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亦正亦邪,內外兼修(1)(1 / 3)

“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胡雪岩一生經曆無數風雲,從一個平庸者建立起龐大的白銀帝國,輝煌的前半生,自有其璀璨在其中。與其同時代的陳代卿曾如此評價他:“遊刃於官與商之間,追逐於時與勢之中,品夠了盛衰榮辱之味,嚐盡了生死情義之遒。”在這一過程中,胡雪岩利用自身獨特的行事風格與為人處世的方法,掌握與運用了一套套成功的行商處事之道,而他亦正亦邪、內外兼修的特點,也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1.謀人,習人之長

人生在世,除了父母外,能與自己一路隨行的就隻有朋友了。但對於朋友,在很早以前孔子就作出了總結,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也就是在交友的時候,應該選擇能益於自己的人。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足可見朋友對我們有多大的影響。與智者同行,取其長補己短,我們將會受益頗豐。

與智者同行

在錢莊的下等工人的經曆使胡雪岩慢慢開始明白,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門學問,不是自己練得極熟的口算、心算,不是你的字寫得有多好,更不是你的賬做得有多漂亮,而是一門叫做“綜合管理”的學問,而這門學問,其實是一門“謀人”的學問。

任何所謂的專業知識,都隻是在謀事而已,而謀事之功永遠也比不上謀人來得更為重要。老子有一句話:“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謀事即是勞力,謀人才是勞心。

謀人的學問便是怎樣治人,說得極端些,便是如何去防人,去算計人。謀事是在“玩物”,謀人則是側重於人,你的字寫得再好,你的賬做得再漂亮,你的算盤打得再響亮,而那本來就是你該做的。

胡雪岩起初也天真地認為,憑借著自己不懈的努力與過硬的專業知識,總有一天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出人頭地。但事實上,如果不懂謀人,最終也不過是高級工人罷了。隻有那些懂得謀人者,才是人際交往中的高手。

胡雪岩習得這一點,是從信和錢莊裏兩位前輩的不同經曆中看出這一點的。他們中的一個叫“老孫頭”,另一個叫張胖子。

胡雪岩在錢莊最開始是充當錢莊的“跑街”,而“跑街”的工作其實是招攬生意與督促人們到期還錢的。這是整個錢莊中最為低等的活,在這個位置上,胡雪岩認識了比自己大出了20多歲的老孫頭。

老孫頭其實不老,他姓孫,隻是二十幾年來在錢莊中一直都是一個“跑街”的。對自己20多年來的境遇老孫頭也是極為不滿,他抱怨錢莊這些年對自己極為刻薄寡恩,而且還認為,自己做得比張胖子要好得多,但是同年進入錢莊做工的張胖子已經做到了“大夥”,而自己依然是個“跑街”。

胡雪岩發現老孫頭說的全是實情,而老孫頭得不到升遷的主要原因,除了自己不會在見了大老板之後卑躬屈膝、阿諛拍馬外,還因為他不會謀人。老孫頭的個人技能極高,但是張胖子卻比老孫頭更善於謀人。

在信和錢莊,張胖子是最會在大老板麵前說好話、拍馬屁的人,而老孫頭這樣的人隻懂得專注於自己的專業領域中,一心埋頭苦幹。

老孫頭在自己的崗位上幹得再好,也無法得到老板的提升。因為他會謀事是應該的,老板支付了工錢的。而處於管理層的人們總是會難免偏愛那些與自己關係親近的人,信和錢莊的老板同樣也是如此。

所以,張胖子一直混得如魚得水,而老孫頭卻一直鬱鬱不得誌。

在不得誌許多年後,老孫頭才好像對“謀事”、“謀人”這兩個不同的道理有所領悟。但是一切似乎都已經太遲了。此時的老孫頭想要如同張胖子一樣,拍一下信和錢莊老板的馬屁,但是拍馬屁也是一個不小的技術活,需要拍得巧妙而婉轉。

由於他老孫頭年輕的時候沒有拍過別人的馬屁,而且也從來不擅長於拍別人的馬屁,所以整個拍馬屁的過程顯得笨拙而粗糙。

最後,搞得大老板越來越厭惡老孫頭,而整個信和錢莊上上下下都知道老孫頭在巴結大老板。沒有討好上麵的人也就罷了,底下的人也因此而輕視了自己,這是一件連老孫頭都沒有預料到的事情。

胡雪岩是極為同情老孫頭的,畢竟他自己也曾經懷抱著類似於老孫頭那樣“以為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與紮實的專業知識便可以出人頭地”的天真想法。而從老孫頭的事情中,胡雪岩清楚地明白了一件事情:不會謀人,即是失敗。

正是如此,胡雪岩才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謀人經曆。在意識到了此點之後,胡雪岩的人生也開始了由下層向上層邁進的過程。

習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著名文學家雨果曾說過:“如果你隻看到自己的優點、別人的缺點,那麼你永遠不能前進。”他的這句話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總是拿著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缺點相比,那他永遠不會嚐到成功的滋味,隻會原地踏步。但你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並能學習他們的優點和長處,那麼你不僅會進步,還會變成更優秀的人。由此可見,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是促進自身進步不可或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