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一諾千金,豪行天下(4)(2 / 3)

有關胡雪岩創辦胡慶餘堂的緣由,現今有著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胡雪岩由於自己的母親生病,便去抓藥,不料在抓藥時受夥計羞辱,因怒而開起了藥號;另一種說法則為胡雪岩的愛妾生病,抓回的中藥中有好幾味以次充好的藥品。在要求藥店更換時,卻遭到了夥計的搶白,進而出於便民的義憤而開藥號。

實際上,很多看起來極為偶然的事情都有著其必然性。胡雪岩開辦胡慶餘堂與其深受杭州悠久的中醫文化熏陶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與其身處於亂世之中,卻仍心懷濟世救人之念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其實,早在1875年,由於戰亂、疫病等各種原因,許多平民由於無錢治病,而導致當時死亡率大幅度增加,人口呈現為明顯的負增長,胡雪岩看到眾多民間疾苦後,便下定決心要救死扶傷。

待他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之後,便邀請了江浙一帶的名醫研製出了“諸葛行軍散”“八寶紅靈丹”等各種不同的藥品,並贈給了曾國藩、左宗棠等軍隊與深受戰亂、瘟疫等危害的民眾。在自己的全盛時期,胡雪岩開辦了胡慶餘堂,將他救死扶傷的對象範圍由戰亂區、瘟疫區擴大到了全天下所有的百姓。在胡雪岩的主持之下,胡慶餘堂推出了14大類成藥。

在1880年間,胡慶餘堂的總體資本已經高達280萬兩銀子,與位於北京的百年老字號同仁堂南北相互輝映,當時流行“北有同仁堂,南有慶餘堂”之稱。而胡雪岩之所以能成為胡慶餘堂的創辦者,也正由於其不恥下問、勇於探索的精神,以錢莊出身、不熟悉藥業的他卻在中國的藥業史上留下了極為光輝的一筆,也使胡雪岩的名聲不至於在他的白銀帝國沒落之後被時間所衝淡。

除了創辦了以救人為己任的胡慶餘堂之外,胡雪岩還為左宗棠的西征籌借了大筆的洋款,為左宗棠成功收複新疆,結束阿古柏在新疆十多年的野蠻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此一善舉又成為他人生中最為精彩的一筆。

雖然胡雪岩的這些舉動在當時看來似乎都是出於功利性的目的,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卻是極為受人讚賞的。他懷著愛國之心,協助左宗棠興辦洋務,以圖國強民安;他懷著救人濟世心腸,開辦了胡慶餘堂,以圖濟世救人。終其一生,以“仁”“義”來經商的他對於當今的為商者依然有著教育與借鑒意義。雖然他不諳政界之道,最終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最終錢財散盡,黯然離世,但是作為一名商人,他卻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與真心助人、救人的菩薩心腸贏得了後世的讚賞與尊敬。

助人即助己

可以獨自成功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少之又少,如果自己無法獨立成功的話,便需要讓更多的人去幫助自己成功。在現代社會中,如果不能將個人的力量與集體或者團隊精神進行完美融合的話,便會被排斥。有一句話說得極好,智者從生活中找助力,愚者從生活中找阻力。很少有人可以獨立成功,但是我們可以從世上尋找到更多的幫助使自己獲得成功。

擅長將生活中阻礙自己成功的力量變為支持自己的力量,乃是人生中最成功的作法。每一個人都有需要他人幫助的時候,如果我們可以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去幫助他人,那麼我們在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人也會幫助我們。

20年前的某個黃昏,一個看上去非常年輕的男孩子在台北街頭一家不大的自助餐廳前不停地徘徊著。一直等到所有的客人都離開之後,他才麵帶羞澀地走進了店中,對著老板說:“可以給我一碗白飯嗎?”男孩低著頭說。店內剛剛創業的年輕老板夫妻看他沒有選菜,雖然非常納悶,但是也沒有多問,而是立刻盛了滿滿一碗白飯給他。

在付錢的時候,男孩滿臉通紅地說:“我可以在飯上澆上一些菜湯嗎?”老板娘笑了,這是一名囊中羞澀的大學生,她回答說:“沒有關係的,你盡管用!菜湯是不要錢的。”男孩飯吃到一半,想到了老板娘的話,淋菜湯是不要錢的,於是便又要了一碗。“一碗不夠嗎?我這次可以幫你多盛一些!”老板非常熱心地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