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背靠大樹,終鑄輝煌(2)(2 / 3)

左宗棠的軍隊日益壯大,就想到在上海專門設立一個采運局。左宗棠把胡雪岩找來說:“我想在上海設一個采運局,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我這次派你坐鎮上海,做我的後勤部長,以後我需要的軍需物資就全由你來采購了。責任重大,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讓我很放心。”胡雪岩一聽,心裏很是高興,趕忙回答道:“請大人放心,胡某一定不會讓大人失望,這是為朝廷辦事,我一定會讓大人滿意。”

胡雪岩在經營錢莊生意時,就認識不少洋行以及洋行的中方買辦人物。在上海開埠後,許多外國人紛紛在上海設立洋行。洋商們把他們的產品輸入到內地,在很長一段時間,賬務方麵都是通過洋行買辦和當地錢莊進行清算。胡雪岩在認識左宗棠之前,就經常和這些洋行的人打交道。這次能得到這份差事,胡雪岩和洋行的關係就派上了用場。

胡雪岩到上海後就把在杭州的得力助手秦少卿調了過來,因為坐鎮上海後掌控閩浙一帶,就應聯絡八方,來盤活市場。秦少卿從杭州過來後,胡雪岩就讓他擔任上海“阜康”錢莊的總檔手,負責管理錢莊在全國的業務。秦少卿經過幾天調查後就向他彙報了錢莊目前的情況:“阜康現在在全國有24家錢莊和銀號分號,北京錢莊的大部分客戶都是王公大臣,像恭親王、刑部尚書、大學士文煜等,他們的存銀數量都很大。”

正說著郭慶春走進來,秦少卿退了出去。郭慶春笑著說:“胡兄又到上海來了真是太好了。”

胡雪岩也忙笑答:“這次要在上海長待了,我這是幫左大人辦事,郭兄也來‘采運局’兼個差使,我們兄弟以後可以大展拳腳大幹一番事業。”郭慶春立即同意,還催促說盡早和洋行的重要人物見麵。

從此,胡雪岩在上海開始為左宗棠的湘軍籌措軍需,采購軍火,使自己的事業又擴大了範圍,同時胡雪岩的財富也在軍火中迅速上升。胡雪岩代辦軍火也是盡心盡力,總是精心選擇,討價還價,特別是在左宗棠收複新疆時,胡雪岩更是出力不少,不但采購軍需,還采辦一些有利於指揮作戰的先進儀器,如當時先進的雙筒望遠鏡等。左宗棠在秦折中寫道:“新疆能速定,胡雪岩功不可沒。”

胡雪岩在左宗棠這個大伯樂的幫助下,使胡氏集團的生意得到更大的擴張。如果沒有左宗棠,胡雪岩再有經營頭腦,也隻能是在軍火生意中小打小鬧,難成大氣候。有了左宗棠這個大伯樂,就是為官府辦事,為國家出力,才使自己的商業在更廣闊的天地裏施展,同時又讓自己名利雙收。胡雪岩如果不是在王有齡的幫助下開始從事官辦買賣,就算他再有抱負,再有經營的謀略,也隻能是一個地方政府的小幫辦。而遇到了左宗棠,他成為“國家生意”的經紀人,並一度成為商場上的壟斷者,使他的才略得以盡情的發揮,成為商場上呼風喚雨的人物,也為自己贏得了史無前例的紅頂商人的美名。

遇到伯樂,才能實現抱負

在當今社會中有一句戲言“站在繁華的大街上,一磚頭下去,就有可能砸死好幾個博士。”聽了也許好笑,但細想後,這正是表明現在社會人才濟濟。在現實中,懷才不遇之人比比皆是,就算是才華出眾,胸懷遠大理想,也難有嶄露頭角的機會。隻有遇到自己的伯樂,才能一展抱負。

古有蕭何月下追韓信,使韓信這匹千裏馬被劉邦賞識,若是沒有蕭何,韓信也隻能是鬱鬱不得誌的眾生中的一個失意者。很多情況下,即使是很有才能也需有伯樂發現,才能盡揮所長。如果運氣稍差,無人看到他的長處,則終生碌碌無為。相比千裏馬,真正能慧眼識英才的伯樂顯得更為重要。管理者有一句口頭禪“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但是如果這塊金子一直被深埋地下,發光又有誰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