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有一點功課做的很充分,就是他知道奧尼爾和科比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
李良和科比一起做過隊友,他知道科比這個人不管18歲還是38歲,內心裏其實一支都住著一個傲嬌的小公舉——也就是說,他本質上是個孩子。
隻要是孩子,就容易感情用事,容易被激勵,容易被煽動,卻也更加專心專注。
隻不過他外表披著一層驕傲、成熟的皮,是為了和這個不友好的世界相抗衡的盔甲。
奧尼爾則完全相反,他表麵上看起來是個孩子,愛玩,喜歡開玩笑,嘻嘻哈哈,搞怪天王。
但奧尼爾內心是個相對成熟很多的大人,他對人情世故看的比較重,簡單的說,他不夠純粹,當然這並不是錯,成人的世界本就不純粹。
對於那種類似激勵高中生的雞湯,奧尼爾一向不感冒。
但他非常需要認同,需要教練、球迷、隊友對他的尊敬。
如果你不夠尊敬,他會表現的小心眼,甚至不惜離開這個城市去別的地方打球。
科比一樣需要尊敬,但科比的尊敬更多來自自我的認同,我拿了最高分、MVP、冠軍,我就是個值得尊敬的人,至於你口頭上尊不尊重我,科比不算特別在乎,我把你打服就行。
而奧尼爾除了要拿冠軍、MVP外,他還需要口頭上的恭維,他需要被捧著,他有一種大人世界普遍存在的虛榮心,聲名欲。
奧尼爾這個家夥更加的難纏,李良為了對付他上網查了一些資料,還準備發短信給科比,問科比怎麼評價奧尼爾。
科比不知道李良到底想幹啥,大半夜的不睡覺,給老子發短信,卻在問奧尼爾。
科比怕這貨給自己挖坑,所以直接打電話過來,兩人聊了好一會兒。
李良當然不能告訴科比自己的真實目的,就旁敲側擊和科比聊天,為了套出點話,不得不犧牲一點自己的小秘密,告訴科比自己平時的訓練方法來交換。
然後科比說了一些曾經和奧尼爾共事的往事,讓李良更加了解了大鯊魚的性情。
“你沒有錄音吧?有些話你可不能說出去。”科比說完提醒李良。
這也真是個傻子,說完了你才想起來提這個。
不過李良沒有必要錄音,他又不是記者,如果是記者,科比也不會說啊。
了解了這些以後,李良進入係統開始任務,就做到心中有數了。
在更衣室鼓勵了奧尼爾和科比後,比賽在三角中心開打。
科比是替補,但李良並不準備讓科比在板凳上坐太長的時間。
這一場,艾迪-瓊斯的表現實在糟糕,他從來都不是一個打硬仗的合格人選。
在湖人不是,以後在熱火也不是。
所以,比賽開始後,李良坐在板凳上沒有去關注場上的情況,而是不停的和科比進行交流。
20年後的科比告訴李良,“當時我很年輕,坐在板凳上一肚子的氣,我絕對比瓊斯更加出色。當初我剛到球隊試訓的時候,我就把這家夥打爆了,然後韋斯特決定選我。但一整個常規賽我都被壓著,其實我很著急,很想上去表現。為什麼?因為TM的我是球隊裏最強的後衛!最強的人就該在場上最長的時間!就不該坐在板凳上!”
當時科比說完這句話,李良表示很不讚同,老子TM的聯盟最強都坐在板凳上了。
科比馬上也意識到不對,在電話另一頭笑得像個傻逼,嘲笑李良這個級別還做替補,越活越回去。
李良忍氣吞聲,就是為了完成任務,然後到了任務比賽中,李良對科比是循循善誘。
其實他很想罵爆科比的狗頭,但沒轍,年輕人還是要多鼓勵。
李良告訴18歲的科比,會讓他多上場,但希望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防守端,用防守掐住斯托克頓這個點。
一個夏天的時間,李良對猶他爵士的體係算是了解的比較深入了。
97、98年的爵士強不強?很強。
縱觀那兩年的季後賽,西部一幹內線型強隊都不是爵士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