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此時生意的逐漸好轉,她又申請了7萬元的創業貸款,不僅便利了花店的運作,還擴大了會議以及婚禮的鮮花布置業務,另外又購買了一些相關的裝置,營業額因此提高了很多。此外,她還用一部分貸款學習了更為先進的花藝技術,增強了自身的競爭能力。
在這種情勢推動下,王晴有了良好的創業舞台,更使得自己的花店取得了更好的成績。
因為王晴自身的努力與幹勁,以及迎難而上、一往無前的精神,也因為她對自身所麵臨的境況有一個極為清醒的認識,所以她的花店才有了後來的全新局麵。人生就如同一個拿青春做賭注的賭場,想要邁向成功,就必須要懂得順應情形,在穩健中使自己的人生不斷升值,既不暴富,也不驟貧,在時局中下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成功,這才是看境況行事的最終目的。
一個真正成功的人總是懂得看著目前自己所麵臨的境況來行事,從不過於偏離。對於胡雪岩來說,順應時事乃是他成就一番事業的重要原則,所以他才最終成了中國曆史最為有名的商人之一。商界風險無數,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看境況行事往往會成為企業穩立於商海中的秘訣。一個身經百戰而不倒的企業管理者深知:想要求得大的發展,順應大的境況來行事總是不錯的。
3.新由心生,巧由心生
愛因斯坦曾說:“機遇隻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有準備的頭腦,指的就是個人的主觀條件,它包括個人知識的積累以及思維方法的準備。如果一個人沒有廣博而精深的知識,發現和捕捉機遇的幾率是很低的;但若隻是具備了知識,沒有先進的思維方式,沒有察覺機遇的能力,那麼,機遇隻會從身邊悄悄溜走;而一個始終都在努力改善客觀條件和創造主觀條件的人,比那些總是一味等待機遇出現的人更容易捕捉到機遇,從而有所成。
機由心生,善於創造機遇
機遇麵前,人人平等,是否能夠駕馭它,主動權全掌握在自己手裏。很多時候,機遇都是等不來的,它必須靠人們的刻苦經營和努力創造才能獲得。機遇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否懂得如何去尋找,並將之變成通向成功的墊腳石。
對胡雪岩來說,發財的機遇不僅“可求”、“可遇”,而且也是可以“創造”的。胡雪岩曾說:“機遇是靠雙手捧,腦子想出來的。”
胡雪岩的家鄉有一位種地的老農。一年,這位老農開渠引水、挖掘荒地,造好了一片水田,種下了水稻,誰曾想,這一年卻碰上了水災,水田的排水性能極為不暢,導致水稻減產。老農因此十分苦惱,便向胡雪岩討教,胡雪岩對他說:“不要擔心,你再種上三年水稻,就可以發財了。”
老農聽從了胡雪岩的建議,第二年依然種上了水稻,可不幸的是這一年又發生了水災,老農的水稻還是歉收,到了第三年亦是如此。於是,很多人都勸誡這位老農,說道:“你別再幹傻事了,還是把水田改成旱地,種旱地作物吧。”
但老農沒有聽他們的勸誡,還是決定按照胡雪岩的話去做。終於,第四年,全國大旱,旱地農作物顆粒無收,水稻卻獲得了較大豐收。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全國依然大旱,老農接連三年都獲得了大豐收,再加上稻穀價格的上漲,總體算下來,老農在這三年的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了前三年減產所造成的損失,還賺了不少錢。
這就是胡雪岩幫助別人創造發財機遇的一個事例,其實,胡雪岩並不是什麼神機妙算的神人,中華商業鼻祖陶朱公曾經說過:“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一大饑。”意思就是說水旱豐歉是循環往複,有規律可循的。胡雪岩正是據此推測,雖然連年的水澇讓老農失去了這一年的賺錢機會,但同時也意味著大機遇的到來,隻要老農在水災之年能夠自保,就完全可以利用其水利係統的優勢,在大旱之年獲得大的豐收,帶來頗豐的財富。若沒有胡雪岩的準確推測,估計老農也會同其他人一樣,在幹旱之年損失慘重。
胡雪岩利用了氣候變化的規律和市場發展的趨勢,為老農創造了發財的機遇,這種依靠事物在兩個極端之間往複運動的規律來創造機遇的技巧,也是胡雪岩獲取商機的一個重要手救,更是他多年經商的經驗之談。
所以,想要獲得成就,就要善於創造機遇,而創造機遇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隻有這樣,才能夠做到高瞻遠矚,預見事物的發展方向,從而準確地把握住商機。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人生就是一個大舞台,芸芸眾生扮演著舞台上的各個角色,而能將這個角色演繹成什麼樣子,皆由你自己而定。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在其位、成其就”,但那些美麗的光環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拚搏去創造,因為自己的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無論是創新的、迂腐的,或是奇異的、笨拙的思維,都是由自己去開創的。其實,隻要你擁有獲勝的資本、善於把握人生中的每個機遇、善於創造有利的機遇,你就能在這個大舞台上展露風姿、遙遙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