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是一個人身份和地位的體現,是一個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展現。無論何時,倘若沒有一定的身價作為支撐,便很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贏取更多掌聲和支持。因此,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人們無不對“身價”的提升煞費苦心。
胡雪岩是晚清的一個生意人,但他不僅可以在商場上順利發展,而且還可以在官場上遊刃有餘,最終成為世上罕有的“紅頂商人”。究其原因,與他的聰明才智和長遠眼光有很大的關係。胡雪岩做生意不僅把眼光放在商業的境內,而且為了生意的興隆和紅火,他還借助官場的勢力為自己提高身價。
在清朝,賞賜穿黃馬褂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清代所著《嘯亭雜錄》記載黃馬褂所適用的人群:“凡是領侍衛內大前大臣、侍衛、乾清門侍衛、外班侍衛、班領、護軍統領、前引十大臣,皆服黃馬褂。”這足以可見,隻有在皇帝身邊的侍衛扈從或者是立有卓著功勳的文武大臣,才有資格被賞賜穿黃馬褂。即使是馳騁疆場大半輩子的左宗棠也是在經過立大功之後,才被賞賜穿上黃馬褂的。
然而,身為一代商人的胡雪岩能夠穿上被賞賜的黃馬褂,無不讓眾人震驚。不過,這主要是由於胡雪岩敢於在朝廷為難的時刻伸出援助之手,他認為,幫助官府就是幫助自己。所以,哪怕是讓自己傾家蕩產,他也會選擇把這些錢捐給朝廷,捐給軍隊。
尤其是在左宗棠帶兵打仗上,胡雪岩更是傾力相助。左宗棠打仗最缺的就是軍餉。而沒有軍餉又是萬萬不可能讓士兵全身心投入到戰場中去的,對於這一點,左宗棠非常清楚。但就在左宗棠感到萬分危急的時刻,胡雪岩走進了他的視線。
胡雪岩初見左宗棠時,為他帶去了一份豐厚的“見麵禮”。他給左宗棠送來的是軍糧,20萬石大米!這對於左宗棠來說,無疑比金磚元寶更為可貴。因為在饑饉和疾病肆虐的歲月,即使有再多的錢也是很難買到食物的。胡雪岩的這一份“禮物”也給軍隊帶來了巨大希望和生機。
十幾年時間,胡雪岩一共幫助左宗棠辦了三件大事:一是籌措軍餉,二是購置軍火,三是打理洋務。左宗棠每次掛帥征戰,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胡雪岩對於他來說,就是一個永遠不倒的經濟支柱。對軍隊的幫助,胡雪岩不但自己出錢,還奉勸別人募捐。這就為左宗棠在前線打仗免去了後顧之憂。
鑒於胡雪岩的大力幫助,在戰爭結束後,左宗棠並沒有將這位昔日的“恩人”忘卻,為了給胡雪岩爭取更高的“身價”,他一不怕碰釘子,二煞費苦心做文章。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左宗棠鄭重地向皇帝呈遞了《道員胡光墉請破格獎敘片》,這篇文章除了寫有胡雪岩辦理上海采運局事務、向貝槍借款、轉運兵將、力助西征等主要業績,還主要羅列了胡雪岩對一些省份災民的大力捐款和在戰亂時刻給眾人無償提供食物和藥材。此外,在奏折中,左宗棠還以自己的名義證明胡雪岩所做的一切均屬事實。果然,清廷批準了給胡雪岩穿黃馬褂,同時,皇帝還允許他可以在紫禁城內騎馬。
胡雪岩是一個非常善於和官場保持聯係的人,也是一個非常具有愛心和眼光的人。試想,如果當初他不肯向左宗棠伸出援助之手,又豈能在日後得到左宗棠如此大的信任和感激?又豈會獲得朝廷賞賜的穿黃馬褂的機會?顯然,胡雪岩在經商時並不是隻考慮到自己的利益,而是時刻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大事聯係在一起,這也就為他的“身價”大大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身價提升,才可增強競爭力。作為一代商人,胡雪岩的眼光既是長遠的,也是獨特的。他沒有把自己僅僅局限於商場上,而是時刻不忘向官場靠近。也許在有些人看來,胡雪岩屬於喜歡勾結官場的一派,但是運用自己的勢力去幫助官場做事又何嚐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所應該做的呢?其後,隨著胡雪岩的身價提高,他的生意更是取得了顯著的發展。
身價可以提升競爭力,可以更加趨向於成功。胡雪岩具有亦官亦商的雙重身份,不僅擁有“官”的榮耀,而且又擁有“商”的實惠,這無疑讓他的身價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無疑讓他的競爭力得到了顯著的增強。
欲提高競爭力,先提升身價
一個人的身價高低直接關係到他的事業發展、人生價值、成功與否。當然,提高身價,無疑是為自己的競爭力增加了一個重重的砝碼。所以,若想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妨先從提升自己的身價做起。
在當今這個知識經濟競爭甚是激烈的時代,一個沒有任何身價的人不僅不可能在事業上獲取什麼競爭力,更不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獲取什麼成就。但是,如果憑借一些不誠實的手段來提高自己的身價,非但不會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反而還會給自己帶來眾多的麻煩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