陳家的蘋果,都圍過來買。你兩斤他三斤的,不到十點鍾,就賣掉了大半車蘋果。陳浩滿以為再賣上一兩個小時,就可以把蘋果全部賣光。可是不知何故,剩下的那小半車蘋果卻怎麼也賣不出去。許多人走過來,拿起蘋果看看,問問價錢,然後就又走開了。
陳浩感到非常納悶:為什麼剛才有那麼多人來買,而現在卻是問的人多,真正買的人少呢?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他叫住一位剛要走開的中年婦女說:“大姐,我的蘋果是山裏老陳家的,又香又甜,你就買幾斤吧。”中年婦女聽後搖搖頭說:“我知道這蘋果甜,可是個大的都已經被人挑走了,這些剩下來的個小核大,買它不合算啊!”
陳浩仔細一看,這才發現剩下的這小半車蘋果,個頭的確是小了點。難怪沒人買了。眼看著太陽就快落山了,車上仍有很多蘋果沒有賣出去,父親又特地交代了不準降價出售。沒辦法,陳浩隻得拉著剩下的蘋果回了家。
第二天,陳浩吸取了昨天的教訓。他故意把個大的蘋果放到下麵,然後把昨天沒賣出去的小蘋果倒在表麵上。這樣一來,顧客們在買蘋果時,便多少會買走一些小蘋果。可是,事情的結果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顧客依然買走了所有的大蘋果,最後剩下的仍然是那些小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