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在商言商,量力而行(2)(1 / 3)

第一是要在半個月之內掩埋好死難者屍體。因為每次在大戰役之後,都會有瘟疫產生,掩埋好屍體,不但可以安慰亡魂,還能預防疫病。

第二是要辦一個粥廠,為期半年。由政府撥發米糧,交給地方大家都信得過的鄉紳監督辦理這件事。

第三是一切糧食、衣物、磚瓦、木料等戰後所需要的物資,讓商販販運。免除他們的賦稅,以便吸引更多的人來做這件事。

第四是在這次戰鬥中表現忠烈的人要采訪他們的事跡,然後向上彙報為他們建立昭忠祠。

第五是那些在戰亂中和家人失散的婦女,在探明她們的住址之後,派人將她們送回家。

第六是現在正是春耕時節,而春耕關係到今年秋天和冬天的生計問題,要全力地籌辦,盡早播種。

第七是將停課的書院恢複正常,讓士子們可以繼續讀書。

事情交代好後,還要嚴厲懲罰那些違紀的將士。要貼出告示重申軍紀,並將違令的就地正法。

一番安排之後,戰後的杭州紀律果然好了很多。

左宗棠在三月初二到達省城,下轎後約見的第一個人就是胡雪岩,向他詢問杭州的大致情況。在詢問杭州人口的時候,胡雪岩告訴他由原來的81萬降到現在的7萬多。是由各處施粥廠、平糶處得出的結果。並告訴左宗棠當務之急是振興市麵,隻有市麵振興了,百姓才有生路,公家也會得到相應的稅收,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但是現在做生意的膽子都比較小,隻要他們肯來杭州做生意,就必須讓他們放心大膽來。

左宗棠認為要讓商人來杭州,就是在軍紀上格外地下工夫,如果商人來了,吃了虧,可以直接到自己的衙門去投訴,自己一定嚴加處理。

胡雪岩又建議善後局範圍太廣,改成賑撫局比較好。左宗棠認為這個意見也不錯,改了名字以後,其他所有都按照胡雪岩設定的行事。

因為杭州這番事情,攻敵有功的左宗棠升官並被賞賜了黃馬褂,胡雪岩前去道賀的時候左宗棠將他單獨留下,向他解釋這次論功行賞的隻是破敵有功的人,上邊並沒有胡雪岩的名字,在以後奏報地方善後人員的時候,一定將他名列首位。

在杭州賑撫局辦事的時候,胡雪岩為當地百姓做了很多事情,設立粥廠,讓大戰之後的百姓有飯可吃。重新開辦書院,讓學子可以繼續讀書,修複了在戰爭中被破壞的名寺古刹,收殮了因為戰爭而死亡的數十萬骸骨,恢複了因為戰亂而停止運作的商務來往。並向有錢的官紳募捐賑災錢物。所做的事情不但解決了戰後出現的財政危機,更讓胡雪岩在災民心中名聲大振,成為大家都信賴的慈善家。

一個好名聲要對得起良心

名利對於每一個活著的人來說,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人生在世,不過名利二字。很多時候,有了名也就是有了利,但是有了利的時候,卻並不一定可以擁有名,名聲和利益之間,有著很親密的關係。一個人擁有好的名聲,就必須要有成就作為鋪墊,否則,這個名聲也不會長久。一個人若是擁有了好名聲,就能夠得到一些實際的利益。

希望小學,將希望帶給偏遠地區的孩子們,那些捐獻資金建立希望小學的人們,給了很多孩子關於未來的希望,在希望小學中,出現了一個奇跡,就是漢龍集團建立的五所希望小學,在2008年那場毀滅一切的大地震中,巍然屹立,483名學生毫發無傷。

其實漢龍集團在這次大地震發生之前,除了那些受他們捐助的多所希望小學中的老師、學生和學生家長,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公司的存在。

漢龍集團成立於1997年,1998年投資建立了第一所希望小學,劉漢希望小學。企業在成立之初就將公益事業放在了首位。並且,他們並不是將錢捐出去獲得這個名聲之後就不管不顧了,而是在10年之間,派專人全程監控,保證做到款項到位,保證在建校之時不偷工減料,高質量地完成建築任務。

在當初修建第一所小學的時候,負責監理工程的人發現施工公司的沙子有問題,其中含了大量的泥土,這種沙子如果用在建造房屋上,房屋就一定會成為問題建築,因此他強烈要求施工公司老總必須將沙子中的泥土衝洗幹淨,而其中含有的扁平的石子也絕對不能用,因為扁平的石頭會使灌注的物體的結實程度大打折扣,要求他們全部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