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場上的局勢的確對湖人不利。
雖然納什對湖人的作用沒有那麼明顯,問題是,接替他的布雷克真的難堪大用。
布雷克有一定組織能力,投射很不錯,可他的防守太糟糕了。
今晚布雷克是故地重遊,03年進入NBA後,他在波特蘭呆的時間最長。
可今晚麵對利拉德,要是他這麼防下去,怕不是要被射穿。
布朗有些動搖了,但李良這小子真的能組織嗎?
雖然在訓練當中,他的確展現了一手不錯的擊地傳球能力。
可訓練歸訓練,包括季前賽都是不作數的。
進攻組織可不是那麼容易,需要極高的天賦和豐富的經驗積累。
這種時候,布朗總會想到勒布朗-詹姆斯,那個讓他省心省力,輕輕鬆鬆拿最佳教練的男人。
第三節又打了三分鍾,場麵非常的焦灼。
科比小心的指揮著場上的進攻,能看的出來,他在盡力去做一個控球後衛該做的工作。
傳球,跑位,甚至給布雷克做掩護。
整個夏天,科比磨練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肉體,還有他的心靈。
他希望改變打法,迎來職業生涯的一次華麗轉變。
所以,就算季前賽偶爾爆發選擇“不做人”,但常規賽他還是要“做人”的。
隻是玫瑰花園球館的球迷看慣了科比的凶猛,看到這樣的科比總覺得哪裏不對。
隨著巴圖姆在反擊中命中一記三分球,將比分反超,布朗終於叫了暫停。
不能忍了,必須要上李良了!
在離開騎士的時候,布朗就想,自己能不能擺脫對某個球員的依賴。
成為一名真正的,像波波維奇那樣的戰術大師。
但不要忘了,波波維奇當年也是瘋狂狠草鄧肯的!
布朗怎麼也想不到,新賽季開始的第二場,自己會依賴一個二輪秀。
一個2分鍾的長暫停,李良披掛上陣。
不過他換下的不是慈世平,而是布雷克。
布朗大膽了一回,采用了一個無控衛的陣容。
讓科比做控衛!
要放在上個賽季或者之前,這肯定是自殺。
布朗在戰術上並非一個膽大前衛的教練。
但不知道為什麼,他莫名的覺得,李良的話可能有點道理。
讓他上,說不定他真的會組織兩下子呢?
而李良上場後,腦子裏想的可不是組織。
他已經把目光鎖定了利拉德,像一個盯住獵物的獵人。
納什的受傷並不全部是利拉德的責任,那一撞他也是無意的。
不過不管是為了納什,為了勝利,還是為了完成任務……
好吧,其實就是為了完成任務,李良要和利拉德一較高下。
利拉德對危險一無所知,因為兩個人根本就不對位,一個控衛一個前鋒。
暫停回來第一次進攻,科比控球過半場,然後在弧頂交球給了李良。
李良弧頂持球了!
這對他來說是一個新世界,弧頂的世界。
夏天在任務中,當他第一次做約翰-約翰遜的擊地傳球任務的時候,在係統裏,他弧頂持球,感覺一臉懵逼。
我在哪兒?該幹嘛?怎麼辦?不敢動。
經過一番磨練,他知道首先要觀察。
用極快的時間觀察每一個隊友的動向,和每一個對手的防守意圖。
閱讀防守,閱讀進攻,是每一個組織者都要做到的。
開拓者的防守並不複雜,就是人盯人。
?阿德縮在裏麵對位霍華德,巴圖姆和馬修斯的注意力都在科比身上。
慈世平在溜底線,加索爾給他做一個掩護。
這是一個機會!
李良沒有絲毫猶豫。
組織者最怕的就是猶豫,怕失誤。
因為NBA賽場上,機會都是稍縱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