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呼海嘯(1 / 1)

海嘯是海浪中最具破壞性的波浪,它不是因日月引力而形成的潮汐。引起海嘯的原因通常來自海底,如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或海底地層移動。如果有隕石墜落,大海也會引起海嘯。海嘯平均一年發生一次,給人類造成極大損失。

海嘯的波浪在遼闊的大海上簡直看不出來,但前進的速度極快,平均時速達724千米。每隔15分鍾,有一個洪波經過。當它接近海岸時,波浪的高度急劇增加,然後以雷霆萬鈞之力橫掃一切。如果是衝進V形港口的海角,可升高30多米。

當海嘯接近大陸海岸時,因與越來越淺的海底摩擦而使波速降低,波長減小,波浪的高度急劇增加。然而兩個海浪之間的時間間距卻保持一定。第一波海浪襲擊海岸後,大約15分鍾或更長的時間,才會出現下一波更高的海浪。

爪哇梅拉克的海浪高達40米,蘇門答臘的直落勿洞巨浪達36米高,一塊高6米、重600噸的珊瑚礁被海嘯從海底帶到離岸100米的陸地上,一艘漁輪被海浪衝到3000米外的陸地上,3.6萬人遇難。這次海嘯廣及全球,連英吉利海峽的驗潮器,都錄到了它的震波。太平洋內任何海域發生6級以上的地震時,海嘯預警中心的警鈴就會自動啟動。該中心的工作就是找出震中所在地、震級,以及對震中附近水位波動情況的觀測。待經分析確定可能發生海嘯,中心便立即通知相關國家或地區。