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是需要長時間才能建立起來的,並且在做人脈投資的時候,自然不能急功近利。正是因為胡雪岩懂得長期投資人脈,並不求回報,才使得他在人脈運用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現實生活中,人脈無處不在,同學、同事、同鄉等都可以是人脈的來源。並且,人脈也很好維護,任何時候都可以對自己的人脈進行維護,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問候,節假日的一聲祝福,生日的一份小禮品,都可以促進人脈關係的穩固和加強。當然,在投資人脈的時候,也要注意選擇對象,隻有那些有遠大誌向的人,才是人脈的最好選擇。
3.吃虧是福,巧放人情債
人際交往,本身就是一個利益的交換等式,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吃虧是福”並不是說什麼虧都可以吃,那些啞巴虧是堅決不能吃的,啞巴虧隻能讓自己白白受到損失。“吃虧是福”的關鍵是暫時犧牲眼前的利益,換取更長遠的利益。並且虧要吃在明處,要讓別人知道你在主動吃虧,並認同且感謝你的吃虧,這樣才能換取別人的“知恩圖報”。
要學會吃虧
善於吃虧的人,不會總是盯著眼前的利益,而是每走一步,都為下一步做好鋪墊,這樣才能把握主動。吃虧是一門大學問,吃別人的虧越多,別人欠你的人情就越多,而作為一種有感情動物的人,自然會在適當的時候,回報你所做出的犧牲。
在胡雪岩決定購買洋槍而放棄做洋炮的買賣後,在他第一次從上海買洋槍運往浙江時,由於局勢不穩定,半路上就遇見土匪,將所買槍支搶劫一空。
經過多方打探後,胡雪岩才知道是蹺腳長跟將這批槍支搶去了,胡雪岩並不知道蹺腳長跟是什麼樣的人。於是,他就想到與自己來往的黑道人士尤五,向其詢問認不認識蹺腳長跟,雖然尤五不認識他,但是卻認識他的師傅。
於是,兩人決定從蹺腳長跟的師傅著手,將其請來一同跟蹺腳長跟見麵。蹺腳長跟雖然在師傅麵前畢恭畢敬,稱什麼都按師傅要求的辦,但是等其師傅一下山,他就立刻翻臉不認人,執意不將軍火歸還。
胡雪岩決定改變方法,於是就找到王有齡商量,並調動官兵將蹺腳長跟所在的整座山都圍了起來,製造聲勢,讓他們認為官兵要攻山。而蹺腳長跟看到這種形勢,也準備拚個魚死網破。
這時,胡雪岩與尤五一同上山,要求與蹺腳長跟談判。見到蹺腳長跟之後,胡雪岩給蹺腳長跟分析起當時的情況,他們不僅被官兵包圍起來了,而且還將有一大隊援兵將要到來。隻要蹺腳長跟將槍支交回,並不再在這裏作亂,就能免遭一死,而且他們還可以加入到官兵之列。
蹺腳長跟看著眼前的形勢,隻有表示同意胡雪岩的建議,因為當時他們已經無路可走。不過,蹺腳長跟卻提出了諸多要求,首先是要駐紮在原地,還想多要些糧餉。胡雪岩雖然答應多給他們些糧餉,但是駐地一定要換,如果不換就必須將現在的人都解散。
蹺腳長跟之所以提出這些要求,主要是為了給自己挽回些麵子。當爭執不下之時,他們決定賭上一把,胡雪岩卻稱自己願意賭一顆真心。蹺腳長跟也不示弱,表示自己絕對不會輸。接下來,胡雪岩讓劉三才拿了1萬兩銀票做賭注。
兩人定好規矩和賭注後,開始取牌。胡雪岩頭一手牌就贏了。
胡雪岩雖然賭術不精,但是對賭徒的心理卻了解得很透徹。對於賭徒來說,輸錢是小事,卻不能輸一口氣。而1萬兩銀子對蹺腳長跟來說,不是小數目,尤其是在現在窮途末路的情況下,1萬兩銀子相當於他手下所有人3個月的餉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